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坪羌寨

作者: 钱国宏2022年05月14日写景美文

这里,有着保存完整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古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这里,有着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这里,有在时光的风雨中矗立了2000多年的古老民居,讲述着一方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它,就是“东方神秘古堡”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羌语“契子”,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距理县县城40公里,离成都市区139公里。桃坪羌寨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居住在这里的羌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尔玛”,意即“本地人”,并自称是治水大禹的后裔。

我们的汽车刚进山口,便远远地望见了两座直冲云霄、宝剑一样的建筑,随行的理县朋友说,那就是羌寨中的地标建筑——羌碉。

此时正临近中午,阳光送来了新鲜的气息,寨中人或挑水打柴,或在门口搓着苞谷,石巷深处清晰地传来几声犬吠,将羌寨的那份自然与淳朴、淡泊与从容漂洗得纹理分明。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倾听着哒哒的历史回声,我们走进了羌寨的连绵画卷。

桃坪羌寨没有建在群山包围的平地之上,而是“依山而居,累石为室”。褐色的石屋顺着山势逐次上排,随高就低,深浅自如,错落有致,美观自然。古民居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石,先在地面上掘出两米深的方形深沟,用大块石片砌成基脚,再用黄泥作浆,胶合片石。石墙自下而上逐渐见薄,逐层收缩,重心向内,相互挤压而得以牢固。民居内房间宽阔,梁柱纵横,一般有二至三层,下层为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的杂房,上层住人。屋顶结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为主梁、椽子、劈材层、竹杆、黄刺、棕耙。这种累石而成、颇具民族特色的民居,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彰显了羌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智慧。民居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纯系手工砌成,但结构匀称,坚固精巧,是建筑中的奇观。而且,寨中所有民居均相连相通,外墙混砌以卵石、片石,斑驳精美;石屋周围还建有低矮围墙,从中可以窥见远古羌人居“邛笼”的生活习俗。

桃坪羌寨的标志性建筑是寨中的两座高大羌碉,远观雄浑挺拔。征得主人同意后,我们登上了寨中一座羌碉。此碉楼共有9层,高30米左右。羌碉当年主要起防御作用,故而在建筑上完全着眼战争防御,每层四方均设有射击窗口,四季敞开。楼顶设有“钟孔”,其功能和烽火台类似——一旦发现有外敌入侵,人不出楼即可敲钟报信。站在羌碉楼顶的平台上纵目四望,全寨景象悉入眼底:远山如黛,郁郁葱葱;坡上民居如隐居林间的智者,质朴厚重;民居错落排列,间以潺潺溪流,沿坡铺展开来,恰似一幅巨大的油画,景象清晰,生机盎然,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清澈的杂谷脑河水从桃坪羌寨前淙淙流过,给羌寨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自豪。羌寨广场上塑有“大禹治水”雕像。我们走在寨中的石板路上,耳边一直响彻着叮咚的水声,纵目四望却又寻不到水源。经询问得知,羌寨的水源来自于寨中设施完善的地下供水系统:水源引自远处的雪山,经过羌寨地下的暗沟,在寨内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下水网。全寨人因此吃上了“天然自来水”,水量丰沛且极为方便——揭开自家院中的地面石板,就可以从引水暗渠中取水。纵横交错的水网,不仅方便了羌族群众生活,也起到了消防、调节室温和湿度等其他作用。古老民族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羌寨中的巷道也是寨中一景。古代村寨多采用东、西、南、北四门的建筑形式,而桃坪羌寨却一反传统,筑成了以羌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成为全寨的“经脉”。寨内人进出自如,畅通无阻;而外来人却如入迷宫,不辨方向,难以通行。神奇的路网、水网、碉楼,构成了羌寨地上、地下、空中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和防御体系,其高超的设计与建筑格局,引得游客慕名而来。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