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红薯的记忆

作者: 严泽 2015年11月02日散文随笔

朋友从梅州捎来几斤红薯,一个个瘦不拉几,最大的也不过三两,惊讶之余,我怀疑这一定是山地贫瘠、干硬的缘故。刚好女儿安子从香港回来,妻子就一锅蒸了。也不知什么原因,这来自远方的红薯硬得像淮山,虽然定粉十足,却实难下咽。女儿吃了一个手指大的就不吃了,她感慨地说,还是我们老家的红薯好吃,尤其是烤红薯,软乎乎的,那个香一里路都闻得到。

作为留守儿童,女儿在她外婆家里待过几年。至今我还可以想象她每天握着一个大烤红薯去上学的情景:背着书包的她一边走,她一边吃着烤红薯,嘴巴上沾满了薯泥,胖乎乎的脸红扑扑的。她外婆现在还说,安子是烤红薯养壮的。一点也没错。女儿刚送到她外婆家像只瘦猫,是一天几个大烤红薯让她壮实起来的。

老家洞庭湖平原土地来自湘资沅澧四大水系,肥得流油,说它插根筷子也能生根也不为过,红薯在那样松散而多元素的土壤中可恣意生长,大的可达五、六斤重。不但个大,肉质也松脆,生吃赛苹果,熟吃解馋、充饥、养人。

不过,就是这样高产的红薯,在我孩童年代却是难得的美食。

那时农家是不充许有自留地的,家家户户只能在屋前屋后种点菜,再见缝插针种点红薯南瓜之类,以替代粮食的不足。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农民打的粮食首先要交给国家备战备荒,再满足城里的工人阶级不饿肚子——哪怕自己饿肚子。但千百年来,在我们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祖先也留给了种地的子孙很多活命的智慧,那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有土地,水源,种子,在饥荒年代,农民就有着足够的生存能力。

因了土地的肥沃,我们那儿种什么都有好收成。缺粮的年代,种红薯自然就成了农民的首选。红薯生命力强,产量高,哪怕是一块巴掌大的土地,四、五月大雨天插下苗子,到农历八月就有几百斤收成。别看这几百斤红薯,它有可能是一家人的救命粮,有了它,饥荒的日子,青黄不接的日子都不用怕了。红薯收获后,很多人家的稀饭变成了红薯饭,红薯饭不但有抗饥饿的力量,还有独特的香味,尤其是红薯饭锅巴,更是人人喜欢的美味。

记忆中,低贱、高产的红薯却从来没有满足过我们的胃囊。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出生高峰期,一个上千人的村子,可以办两个初中班。一般人家都有五六个孩子,填不饱肚子的岁月,这些孩子像从饿牢中放出来的,村子里几乎栽不成瓜种不成果。乒乓球大的桃子,麻雀蛋大的李子,比指头大不了多少的黄瓜全是我们攻击的目标。地里才拳头大的红薯自然也成了我们的目标。每天傍晚,村子里都会响起妇人们的恶毒的咒骂声。不消问,肯定是她家的什么遭了殃。

我家每年收获红薯大约三担的样子。母亲把好的选出一担,大概百把斤吧,放到灶湾里的秕谷中做种,剩下的几百斤就是我们全家那几个月的副粮。这几个月,饭里都江堰市有红薯。也有切成片汆汤,再加上刚出来的蒜苗做菜吃的。家境殷实的人家用来做红薯粉,或切片晒成薯干,到冬天用油炸了待客,那绝对不是现在麦当劳炸薯条的味。还有蒸熟后,跟炒熟的芝麻一起捣成糊状,把两扇大门卸下来,上面铺上洗干净的细布,再把红薯糊平摊在布上面,凉到半干后,把布撕下来,一大块沾了芝麻的红薯干就成了。趁未干透时切好,薄如纸片,用油炸了吃,又酥又脆。这是我们过年最好的食物,也只有勤快而又有点小资情调的妇人才会有的创意。

我家是从来没做个这样的薯干的,一是我母亲没有这样的耐心,二是我家的红薯没有足够的产量。那两担很快就被全家六张嘴吃光。而这个时候也是冬天了,我的记性可不坏,始终记得灶湾中还有两箩筐做种的红薯呢。那是我的希望,也是我眼光扫描最多的地方。每天放学后,我会主动去烧火,趁母亲炒菜,小手就伸进秕谷中去掏,呀,红薯果然就在秕谷中。掏出一个来,迅速放到灶堂里,用火钳把稻草灰拍紧。抑制不住怀惴秘密的兴奋,脸被灶堂的火映得通红。待晚饭后,趁灶屋无人时,去灶灰中把烧得黄灿灿香喷喷的红薯捣腾出来,然后飞快地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大快朵颐,那真是幸福的时光。

有时放学回来,趁大人还未收工,快快去灶湾里掏出一个红薯,边做作业边啃食。经冬的生红薯更软,生吃甜得透心。

春天很快来临,万物复苏,又是播种的时候了。有一天,母亲准备把种薯挖出来裁种了,谁知她在灶湾里忙活了半天也一无所获,因为她的这两箩筐红薯一个也没有了。她开始怀疑是可恶的老鼠吃了她的种红薯,但一想到我家的猫是那样的敬业,这怀疑马上就排除了。母亲是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的。我天天主动给她烧火的情景她不会不记得。

“狗崽子,真是好吃不留种啊!”

她口里不停地骂,一边准备打人的条素子(荆条)。放学回来的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她的条素子劈头盖脸打下来。我知道“东窗事发”,赶快抱头鼠窜。

母亲后来得出的经验是,下一年,做种的红薯绝对不能放到灶湾里了。

但是她放又能放到哪儿呢,饥饿日子里的我总是会找得到的。

好在后来人民公社结束,各家有了更多的自留地,粮食匮乏的年代渐渐成为记忆。我们这群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纷纷长大了,走出来了,红薯也不再是我们的最爱了。但我对红薯的感情却是永远难忘的,尤其是烤红薯的那沁人心脾的香,永远也难从心底抹去。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