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记事

作者: 向晖2023年01月26日情感散文

察院街老屋算得上是我记忆中最初的影像了。

我六岁之前,曾跟着外婆居住在这里,老屋所在的察院老街成为我生命中走过的第一条小路。这条长约二百多米的老街,因为明朝时设"察院"官署一所而得名。东西向,街道不宽,曾用青石板铺筑,两旁多是名人雅士的独门宅院相依而建,有名气的李家大院、罗家大院、马家大院,墙高院深,显露出昔日的威严和奢华。街的东头与南大街接壤,街的西头是一座清真寺。街的中段有所学校,建于1928年春,始名县立女子小学,后更名为察院街小学,隔壁还有一所幼儿园,我的幼年时光就在那里度过。

今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沐着清晨的阳光,不知不觉竟来到了街巷中。已经是上午10点,街上却几乎见不到人,寂寞的很。灰褐色破损的老屋门前,有一两位老太正坐在门前石墩上闲聊,旁边是尚未学会走路的孙儿。青石板路早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泛着硬生生白光的水泥路面,古朴的民居中冒出后来重整翻修的砖瓦新居,一时间竟再也无法辨识它昔日光灿的模样。

从东头儿的幼儿园到西头儿的老屋,我最喜欢那青石板铺筑的老街,经过无数脚步常年累月的摩擦后,那些深嵌在泥土中的石板更显光滑。一场春雨过后,石板常常泛出油亮的颜色,石板与石板间的接缝处就会冒出不知名的绿色,为老街唤醒一片生机。那时候,父亲每次出差回来,总会骑着28式的大自行车来幼儿园接我,车轮从一块块石板碾过,震得车铃叮叮当当直响,我坐在前面的横梁上,迎着风,仿佛听到那动人的交响。

坐落在街巷西南端的老屋,其实也是一座老宅院,连外婆一家,一共三户。老屋自西向东有6间平房。东头20平方米的大开间,比其它几间要高出两个台阶,那是外婆的居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张床、一个高柜子、一张桌、两把竹藤椅和几个小凳子。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在硬邦邦的泥巴地上,在空气中形成好几道光柱,泛起泥土的味道。我常见外婆在这里招待街坊邻居。枣红木漆成的四方桌上,用白底蓝花的瓷茶壶泡上一壶西乡炒青,待茶香被热气腾腾的水逼出来,再倒进小巧玲珑的瓷杯里,外婆便与客人坐在方桌旁两把老旧的竹藤椅上,拉起或长或短的家常。这期间,小孩子绝对不能去打扰,外婆说,这是"规矩".

当年母亲在外地工作,我便由外婆照管,和我一起的,是一个比我大两岁的表姐。对于两个孩子的管教,还在居委会杂货铺工作的外婆自然有一套,她懂得运用"连带"责任,让我和表姐彼此监督。一人犯错,两人受罚。老屋里并不只有严厉的管教,温馨的时刻更多一些。夜晚,40瓦的灯泡把大开间变成温暖的鹅黄,月亮悄悄爬上窗户的一角,像舞台上的聚光灯,灯光一亮,表姐唱歌,我伴舞,外婆则是忠实的观众,坐在被磨得发亮的藤椅上笑眯眯地看着我们闹腾。到了冬天,外婆会带着我们转移到北边的厢房里。因为面积小,自然暖和得多。铜质的火盆里,黑色的炭块儿被燃烧的火红火红,时不时窜出跳动的火苗。

老屋的后厢房里,有一间是母亲的,虽已成家,但外婆却给母亲专门留了一间。每天一大早,还在居委会工作的外婆会把我锁在屋里。醒来后枕头边有一小碟子,里面有一层白糖,上面放着一个还略微冒着热气儿白面馒头,咬一口,小麦的香气里裹着甜,帮我驱赶着独自一人的害怕,也让我有了一个全新快乐的一天。我每日清晨沉浸在这样的甜蜜中乐此不彼,只可惜5岁的我竟用馒头就白糖吃出了一口的蛀牙。

日积月累之后,我的蛀牙终究是发作了,借着发高烧的劲儿,半个脸肿成了大包子,疼得哇哇直哭。那天,恰巧县城暴雨发大水,快60岁的外婆背着我,趟过齐膝盖的积水,带我去诊所打消炎针。当天晚上,半个月都没回家的母亲坐了三个小时火车急匆匆赶回来,把我搂在怀里直掉眼泪。我却睁开眼,对母亲说:"妈,我想吃糖。"母亲听罢就给了我屁股上一巴掌,嗔怪着说:"还吃,都吃成糖娃了".一边说一边却又把我紧紧地揽入怀中。那之后,母亲每个月总会多回来几天,没了白糖就馒头,我的牙也不疼了。清晨,母亲站在屋后的小院子里给我梳头。梳齿缠住我又细又软的发丝,疼得我直叫"妈,轻点儿轻点儿。"母亲赶忙收住手笑着说:"呦,弄疼了吧?这么细软的头发,长大怕是个娇气的丫头".母亲哪里知道,如今我的头发已是又黑又硬,不会再那么轻易被梳齿缠住,而她再也不会为我梳头了。

就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屋跟前。脚步踏进那高高的门槛――还是那又黑有长的巷子,只不过泥巴地变成了水泥地,往里走,还是四方的小院,院中种着极为茂盛却又显然是无人精心照管的绿植。目光往前触及的瞬间,我看见了母亲那间小屋的窗户,心怦怦直跳,脚步再也挪不动了。一位中年男人出来看见我朝院中张望,冷冷地问了一句:"干什么呢?"我竟有些慌张地回答:"嗯,就看看。请问后面的院落现在还有人住吗?""没了,快走快走。"就这样,我在中年男子冰冷的回答中落荒而逃。出了前门心有不甘,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打算转到南边,从宅院的后门进去看看,不想迎接我的却是紧闭的门扉,木质的门板上杂草丛生,到处是破损的痕迹。透着一块残存的缺口看进去,里面果然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了。

这是一次落寞的探访,却也勾起了我幼年时快乐的回忆,仿佛外婆、母亲都还在,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她们坚强的脊背和温暖的怀抱。尽管我知道,那样的岁月痕迹会在我的流年中渐渐消逝,但常回来看看,能借着那些微小的事物将她们留在我心底的深处,也是好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