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老屋

作者: 朱国喜 2014年04月20日抒情散文

确山县西部与泌阳县交界处,有一座命名不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竹沟。竹沟镇是一个盆地,四面环山绕岭,北部是重峦叠嶂的大山,山口处卧着一个小村庄。村庄有二十几户人家,一百多口人。我的父母亲就生活在那个小村里。

村子中间有条水泥路贯通南北,弯弯绕绕地伸向村后的大山深处。村子最南端,水泥路西,有座古旧的房子,那就是我的父母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也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老屋。

老屋的模样改变不大,岁月的磨洗中,它依旧坚守着古朴和厚重,安然和淡定。那是一座与众不同、与村子里其它房舍格格不入的老屋,它有着厚实的土坯墙,土窑烧制的黛瓦覆盖着的房顶,门窗是用普通的椿木做成的,显得笨拙而内敛。

记忆中的老屋凝聚了父母一辈子的心血。他们是白手起家的一代,分家时身无分文,居无片瓦,食无半缸粮食。母亲要强,父亲倔强。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他们在村邻的帮助下,开田轧坯,上山割草,垒墙起垛,叠屋架梁,硬是平地竖起一座在那时引以为荣的房屋。从此,父母和他们的四个儿女有了自己的房子,那颗流血流汗的心终于能踏踏实实地安放在生活深处。

经年的风吹日晒,老屋没怎么改变模样,我们却在老屋的庇护下一天天长大,我的父母在老屋的见证下一日日老去,由记忆中的黑发男女成为如今的伛偻老翁和白发老妪。漫长的几十年间,老屋经过两次大修,茅草顶换成了小灰瓦,土坯后墙的外边包了一层自家烧的青砖。后来,为了供应我们几个上学,他们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哪里还有心思重建房屋?时光流逝,我们一个个学有所成,走出了老屋,走出了小村,远离家乡,在各自蜗居的城市打拼。村子里的其他人家要么盖起了平房、小楼,要么搬到了集镇上居住,唯有那座老屋毫不动摇地立在村头,注视着小村的变化、过往的行人和飞出去的打工者,也唯有我的父母无怨无悔地守着那座老屋,过着一种别样的日子。

不知何年何月,老屋前栽下了一棵石榴树和一颗柿树,取代了两棵不起眼的杏树、枣树。石榴树年年花开,柿树年年挂果。夏来,硕大的石榴唇红齿白;秋深,圆溜的柿子红灯高挂。老屋呢,在两棵果树的陪伴下好像没有一丝欲望,唯一的责任就是陪伴两位苍颜白发的老人安度晚年。果树经风历雨,一年比一年壮硕茂盛;老屋在风雨的剥蚀下,一年比一年沧桑。瓦楞上蒿草摇摆,墙壁上灰皮脱落,像蹩脚的画师任意涂抹出的油画,每一块色彩里都隐藏着时光的斑斑刻痕。我的父母从这座老屋的油漆斑驳的木门里出出进进,日出而作,日落而栖,一天天打发着无欲无望的日子。

说他们无欲无望,也不尽然。他们仍有梦想,只是他们的梦想很简单,也很切近,有个健健康康的身体,有儿孙常回家看看。有了孩子之后,特别是步入中年,孩子外出求学,我更加体会到老人渴望儿孙绕膝的心思。我离家最近,每逢双休,都要回去探望二老,即使不带一点礼物,他们也照样乐呵呵地迎接我,接纳我。老屋呢,它虽无言却有情,黑漆漆的门口和黑洞洞的窗口就像父母的眼睛和嘴巴,那里面有多少难以言传的东西。我深深地感到,我的不常出门的父亲变了,变得像小孩,他留恋他的儿子,就像小时的我留恋高大的父亲。父亲沉默寡言,我离去的时候,他总是捆扎些蔬菜要我带上,然后站在村口目送我的背影一点点消失。父亲年轻的时候,他哪里是这样啊,在我上学走时,总是挥挥手,说走吧走吧。那时,没有父亲目送,我却走得决然坚定、铿锵无畏。现在,我的步履有些迟疑,心有些不安,我知道我的背后有父母的牵挂和期盼,有老屋的沉默和注视。

去年秋天,为了不让父母再继续住在漏雨的老屋,弟弟出资翻修了东屋,翻修成村子里最漂亮的房子。然而,他们至今没有入住。询问原因,他们说老屋冬暖夏凉,接地气,住着舒坦。冬暖夏凉,或许吧。接地气,倒不一定。我明白,这只是借口。其实,老屋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他们难以割舍的情结。老屋的一坯一瓦、一草一木、一盆一罐,都凝聚了莫名的感情。

漂亮的东屋里,闭路电视永远哑着,空调沙发永远闲着,席梦思床永远空荡荡的。老屋虽老,却因为有了两位老人的相依相伴,满溢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哦,我的父母,我的老屋,我父母的老屋啊!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