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屋檐间

作者: 刘春柳2021年04月30日生活故事

在乡下,我们叫燕子“益鸟”。每年正月刚过,母亲就叨念着:益鸟要来了。如果某天早晨,母亲起床煮饭,听见了燕子的鸣叫声,她就很高兴,叫我们起床去上学的时候说:“快起来,‘益鸟’都回来了。春都回来了,快去学校读书了。”

我们家的屋檐下,有六个燕子窝,燕子陆续飞回来,每天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甚是热闹。母亲望着站在树上或者电线上啄理羽毛的燕子,她会说:“这是去年正屋下的‘益鸟’,它们的孩子飞到其他地方去了。”或者说:“今年的‘益鸟’比去年多了一对。”母亲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在我们这里,燕子是吉祥鸟,哪间屋子的燕子窝最多,这个家就有好兆头。因此,母亲常常教导我们,不要伤害燕子,不要捅燕子窝。

我们一直记住母亲的话,与燕子相处得很好。我们会抓小麻雀来养,但从不敢对在窝里嫩声嫩气鸣叫的燕子产生半点邪念。但坏事还是发生了。一天下午放学回来后,我被父亲呵斥:“到这里来,那 ‘益鸟’窝是不是你用竹竿捅下来的?”我感到莫名其妙,还没有回答,小腿上就挨了竹条。我哭着说:“不是我。”但父亲不相信,狠狠地打了我几次,教训我不要伤害“益鸟”。

我走到屋檐下才发现,一只燕子窝掉在地上,还没有学会飞翔的几只乳燕在可怜兮兮地叫着。几只大燕子在旁边低飞徘徊,那叫声里冲满了悲伤,似乎也充满了无奈和气愤。

无论我怎么解释,大人们都不相信不是我干的。我哭哭啼啼着不吃晚饭就躲在被子里睡觉,心里很委屈。第二天,听说那几只乳燕放在其他燕子窝里,但窝太小,容纳不了这么多燕子,只好拿下来。父亲扶着梯子用纸箱在墙上做了一个鸟巢,把乳燕放进去,但奇怪的是,燕子的爸爸妈妈就是不肯在这个窝里生活。几天后,箱子里的鸣叫声消失了,那对燕子也飞走了。

长大后读了冯延巳的词“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才理解其中的深意,原来燕子如此依恋旧巢,如此重情义,人们才以梁燕双栖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

乡下人是朴素的,他们认定燕子是“益鸟”,就敬重它们,和它们和谐相处,成为最好的朋友,从不去打扰它们,它们每天都到田野里吃害虫,这是对人类最好的回报。

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是看小燕子们上飞行课。羽毛刚刚长齐的小燕子,在父母的带领下,绕着小屋飞上飞下,一会儿飞上屋顶,一会儿急速向下俯冲。它们啾啾地叫着,用力扇动翅膀。有时候,它们会在晾衣绳上蹲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几天后,学会飞翔的小燕子就开始展示它们的飞行技巧了,它们在窗外自由地飞翔,忽高忽低,还会贴近地面飞翔。这种炫技的飞行,常让我担心会碰坏它们的小脑袋。

听说,梅兰芳为了练出一双灵活有神的眼睛,他养了一群鸽子,天天看鸽子飞翔,才有了在舞台上顾盼生辉的眼睛。我没有养鸽子,但有燕子的陪伴。有时候,我坐在窗前看书,看得眼睛酸了,就寻找燕子们飞行的身影,眼睛随它们的踪迹而动。它们时而飞进绿叶间,时而飞进窝里,时而飞到蓝天上,时而站在对面的屋脊上,生动活泼,很有趣味。

新房子建好之后,老屋只有母亲在里面住了。燕子没有嫌弃老屋的衰老,依旧年年来,年年来和母亲作伴。燕子从屋檐下飞到电线杆上,又从电线赶上飞到苦楝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母亲一边在院子里喂鸡,一边抬头冲着树顶说:“你们叫什么叫呀,乐什么乐呀?”燕子似乎听懂了她的话,继续它们的欢唱,好像要把它们的故事告诉母亲。母亲再仰头看一会儿,独自笑了。

暖暖春风里,我们在黄皮果树下闲坐、闲谈,刚刚煮好的番薯散发着甜香。这样的时光安宁、静谧。春天无限好。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在村庄升起轻烟的地方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屋檐下呢喃细语,自由自在地生活。一间老屋,很明,很静。这是我对老家最美好的记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