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分猪肉

作者: 程华2021年06月13日情感日志

上世纪60年代末,全国上下千千万万的城镇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如滚滚洪流般浩浩荡荡地奔赴农村、林场、边疆、垦区接受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的行列,在经历五年知青生活期间,个中的酸甜苦辣,个中的收获感悟,成为我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且异常宝贵的财富。

记得当年辛苦劳累的农场生活,国家分配给农垦工人每月36斤的粮食定量(平均每天1.2斤;早餐2两,午、晚餐各半斤),女知青略有剩余,男知青却远不够食。身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我们体能好、胃口佳、食量大。可由于平日少肉食、缺油水、消耗大,肚子常空如瘪球,饿得咕咕闹意见。为此,有时晩饭后我和茂名藉知青赖均寿会向老工人借辆单车,骑搭往紧挨连队的农村——罗村生产队农户家买些鲜鸡蛋,或到村中铺子买点糖返回煲宵夜,与女知青戴国飞、黄美琼、谢贤姝一起分享。新来乍到的那段日子,星期天我们还爱往毗邻的二连——东风队,与同籍的知青符龙飞、谭月民、郑一珍、李甲、潘向安聚会聊天、加菜包饺,宛如一家。后来赖均寿调往阳春八甲农垦机械厂当了机修工,戴国飞也参加团部组织的工作组赴其它连队去了。大家因工作所需各奔东西,便少了碰头聚餐的机会。那时,我们一连——红心队,上级也派来了工作组。姓杨的组长是团部直属队的书记,其作风干练、雷厉风行;组员王影枫刚毕业的农垦干部子弟,她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工作组在开展路线教育,抓革命促生产的同时,工余班后带领大伙垦荒栽菜、种薯养猪、改善生活。那时连队的集体饭堂,每餐分的菜少见油花,丁点炒肉片屈指可数。我和佛山知青曾次航买了些肥肉煎猪油,毎餐舀一匙捞菜,以增加肚囊脂肪外,还会同寝室的退伍兵——班长梁郁坤,每天午餐后熬上一锅粥,于下午上班前拿郁坤家里拿来的萝卜干,或我家里捎来的晒咸鱼,抑或次航探家买回的“开平腐乳”,当菜送粥饱食一顿,去填充那永觉空空如也的肚皮,使劳作持久有劲而不易疲劳乏力。

其时工薪微薄,物资匮缺,每餐粗菜淡饭,饥肠辘辘,肥猪肉也难得有机会食过瘾。于是期盼分猪肉,便成了大家的奢望。

记得有一次,连队猪栏里养的几十条肉猪突染“猪丹毒”。这病毒来势凶猛,暴毙的猪不敢再食用,便挖深土坑掩埋掉;其余未死的全部宰杀,分给大家饱口福(其时称“倒栏”。连队养的猪原本逐月宰杀,均衡享用,逢年过节,才多宰分肉;现在一头不留,清栏消毒,我们虽心痛不已,但也无可奈何)。每当开饭的时候,知青们敲着脸盆往食堂领猪肉去。炝透煨熟后的病猪肉,仍可见皮肉夹层呈青黄色泽,是否食之有害?大家全然不顾。因用酱油姜蒜烹炒得色香味倶全,吊人胃口,诱人垂涎。每日前所未有的“全猪宴”,干部职工撑开肚皮食够餐。

如今,随着国家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已解决了温饱,再也衣食无忧。党和政府倡导:努力营造生态、环保、低碳、宜居的人文环境,不断提高全民族健康、长寿、时尚的质素。这让我们对未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着憧憬。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