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

作者: 陈安嗣 [文集]2016年03月11日生活故事

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贫困村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全村一下子炸开了锅,村里男女老少全都跑出来打量这批客人,有人猜准是下乡推销产品的,有人准要上当受骗了;有人猜准是走亲戚的,说走亲戚看上去有点不对头,村里没有哪家请客摆酒;有人猜准是一帮看风水的,这年头谁不图个吉利。你猜我猜大家猜,猜得不可开交。你看看,就连平时不敢开口说话的老猴王这下都猜得面红脖子粗,额头上的青筋直往上蹦,老猴王打赌说,他们一定是推销产品的,如果他们不是推销产品的,我一个月不和媳妇上床睡觉。老猴王说着说着就脱下上衣,高高举过头顶,一歪一拐,不见了踪影……

客人来到老村长家,老村长开门见山告诉客人自己刚刚接到上级通知,知道是来扶贫的,知道上级关心咱们贫困村。客人和老村长嘀咕了一阵,决定东村由扶贫组长老郭带队,西村由扶贫组长小刘带队,老郭负责东村扶贫工作,小刘负责西村扶贫工作。客人在天晚时分进驻到各自对口扶贫村组,老郭和小刘连夜和村组负责人碰头开会,研究扶贫工作。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村长就打开村里的老旧广播向村民报告好消息,老村长说,上级特别关心咱们贫困村,扶贫工作人员已经到达咱们东村西村,精准扶贫,村长还要求村民积极支持配合扶贫工作人员,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尽快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村里的广播实在太古老,老村长一边说一边拍打扩音器,声音时断时续、时有时无,连续说了好几次,总担心村民听不清楚。老村长锁上广播室,小山村静静地等待第一缕阳光。借着黎明的曙光,老村长回到家,赶快钻进了媳妇的热被窝。

天刚亮,老郭一行到东村负责人家里,就立马组织召开村民动员开会,老郭在动员会上说到扶贫的重要性,说到扶贫工作的意义,讲到如何扶贫,讲到扶贫工作计划等等。其实,这些内容都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走到哪里随时都可以讲,走到哪里讲永远不会过时。会上,老郭说得头头是道,时不时举起右手,伸出食指,在空中比划几个动作,时不时双手叉腰,身体前倾,看得出老郭很是享受演讲的快乐,累得满头大汗,老郭慢慢弯下腰,拉开油光闪闪的公文包,取出一些纸巾擦去脸上的汗珠。老郭接着说,村民接着听,村民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心花怒放。村民心里想,这下大伙儿都要发财了,心里开始盘算如何修盖新房,如何购买大电视,有的琢磨着还要给儿子娶个城里媳妇,美梦个个都会做,好像庆祝扶贫胜利一样,早就把扶贫工作忘得干干净净,抛到九宵云外。只见村民个个点头表示支持,有微笑的,有鼓掌的,有吹口哨的,有哼小曲的,还有人用树叶做成乐器制造声音,村民能想的花样都想到了,当然因为贫困,工具只能就地取材,现场手工制作。村民感觉到胜利在向他们招手,华丽转身好像就在一夜之间。

和东村扶贫工作的热闹比起来,西村明显安静了很多。小刘没有召开村民大会,只是和西村负责人一起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拉家常,察实情,听民意。每到一家,小刘都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记录聊天得到的情况,比如张三家里有几口人,经济来源靠什么,劳动力有多少,有没有小孩上学,家里养了几头猪几头牛,有没有养羊什么的,有没有饭吃,有没有饮用水等,小刘全都记在笔记本上,记在心里,小刘认为这就是一本账,这就是扶贫的一本民情账,有了这本账,扶贫才有依据,才有针对性,这叫做调查。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小刘告诉西村负责人,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国家早就把扶贫摆上了议事日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吃上了香饽饽,另外一部分人还在饿肚子,这显然不是小康社会,不是和谐社会,更不是经济全面繁荣的表现。小刘说,我们要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重任,所以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三思而后行,走好每一步,走稳每一步,做到大胆、心细。

东村西村在一河两岸,以河为界,村民少有往来,平时靠在破旧不堪的墙壁上晒太阳,三五成群,懒洋洋的,雨天都跑到床上睡大觉,白天两口子哪里睡得着,搂搂抱抱,亲热亲热,难怪一家都是八九个小孩。扶贫才把两岸村民连在一起,互相问问扶贫进展,家里已经得到多少好处等等。东村说东村的情况,西村说西村的情况。村民一边倒地觉得东村老郭扶贫工作做得好,刚到村子村民就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认为西村的扶贫工作不实在,小打小闹,说小刘只知道问东问西,让人感觉不到希望,没有奔头。好事的西村村民开始往老村长家跑,说小刘扶贫没有方法,要向老郭学习,还有的村民说东村的扶贫工作做到村民的心里去了,是村民真正需要的扶贫。老村长听在心里,有时点点头,有时抽上一袋烟,好事的村民不知道老村长听明白了没有。老村长听到个别村民说,西村扶贫工作开展得细致,务实,调查是实事求实的,没有走过场。老村长只顾抽烟,一袋又一袋。

