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

作者: 怀庐明 2015年09月16日优美散文

我们应忍于希望的诱惑,面目从容,越过那平野与河流。

秋至刚过,当日还热着,傍晚就捎来了干冷的风,卷集着绵稀的雨点。晚自习出来一看,颇为惊诧:天空中填着大块大块的云朵,明明应当轻柔之物却有铅块般的沉重,竟分不清黑色与紫红的究竟是云还是天,拢着一层搪瓷杯里积年茶垢的浊色,恍同鬼域。这是我不曾见过的,致知楼前的天空格外辽阔,或许就是为了那筑在高处的天文台,不过听说这天文台现下已经废弃了,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弧形的外壁风吹雨打。

我心下烦躁。即是为了这学业,更是为了自己。在风中急急走过,裹紧校服,穿过在黯淡光采下末日的吐息,取车,上路,怆然。

而此刻就坐在一豆灯下,揉着头发望着满桌的习题和试卷,一种挫败感迅速吞没了我。头痛的要命,出房门一看已是凌晨两点多,倒了一杯温水,却发现止痛药在高考前就用完了。我想,是不是该庆幸头痛就睡不着了,但神志清醒地望着一堆怎么做都做不出来的题目未尝不是一种痛苦。

回到窗前,继续瞪着一堆作业,怎么都静不下来,我干脆把笔一扔,倒在了床上。

为什么人总要在剥削中寻求幸福感呢?我暗暗地想。就在今天,他们死活要问我的中考分数,我实在拗不过。在我报出来后,便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眼中闪动着悲悯与不屑——就好像我希求这样居高临下的施舍一样,立刻就有了倨傲和高贵的本钱:那种感觉就像贵族看到乞丐为了彰显自己的正义与慈悲,大声的吩咐仆人把自己最喜欢的狗的食物分给乞丐一样,旁边的人还在鼓掌。他的眉头和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丝弧度,道:“你文科理科都这么差,可怎么读啊。”,就像咏叹一句诗文作为同情的尾声。我虽然之前就有遭受鄙弃的心理准备,但当直面这一切,才明白心高气傲的自己根本就受不了这样的羞辱。灯晕,人的面孔,瞳孔里仿佛闪动着的诡谲的光,连成一片海洋,翻涌出切语的波涛。这个人就像是在诅咒,诅咒我三年后再次遭遇同样的命运,真正地坠入那深渊。我分明地感受到快意了,他的,旁人的,还有那冥冥中剪短命运之线的剪刀。我凝视着他的脸,恨不能一笔戳穿他的喉管。而现在?我看着物理卷子无从下笔,真真是一语成谶了。

现在我的高中生活才开始一个月。

人与人仿佛总需要比较,就比如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个事业失败的年轻人去找上帝,上帝拉了一个中年人过来,对年轻人说:你还年轻。他又拉了一个残疾人过来对中年人说:你还康健。最后他指了指一处坟墓,对残疾人说到:你还有生命。是啊,听上多朴素,多励志。有没有仔细想过?我和别人比,比得过我就有希望;而我的这种希望是从别人比自己惨淡的境遇上获取而来的,说得不好听了就是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别人的身上,这难道不是一种剥削?不可否认,差距是人进取的最大动力之一,差距是比较出来的。但从人道主义来讲,弱者就应当被强者在精神层面上剥削吗?受到羞辱吗?只要没死就要被人山人海,一层一层剥削下去?那有人说,不就是因为你是弱者吗?你不是弱者你会想这么多吗?是啊,我就是弱者。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为弱者谋地位,哪怕是精神地位,在弱者那里就是自找没趣强辩黑白,在强者那里就算是吃饱了没事干突发奇想也要被歌颂为悲天悯人福被苍生。作为弱者的我,现在在绝望的漩涡里挣扎。

我坐着,看着手上把玩着的手机。我记得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蜉蝣之国》,城市的深夜,熟睡人们的魂灵会飘出来,像一只只蜉蝣,寻找自己的伴侣,相拥取暖。在原来最最难熬的日子里,就会打付的电话,彼此都不说话,就是一份细水长流的陪伴,我听见电话彼侧均匀的呼吸声便觉得万分心安。有时候和他聊上几句,时间很长他就躲到厕所去,用九江话大声应付着敲门的母亲,他的母亲脾气很躁这我知道,他总能为了这个电话和他妈妈吵起来,还不挂我的电话。他的呼吸声曾陪伴了我九十多个夜晚,而现在却形同陌路,手机换了,没有短信,没有他的号码。

