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两悠悠

作者: 温房酒窖 2014年09月01日优美散文

香溪河是一条南方偏僻乡村旁常见的河流,河面宽阔,河水清澈,水流缓慢。站在河岸高处的竹棚里,我们四面环视一周:河中平静的水面上倒映出对岸的竹林和周围起伏绵延的山峦;岸边一个小码头上,静静地停泊着一排竹筏;而岸上高处,环绕着郁郁葱葱的老树和竹林。四周寂静无声,时光仿佛一直停滞在千百年前,仿佛一切都是远古时期的模样。

这条香溪河,原名叫西林河,是东江支流增江的上游,旅游开发后,旅游部门为增加吸引力才改为现名。河边的这个小码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初,广州与龙门间航行的商船客船往来不绝,是旁边村庄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通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公路代替了水路,河道上才变得冷冷清清,一派寂静萧条。

我们到来时是初冬时节,是旅游淡季,四周人影稀落,河面没有任何船只。我从河岸高处顺着一条铺满大块卵石的路斜斜地走到码头岸边,在候客艄公的热情邀请下,踏上竹筏,坐进其中一个竹椅上,和艄公聊了一会儿闲天。

听艄公说,这里在夏秋季的节假日里,还是会有不少游人前来,搭乘竹筏漂游,又从这个古码头上岸,沿着小道走进不远处一个叫做功武村的僻静古村落里观光。我们刚才已经先行游览过古村落了。

这个村庄的村民大都姓廖。据说廖氏的始祖以南宋进士身份在香溪河下游的增城为官,他的一个后代五世祖剩甫公,明朝的洪武元年任增城县令。他必是在职巡视时曾沿水路从旁途径此地,看中这里是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因此退休后,就选择这里落地生根,从此耕读传家,崇文尚武,开枝散叶。

显然,这个古村落的兴起建立,与这条河流和古码头分不开。

迁居此地后,廖氏的众多后代们在明清两个朝代,均有通过科考中秀才、举人、进士者,因此村中建有大夫第、进士第、五宅古堡等等宏大的建筑群,还有供奉先祖的廖氏宗祠。所有这些散布在村庄各处的建筑,现今还都保持着老旧的风貌,或古朴淡雅,或宏大庄严,构成一幅幅颇具古老韵味的画卷。每到旅游旺季,古村落都会吸引四方的游客纷纷到来。

村中建筑群中,以五宅围最为宏大,而且依然保存完整。这是廖姓九世祖云谷及其后人居住之地。后来,十四世廖观在科举中高中进士,便将五宅围按进士第格局扩建,修筑了碉楼,故此五宅围又名为进士第。围内三排两巷,整齐排列。每排房屋以四合院为组合,建筑格式以南北中轴线做左右对称。尤其是其中最高大宏伟的四层楼古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据说,整个五宅古民居占地近万平方米。

前来游览的游客们,一路行走在用鹅卵石、石板或青砖铺就的窄道上,沿着几条曲曲折折的小巷深入村落,走进古宅。人们都用新奇的目光扫视着长满杂草的古围墙头,又凝视片刻布满沧桑的屋脊和飞檐,再呆呆地看着透过绿树洒落在斑驳的墙壁上的点点光影,然后仰头凝神注视檐下和门框上精致的木刻,继而又注目门楣上方精彩的壁画,心神仿佛穿过了漫长的时光遂道,回到古村那久远而优雅淡静岁月。

在那些岁月里,旁边这条河流的潺潺流水除了养育了这个村庄的村民外,同时和古码头一起促成了小村庄曾经的繁华和兴旺。

村庄和码头间的这条青砖铺就的小道,见证了繁华和衰落。现在,小道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在树木的荫蔽下,小道显得阴暗潮湿。途中的道旁,横立着一块满覆暗绿色苔藓的石质大牌匾,上面刻有“万里龙关”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在牌匾的左右两侧的上下款处,隐约可见一些小字,其中有“清康熙建牌坊,乾隆重修刻”等字样。