十天时间很快过去了,距离上级规定的回城时间到了。老郭再次组织召开东村村民大会,重复了上次会议的内容,好像是录音机里的回放,村民依然激动不已,因为希望就在不远处。小刘依然和西村负责人一起调查民情,有时上山,有时入户,动作很小,让村民感觉不到扶贫工作正在井井有条地开展……

回城的时间到了,扶贫一行人在村头集中返回县城。村里人虽然贫穷,但好歹知道感恩。好几百号村民一拥而上围住老郭,舍不得老郭回去,村民说老郭是东村的希望,是东村的救星,希望老郭早点回来扶贫,只见几位少妇村花把亲手拉的鞋垫送给老郭,村头织衣大妈更是一路小跑,白得发灰的衬衣向上飘,裹不住两只下垂的冬瓜奶,露出水桶腰,拖着滚圆的屁股,一出手就把一朵红花戴在老郭的胸前,顺手摸了一把老郭挺起的胸肌,亲了老郭的脸。老郭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乐得合不拢嘴,胜似出征凯旋的将士,好在老郭聪明,转过身对一旁的小刘说,“荣誉有你的一半,这是扶贫工作组的集体荣誉,不是某一个人的荣誉。”小刘没有出声,只是礼貌地摆摆手。

他们一抵达县城,小刘就带上一大堆脏衣服快步往家里赶,一路上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头,你看,回来的时候,老郭胜似将士,自己却无人理会。小刘的心里话总是不过夜的,全部说给了老婆听,老婆毕竟没有多少文化, 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和周公约会去了。

第一次下乡是调查了解情况,这次下乡就要拿出方案,制订措施,开展行动。听说,扶贫一行快到村头,东村村民全跑到村口外迎接,村民一见到老郭就问寒问暖的,老郭喜笑颜开,心里想的事儿准能办成办好。迎接小刘的只有西村负责人,负责人说,村民都在太阳底下晒太阳,有的玩牌斗地主,有的打麻将,输了的人就在脸上贴一张纸条,村头二寡妇脸上就贴了二十多张纸条,看不到脸了,风一吹来,纸条随风起舞。风景无限好,只是太贫穷。

老郭和小刘进了村,老村长接待了他们。老村长反映了一些情况,东村村民对老郭扶贫思路很是满意,西村村民反映扶贫工作看不到成效,和以前一样。其实,老村长心里明白,第一次只是了解情况,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扶贫工作。真正的扶贫工作今天才开始。老郭和小刘听了老村长的话,没有太多的反映,没有反问老村长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突然,雷电交加,暴雨如注,整个村子被雨雾笼罩,好像整个村子就要沉下去。小刘随手拿起一把伞往外面跑,一直跑到村口,傻子家四口人正在收拾晒谷场上的稻谷,小刘不加思索地加入到抢收行列。雨,一阵大过一阵,没有一点人性。好不容易才收完晒谷场上的稻谷,傻子家四口人才发现多了一个人,定眼一看原来是扶贫小刘。想来很怪的,小刘从哪里知道傻子家四口人在雨中抢收晒谷场上的稻谷?小刘自言自语,刚才来的时候发现晒谷场上晒了很多稻谷,天气突然变化,收拾肯定来不及,当然需要人帮忙收拾,多一个人,就少一些损失。小刘当然不是神仙,只是多长了一个心眼。

小刘回到老村长家,老村长和老郭谈兴正浓,茶过三巡,地上丢满了烟头烟屎。小刘没有打扰他们,独自去到一边更换刚才被大雨淋湿的衣服,顺便洗了个澡,感觉全身舒服多了……

第二天,老郭照例召开东村村民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思路,给村民足够的信心。会上,老郭拿出一张资金申请表,告诉村民这是申请资金用的,专门用于扶贫,专款专用,需要村民在申请表上签字。听说有钱,听说签名就能获得资金,村民们争先恐后签上自己的大名,会写字的村民写得工工整整,不会写字的村民就画个圈点算是签名,就这样盼着胜利的消息,时间一天一天在流逝……