我拉开窗帘,望向那夜空。

一片广阔无垠的夜空,绛紫与蔚蓝杂糅。城市就像是沉睡的巨兽,隐没在一片黑暗之中,没有了灯火千幢,它就像是一个阴森的、钢筋水泥的囚笼。

可能它就是一个囚笼。

就像是一个泡泡梦幻般破灭,突然亮起了一层层莹白光晕,奇巧的生灵从每扇窗中飘出,它们纤小,扁长,具有古翅次纲一切的特点,却又与蜻蜓目不同;它们有着三角形的翅膀,不像蝴蝶粲然磷光,是通透的白色;身后拖着长长的尾须,就像贵妇拖在地上的裙摆。

天空被他们淹没,它们就像是海洋里的水母,淡淡荧光,轻盈滑翔。其实它们是很脆弱的东西,渺小,无力,正如它们的身躯,它们惶而飞去,惶而飞来,寻觅,渴求。

它们很美不是吗?他们太小了,纵眼看过去就是一朵云,一片海,它们散发这微弱的光芒,在空寂的空中显得分外诱人。它们的生、死、悲、欢,都无暇地沉淀到这一片生命的光晕,没有讨厌的摇滚,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没有哭泣,那么静谧。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诗经·国风·曹》

它们是蜉蝣,朝生暮死的蜉蝣,他们的美丽,爱情,只有一天。水中,灌丛里,鱼儿和鸟都不会错过这种一年一度的盛宴。

是不是觉得这种视角很棒?一辈子看到的东西都没这么美?

这是上帝的视角。

一片广袤无垠的宇宙,无声的黑暗。一个小小的星球,无数小小的城市,无数小小的人。没有光亮的半球,它就像是个囚牢。

可能它就是一个囚笼。

就像是一个泡泡梦幻般破灭,突然亮起了一层层莹白光晕,奇巧的生灵从每扇窗中飘出,他们纤小,扁长,具有古翅次纲一切的特点,却又与蜻蜓目不同;他们有着三角形的翅膀,不像蝴蝶粲然磷光,是通透的白色;身后拖着长长的尾须,就像贵妇拖在地上的裙摆。

天空被他们淹没,它们就像是海洋里的水母,淡淡荧光,轻盈滑翔。其实他们是很脆弱的东西,渺小,无力,正如它们的身躯,他们惶而飞去,惶而飞来,寻觅,渴求。

他们很美不是吗?城市太大了,地球太大了,他们有点茫然,他们有着漫长的生命,稚童,少年,青壮,疲老,垂暮,太长太长,叫人不敢开始。财富,事业,情感,理想,追求,太多了,叫人不敢选。地球七十亿人口,要选择一些陪伴自己,太多了,能不能陪在自己身边,不知道。他们会为情感所操控,绝望,贫穷,随时会把他们吞掉

节奏,有缓有急;配乐,嘈杂迷蒙;声音,有尖叫,有呐喊,有哀叹;到处都有哭泣,那么吵闹。

这是一场盛大的梦境,每个渺小的生命的魂灵,在其中遨游,他们寻觅着,并渴求,他们朝生暮死,匆匆碌碌,他们可能会消失,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像虫鱼吞食昆虫。他们太小了,纵眼看过去就是一朵云,一片海,他们散发这微弱的光芒,在空寂的宇宙显得分外诱人。他们的生、死、悲、欢,都无暇地沉淀到这一片生命的光晕,没有讨厌的摇滚,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没有哭泣,那么静谧。

这是上帝的视角。

但我们这次不在这个视角上。

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不甘。弱者嫉恨强者,蝼蚁嫉恨人类,人类嫉恨上帝。我们渺小,我们会和别人不一样,我们的一生在上帝的眼中就是一瞬,有生到死,定命论的形式,就像人之观于蝼蚁。但又怎样?弱者可以推翻强者,但蝼蚁不能取代人类,人类不可征服自然。

魂灵厄难不息,鱼鸟伺机而动。我突然想到,如果当初我不依赖于那呼吸声,现在会不会不难过

当初我不认识他,会不会不难过。

如果我不降生,一切都不会难过,这本来就是无需想的事情,悔尤终究是没有用。

我突然想起来我看过的一段文字:

人应当忍于希望的诱惑,活得像河流一样深情而绵长,静静穿过茫茫平野,深深山谷,穿过生命中那些漫无止境的孤独和寒冷。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忙着生,忙着死,都是如此窘迫的姿态,我们不应再想别人索取关怀,如果期待被给予绝对的原谅与温暖,那将是一无所获。如果我们不想对人事失望,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对它寄予任何希望,这非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亦是获得幸福感的前提。

没错,如果不想失望,就不要抱有希望。

可是若是无望,又怎能获取因“望”的满足而产生的幸福感?

我只能说,我可以寄予希望,但也要能可以收回它。毕竟我是为了活下去,无论如何总得走下去。人如果一辈子都没有信任的东西,貌似太过于可悲。

可是有些东西收的回来吗?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