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

作者: 战福君2021年10月10日美文阅读

小时候,农村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是春秋两季,再就是准备过年的日子。那时,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说法——过了腊八便是年。自此,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始忙碌起来,全力以赴地迎接春节。每当此时,我便加入“忙年”的队伍。除了完成家长交办的工作外,作为一名学生,年前,我还要紧锣密鼓地突击寒假作业,目的是把作业提前完成,好在过年期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吃喝玩乐中去。

腊月里,碾黄米,包黏豆包,是家家户户“忙年”的“要务”。黄米用水泡几天之后,再上碾子磨成湿粉。因为村里只有一家碾坊,所以谁家要磨粉,得先预约排队,经常要磨到半夜三更。那时,豆包是我家年前、年后必吃的主食。黏豆包,以红豆为馅,黄米面做皮。年前,每家都要准备很多黏豆包,足够一家人吃一个正月。黏豆包蒸好后,放在缸里,搁在露天地冻上,吃时,再放到锅里去蒸。

小年到了,各家便开始忙乎“除尘”。按照传统习俗,家人们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碗瓢盆,干净彻底地进行一番大扫除。因为“尘”与“陈”谐音,“除尘”寓意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连同旧岁中的不快、贫穷和病痛,统统除掉。

为切实做好“除尘”工作,母亲把我们兄弟姐妹分成两组:男孩子们清理垃圾、打扫室内外卫生,要求地面连个草刺都不能有;女孩子们糊墙和洗衣服、被子。那时候的房子都是土坯墙,为了美观,人们过年时,要在泥墙上糊报纸。开始时,大家收集旧书、旧报纸来糊墙,后来,有了花花绿绿专门糊墙的花纸。糊墙是每家迎新春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如果谁家过年没有糊新墙,会被全村人笑话,说他们过不起年。令人难忘的是,为营造美好、热闹的新春氛围,母亲想尽了多种“不花钱”的好主意。比如她用染料和清水勾兑成五颜六色的彩色水,装在各类瓶子里,整齐地摆放在柜子上,成为我家过年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包黏豆包”和“除尘”只是忙年的序幕,最忙的是从腊月二十五到三十这几天。当年,村里广泛流传着一套顺口溜:二十五,拿豆杵;二十六,抠猪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集市走;三十晚上,守一宿。你瞧,每天的日程排得都是满满的,环环相扣,无缝对接。忙的程度用“连续作战、紧锣密鼓、热火朝天”等词汇来描述,一点儿都不为过。

腊月二十五到了,家家户户把收藏已久的“豆杵子”拿出来,开始搥豆馅,用于包白面豆包。一般家庭都要蒸上几锅白面豆包,过年期间,和黏豆包一起搭配着吃。腊月二十六到了,一大早,男主人就操起冰镐,冒着严寒,把先前埋在冰雪里的猪肉抠出来,放在小缸或大盆里,拿到屋里,慢慢地融化,以备过年时享用。腊月二十七到了,家里一大早就要烧上一大锅开水,然后开始杀鸡宰鸭,人们把饲养了一年的鸡鸭鹅杀掉,作为家人享用和招待客人的菜品。腊月二十八到了,这一天是发面,准备蒸馒头和糖三角的日子。过年蒸馒头,寓意“蒸蒸日上”;蒸糖三角,寓意“甜甜蜜蜜”。腊月二十九到了,此时因为已临近年关,集市即将解散,小卖店将闭门谢客,所以,一些过年的必需品都要备齐。清早,大人们便开始跑向集市,采购内容包罗万象:一家人的新衣服、糖、瓜子、花生、鞭炮、灯笼和红纸是必须买的,有条件的家庭还会买一些冻梨冻柿子、青菜、鱼类,也要买一些虾片、海带等价格不贵、自家不产的东西。

忙忙碌碌中,迎来了大年三十。一大早,家人们便开始准备下午的团圆饭。一般情况下,都要拉个菜单。因为这顿饭是吸引财神的,所以要尽量丰盛。那时,物资匮乏,女主人们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自家餐桌看起来不至于寒酸。过了晌午,就可以开饭了。据说,大年三十下午,是财神爷飘在空中,看谁家做的饭好吃的时间。查看好了,晚上,财神爷就会去给做饭好吃的人家送财运。吃饭前要放鞭,大家都想抢先,有一家点燃鞭炮,其他家立刻跟进,一时间,噼啪声大作,震耳欲聋。吃完饭后,大人们马不停蹄,开始着手准备包饺子。除夕夜和新春的第一天,都要吃饺子。饺子包完后,家人们围拢在热炕头上,开始啃冻梨、吃花生、嗑瓜子,直到半夜辞旧迎新吃饺子。下半夜,人们虽然困意大作,但都强打精神,用玩扑克、看纸牌、讲故事、唠闲磕等办法,坚持守夜,直到天明。

那时候,一家人高高兴兴、忙忙碌碌,一起筹备春节。虽然很累,但是,忙碌完毕,全家人团团圆圆过年、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就会感到收获多多、喜乐多多、幸福多多。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