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爸爸做丸药

作者: 薛铁所2021年12月18日亲情故事

我出身于五代世医之家,父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乡村医生,一些老乡患有慢性病,都愿意找父亲治疗。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熬药的麻烦,在病人病情稳定以后,父亲往往会帮病人做一些丸药,让病人回家慢慢调理。

我从小就帮父亲学做丸药。首先要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开好处方,然后根据服药时间长短,把药物剂量扩大5至10倍,把药物捡净、晒干、粉碎。

过去没有粉碎机,要用“碾槽”来碾碎。“碾槽”是用铸铁做成的船形凹槽,两头窄、中间宽,两只腿可以稳稳地放在地上。配套一个铁轮,中间横穿一根木轴,手扶木轴两端,铁轮可以在“碾槽”内前后滚动,把药物碾碎。“碾槽”有大小不同的型号,以适应加工药物的多少。

加工时,父亲坐在一个凳子上,两只脚蹬着铁轮木轴的两端,使其在“碾槽”内来回滚动,把药物碾碎,一只手拿着一根竹竿不时搅动一下“碾槽”内的药物。碾一段时间后,把药物倒出来过罗,罗出细粉,粗渣再继续碾碎,直至全部变成细粉。

一开始,我只会用手滚动铁轮,后来也慢慢学会了用脚,可以让父亲歇一会儿。

药物碾碎后要用蜂蜜做成丸,先把生蜂蜜熬开,变成熟蜜。一方面增加其粘性,另一方面加入药粉后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加入适量药粉调成软硬适度的药泥,在案板上搓成长条,再切成三钱重(约9克)的小块,用手揉成圆丸状,摆在盘子里备用。

如果药丸较多,恐怕保存时间长了发霉或变干,还可以加上蜡壳,做成蜡丸。

做蜡丸要有模具——用硬木做成的表面光滑的圆球,上面有一个小洞可以插进一根竹签。把蜂蜡加热化开,用竹签扎一个硬木圆球在蜡液中进出几次,圆球表面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蜡膜。稍凉一会儿用小刀横着切开,拔下竹签、取出圆球,就形成了两个半圆形的蜡壳。将一颗做好的药丸放进蜡壳内,把两半个蜡壳对好,再用竹签从原来蜡壳的孔中穿入,将药丸和蜡壳固定在一起,再放入热的蜡液中一次,药丸外面就会形成一层完好的蜡层。拔出竹签,用手趁热捏住竹签出口,将其封死。如果在此处盖是一个小小的红色印章“人参养荣丸”,既可以作为商标,又能掩盖其封口的痕迹,一举两得。

这样做成的药丸,服用方便,酸甜可口,能保存较长时间,深受患者欢迎。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