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铃声的变迁

作者: 胡云学2021年08月05日生活故事

x日前,我跟随献爱心的志愿者回家乡的小学捐献物资,途径儿时就读了五年的小学,如今已是人走楼空,杂草丛生,一栋三间两层的砖瓦房也是破烂不堪,梁早已塌陷,锈迹斑斑的钢板“铃”依然悬挂在屋檐上。

看看这块长条形钢板“铃”,我仿佛看到儿时读书的场景。那时我们的教室在楼下,楼上是老师的宿舍。校长每天就站在楼梯口,用一个铁棒敲那个长条形钢板发出响亮的“铛铛”声,铃声响彻整个校园。预备铃“铛,铛铛,铛,铛铛……”一长两短;上课铃“铛铛,铛铛”,下课铃“铛,铛……”,集合铃“铛铛铛铛,铛铛铛铛”。据说,这块长条形钢板还是生产队长在修铁路时捡的,一小段废弃的铁轨,敲打的铁棒也是捡的。时年,正赶上那个史无前例的时代,家乡穷学校自然也跟着穷,买不起铁钟,学校只好就地取材,之前的“铃”就是用铁丝拴着一把废旧的锄头,用一把废旧的砍柴刀敲打,声音没有钢板清脆响亮。

铃声在变,生活在变。记得上初中时,铃声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小学时更清脆更悦耳更悠扬了,也传得更远了。初中时的“铃”是用汽车废旧轮胎的钢盆(轮毂)代替,挂在操场边的一棵树上,敲打的工具是小铁锤,而且有专门的打铃人,专门排了打铃的时间表,打铃工人要随时看时间,准时跑到校园操场上的一棵树下去打铃。初中学校在镇所在地,铃声一敲,声震山谷,整个乡镇都能听到。这个铃还是校长到汽车修理厂花了几十块钱买来的,而且沿用了好多年。这种铃声一直陪伴我到初中毕业……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初中就读的这所母校任教,听到的还是这种铃声,不仅不厌烦它,反而觉得更亲切、更动人。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中期,人工打“铃”逐渐淘汰了,我从教的母校也安装了电铃,这种铃声是由专门的电子程控自动打铃器控制,使用了20多年的铁钟已退出了舞台,它将成为历史文物。这种自动打铃器只须把预备、上课、下课的时间信号输入进去,只要到了上下课时间,打铃器自动控制电铃,电铃就会发出“叮呤叮呤……”的清脆响声,教师和学生听到这信号就会按时上下课。铃声的自动控制系统摆脱人工打铃打钟的繁琐,以及控制时间的长短不一,把人们从打铃操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打铃的无人看守。但是,这种电子铃声,必须有电才能用,于是为了防止停电,学校又从商店买了一个铜制的手摇铃。这种手摇铃象个电喇叭,有一个木质把。如果停电,值日教师拿着手摇铃站在办公室门口摇响铜铃作为上下课的信号。这种手摇铜铃音量低,教室远一点的教师和学生往往听不到。手摇铜铃在农村学校普遍使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铃声也逐渐更新换代,到了2000年之后,程控电子自动打铃器也逐渐被音乐铃声替换。笔者从教的学校老校区就是纯粹的音乐铃声,搬入新校区后换上了数码音频多功能播音器。这是高科技产品,是科技文化的产物。语言铃声给人很舒适的感觉,学生的情绪易得到放松。这样的铃声县城的学校几乎都在使用,很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语言铃声电脑控制,早晨起床,是嘹亮的军号声,每当下课就会听到一阵悦耳的钢琴曲,然后是一句提示:“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辛苦了。”简单的话语,让人甜到心里,很温馨,也从侧面教育孩子们上课要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上课的铃声也是一段音乐,然后是“上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听到提示音,学生们迅速走进教室,准备上课。这种数码音频多功能语音播放器不仅可播放上下课的铃声信号,还可以播放各种音乐和课间操等。如今,铃声已经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我从学生时代到从事教育工作,亲眼目睹了学校从铁钟、手摇铜铃、程控电子打铃器,到目前的校园数码音频多功能语音播放器,校园铃声悄然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条件的巨大改观。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