减枝

作者: 袁丽霞2021年05月15日心情随笔

土路上几堆新鲜树枝很是醒目。走近一看,绿叶间挂满了拇指粗的小桃。是谁?将好好的桃枝丢弃路边,多可惜。弃桃旁是一大片桃林,桃花刚开,我经常来这儿,赏花、拍花俨然成了桃花时节的一件乐事。花开过后,枝头抽出新绿,结出小果,一粒粒小桃,毛茸茸,点缀枝头。撩开叶片看到它们,不自觉就会想到肥桃满树的模样。

虽然不是亲手种植,但看着它们开花结果,现在突然离枝满地,很是心疼。正叹息时,看到园中一农夫模样的人,又在将桃枝往外扔。我走上前,问农人:“将结满了新果的桃枝丢弃,不可惜吗?”“修剪掉一些多余的桃枝,留在树上的桃才会又大又甜。” 农人回答。

后来我上网查了查,原来不只是桃树,几乎所有的果树,都需要修剪。那些为了多结果而多留枝的想法,只会让满树枝叶遮蔽阳光,争夺养分,导致果子越结越小。长期如此,等到树枝长得太茂盛,就完全不能结果,失去果树的价值。

当我们活得面目模糊,虚妄之念从内心不断滋生,看不清自己该走哪条路时,大自然的取舍法则,给我们以启示:不妨多想想来时的路,卸去一些包袱,做做人生减法。

非常喜欢杨绛先生的一段话,她在《一百岁感言》里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百岁老人,历经种种,炼成人生修剪大师,不断减去不必要的人事。世界是自己的,我们无法走进别人,别人也难走进我们的世界。一位朋友泪流满面,向我述说她受的委屈和家人的种种不理解。静静听她说完,我给她杯里续满水,递过一张纸巾说:“其实你不用说的,虽然我们是朋友,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懂得你的处境,说再多的话,也只是皮毛。真正救你的是自己,学会与自己和解吧。如果你想大哭一场,来我这里,别的忙,我真的帮不上。”

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掌声响起?琐碎平凡,终究是大多数人的命运。我们当然要体验,“大闹一场”,也要学会,在细小事物中寻找乐趣。平常日子也有平常日子的快乐。将堆积的书整理归位;将一株花草侍弄得花开;给自己泡一杯好茶,看夕阳从窗口一点点移动……

有些人减掉的,可能与另外一些人不一样。她们按自己喜欢的样子修剪枝条。一位结婚将近20年的女人,毅然结束了婚姻,将两人共同积累的财产分成八份,五份给了男人,三份给自己。因为她知道,人生还长,与其与相处不快乐的丈夫坚持下去,还不如分开各自去追寻想要的生活。因而,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包括独自抚养三岁女儿,照顾两位老人。

还有一位老人,72岁开始新人生,剪断依赖儿女的枝条,毅然独自生活。她不因儿女疏忽而生气,儿女有儿女的生活,年迈的自己要找到自己的圈子。老房子,老朋友,还有一个好的心态足够。她说孩子小的时候,也早早剪断了对她的依赖。自己选自己想学的专业,去自己想去的城市生活,找自己想找的对象,买自己想买的房子、车子,选择什么时候生孩子。

苏轼说,写文章纯熟后是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不只文字,人生也是如此,认识再多的人,常联系的,也就简单的几个,收入再多,也不过是“一箪食,一瓢饮”。得不到的终究得不到,该离开的人终会离开,不想要的反而会来,不想看到的会清晰地在眼前。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世间不确定的东西太多。

经历人生种种,渐渐明白繁华只是一瞬,许多东西都需抛弃。不要把事物想象得过于美好,也不要想得太坏。太好会失望,太坏会绝望。不好不坏才有平常心。生活是个系统工程,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有过失,只是大小不一样。阳光下,或多或少,人们都在表演,往往美好而幸福;阴影之中,不为人知的那部分才是真实。多点真实,活出精神。

人生选哪条路走,都有无奈遗憾。对过去的悔恨,远方的顾虑,其实是人生徒长枝,只有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才能和桃园里的这位农人一样,享受舍弃后的欢愉。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