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薯秧

作者: 李志胜2022年06月18日生活随笔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古有“雨生百谷”之说,加之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所以民间有“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的谚语,劝励农事。

在北方有“地瓜”之称的红薯,以前是农村人的主要食粮,眼下却是城里人的风味小吃。“秋风起,烤红薯。”街头巷尾,夕阳西下,那或推车、或坐摊,用一个圆铁桶烤出的一缕缕喷香的熟红薯味里,不乏我们小时候种红薯、刨红薯、烧红薯、煮红薯,吃红薯窝窝、红薯饸饹的温馨记忆。

我们村位于黄河大堤西沿,沙地多,种出来的红薯“干面”且甜。每年谷雨过后栽红薯秧苗,都是生产队事先选种、建炕、培育好的。我爷爷是育红薯苗的“老行家”,所以当仁不让地主持着年复一年的培育壮苗工作,偶尔也能给我这个“长子长孙”,捎带一块烧熟了的“红薯母”(出过苗的红薯)。尽管那发糠的“红薯母”,变得很松很虚了,可仍有一股很别致的甜味在里边。

育苗之后就是栽红薯。“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谷雨时节,在黄河中下游,历来是“春雨贵如油”,所以栽薯秧时若没有天雨相助,那就得“肩担手提”拎水润苗。红薯地一般不讲究“长身地”还是“小块地”,只要地势高、向阳好就行。栽红薯分工,一般是老年人负责栽秧苗,年轻人来回取水、浇水,且每次还不能够多用水,一株红薯秧苗,舀半碗水差不多就可以使之成活了。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他在《农政全书》中总结:“昔人云蔓菁有六利,又云柿有七绝,余续之以甘薯十三胜。”甘薯即红薯,他的意思是说,种红薯有13条好处。早些年我们河南,收获5斤红薯可以顶1斤口粮,算粮食生产指标,曾经是各地集体经济的一大特点。

现在感觉红薯好吃,既养生又健康,还被一些专家列为“防癌食品”加以推广。就连红薯叶、红薯梗,也都成了好东西,“登堂入室”的味道,全然没了过去“一提红薯,胃里泛酸水”的窘境。

红薯“泼皮”,极易成活,栽种后即使不施肥也疯狂生长。红薯秧像条绿蛇一样四处蔓延,绿油油的叶子会把地表罩得严严实实,连阳光都漏不进去。到刨红薯的时候,男女老少齐上阵,将红薯秧割掉,用抓钩锛开泥土,一个个胖乎乎、红扑扑的红薯就冒出了地面,人们喜笑颜开,甭提多快活了。

我父母至今还延续“喝红薯水”的习惯。以前穷,没有粮食,老家人常将红薯洗净、切块,放进锅里加水煮熟,权且当一顿晚饭。父母进城后单院住,仍喜欢“懒省事”,常趁我们姊妹不去时熬红薯水喝,劝他们煮饭时加点米,他们总是呵呵一笑,借故推脱。

“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那是昔日穷困生活的写照。时下日子富裕了,红薯沁人心脾的甜香依然不减当年。晴暖天,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我常被烤红薯的香味吸引。我曾为路边卖烤红薯的老人写过一首诗:“面对城市,背对城市,除了那架烤炉,谁知道,你微笑的夕阳为什么那样柔软、温和,火钳被你的手指拨动,红薯被火钳拨动,你一身乡土烘烤着城市缤纷的情绪……”

谷雨节气又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你,是不是会寻一块土地,栽一株红薯秧苗,让那清新、香甜的绿意,爬满你的思绪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