村民发现小刘和西村负责人一起上山,东看看,西看看,好像在寻找宝物一样仔细。村民议论纷纷,有人说小刘是来看风景的,有人说小刘是官二代,来西村扶贫纯粹是为了镀金,时间一到就会往上调等等。小刘不理睬这些,听到和没听到一样,照样做自己的工作。虽说村民流言多多,但负责人还是支持小刘的工作,至于负责人心里想什么、如何想,村民们都不知道。到了晚上,小刘来到负责人家,负责人泡上一壶茶,二个人边说边喝茶。小刘说,经过实地观察,发现村民每天挑水,来去二十里路,花时间,花力气,老年人吃水更是个大难题。负责人听着听着,胡子老是往上翘,脸上肌肉僵硬,挂满疑惑。负责人当然知道,他们多少代人都没有解决吃水难题,小刘能有多大能耐?小刘看出来负责人的心思,接着说,解决吃水问题不需要很多资金,只是要花些人工,我们村子里有的是人工,人工不用花钱。村子后面的半山腰有一口水,一年四季泉水长流,而且没有污染。我们在半山腰筑个水池,再顺山坡向下开挖小沟,埋上水管,装上水龙头,自来水就能到各家各户。

“***的,我们怎么想不到! 我们全是废物!”负责人站起来,直骂自己,吓得小刘赶快起身,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上开工!全听你的!”负责人说。负责人安排了十多个小伙子和小刘一起上山,小刘现场指挥,开沟的开沟,筑水池的筑水池,埋管的埋管,小伙子们很是卖力,进展挺顺利。几日之后的黄昏时分,西村各家各户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哗哗地流进了村民的水缸,流进了村民干涸多年的心。老村长来了,就着晚霞,踩着山风,带上兴奋。西村通上自来水消息很快传到了东村,东村不以为然,老郭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正梦想着申请一大笔扶贫资金……

小刘告诉老村长,再过些日子,他们又要回县城。老村长问扶贫是不是结束了,小刘说,扶贫工作没有结束,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壮大村级经济,解决村民就业……

照样,老郭在回城前召开村民大会,老郭说,东村的扶贫大有希望,正在申请资金,东村很快实现脱贫。这次回城的场面有和以前比较有点变化,细心的村民发现,跟在小刘后面的西村村民,包括负责人在内增加到二十来人,一路上和小刘有说有笑……

其实,老郭和小刘一行回县城,一方面是要汇报工作,一方面是要申请帮助,当然还要制订下一阶段扶贫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东村和西村是老郭和小刘的扶贫阵地,经过短暂歇息,扶贫攻坚战斗又要打响!

这次再回到西村,小刘第一件事就是到村民家尝尝自来水,感受一下自来水的甘甜和清爽。当然,泉水口感十分地好。村民看到小刘就竖起大拇指表扬,小刘没有时间顾及这些,只顾干自己的活,话也不多说。小刘来到老村长家,叫来西村负责人,小刘说,这次我们扶贫的重点就是办一个“西村食用菌产业生产基地”,建成以后可以安排全村300人就业,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家家上班致富,买上冰箱、彩电,娶上媳妇。

“好!我们统统支持你!”老村长猛地站起来,扔掉烟袋,一脚踩在门槛上,直起腰板对着小刘说。这回老村长、负责人没有怀疑小刘。

小刘告诉老村长和村民,现在一方面要准备一块空地动工建设厂棚,一方面要邀请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还要购买机器设备菌种等,这些需要足够资金。上面扶持的资金有限,还差些资金需要村里想点办法解决。小刘接着说,县城这么大,距离周边城市又不远,人口多,销售不成问题,暂时是缺资金。说到钱,一片沉默,静得出奇,像是凌晨三点的夜。

“有了!我有个远房亲戚做生意的,住县城,向他挪一下。”平时少有言语的二牛站起来说,精明的老村长看得出二牛有难言之隐,老村长猜出二牛怕自己嘴笨不会说话,担心远房亲戚不给挪钱。在这节骨眼上,老村长说了出来,二牛点头称“是”。小刘趁热打铁,告诉二牛这个没有关系,自己可以陪二牛去远房亲戚家,说明情况,提供担保。忙完一些事,小刘和西村负责人、二牛一起踩着夜色出发了。乡村的夜,旷野漆黑,万籁俱寂。乡村的路,十弯八拐,高低不平。小刘一心只想到挪到钱,顾不上害怕,一直朝前走……

西村解决了资金难题,剩下的厂地、劳动力、技术专家就不是问题了。二个月后,“西村食用菌产业生产基地”正式挂牌,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在小刘掌控之下正常运转。西村村民上班下班,月中发工资,有稳定收入,第一次感受到职工的生活精彩……

东村村民看到西村村民上班下班,收入稳定,开始有点坐不住了,个个都跑到老村长家,诉苦的诉苦,抱怨的抱怨,更有激动的村民指老村长鼻子大骂,骂老村长到老了还不做好事、做事不公道,不得好死,死了要打入十八层地狱,代代辈辈不得翻身……

毕竟是东村村民,骂归骂,骂后又陆续回到东村村口的破屋边,斜靠在围墙上,又懒洋洋地晒太阳,没了动静。

作者2180027189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