这条小道,古时就叫做“龙关”,原本是石板铺成的,因后来世事变迁,村中商埠没落,石道被泥土埋掩,成了现在样子。可以想见,当年这里因是广州到龙门水路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处,水路货运通达,商贸繁荣,古码头边舟樯林立,小道上也总是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恰似一幅《清明上河图》。现今当游人们驻足于牌匾前时,耳边也会偶尔响起几声村民土特产摊档的叫卖声,让人体验一回置身于隔世的古朴又繁华的集市中的感觉。

也正是由于毗邻河道,交通便利,资讯交流频繁,再加之耕读传家的良好传统,功武村的廖姓后代,参加科考者众多,其中不乏中秀才、举人者,甚至有高中进士的,成为远近闻名的官宦人家。通达的水路更是造就了村民们的世代富庶,成为远近闻名、富甲一方的富裕村。据说,还曾因此招来祸患。

出于贫富差距的原因,本村人与周边其他地区的人一直不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附近几条村的村民,乘太平天国声势,要联合围攻功武村。幸亏有一位嫁到外村的廖氏姑婆探听到消息,急忙跑回村报信。村民们凭借着围屋碉楼的庇护苦苦支撑。此时,又多亏一个因事被逐出村的廖姓人。他得知村庄情况危险,便向居于深圳的廖氏旁支求救。援兵沿水路溯流而上,里应外合,终于化险为夷,廖氏避过一次灭族之灾。

我和艄公的话题很自然地又落到当前的社会乱象,例如官场腐败之类。艄公不禁感叹道,现今由于水运已经停止,曾经富庶的功武村反而变成了一个偏静的村落,经济比较落后。没有了科考,普通人家的年轻人也没有做官的机会,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下老弱妇孺空守着祖宗的基业。幸亏还有旅游项目,长假期时游人络绎不绝,平时也会有三三两两来访,村中老弱都沿途摆摊贩卖土特产,主要是卖腐竹和有名的“功武萝卜”等等,贴补家用……

我坐在竹筏上,听着艄公低沉缓慢的话语,眼睛慢慢扫视着河面和码头。河中间的河水在用不易察觉的速度缓缓流动,平静水面像镜面一样把对岸的绿竹和环绕的青山反射到了近前;近岸的河水在青草和鹅卵石间轻轻流淌,就像时光渐渐从指缝间流逝一般。古码头实际上只是几级台阶和一片斜坡,估计除了这几级台阶残留有些许历史沧桑的记忆外,早已没有多少旧时的痕迹了。

古码头洞悉旧时人生的坎坷与悲欢,也目睹现时的寥落和孤寂,依然默默无声地沉浸在悠长的宁静中。面对着河水、码头、年老的艄公和树丛后面的古村,对于将来,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祝愿的话,是希望此地能跟上时代步伐,变成现代化的新村镇,还是继续保留古朴淡雅纯情的乡村旧风貌?

正在这时,突然岸上响起了几声洪亮的钟声。原来,古码头上的大树旁边,悬挂着一口青铜纹龙的“许愿钟”。一定是某位游客在许愿,或者只是敲着玩。钟声响亮而悠长,在河面与两岸间激荡回响。

钟声让我感到,如此风光美丽的地方,如此静谧而悠闲的乡间,四处仿佛弥漫着一种能让心灵回归的氛围。很难想象这里会变成两岸工厂林立、四周机器声喧嚣、河中污水横流的景象,因此,我还是希望它能继续现在这种美好淳朴的旧风貌,继续保留着一种幽古温存的诗意和安宁平和的恬静,让尘世中挣扎的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静静立于古围旧宅旁,沉浸在古旧的气息中,沉湎于恬淡温柔的怀想;或面对青山绿水、芳草斜阳,享受时光近乎停滞般的悠闲,听任岁月一如河水悠悠流去……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