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 扬州月

作者: 张峪铭 2015年12月04日写景散文

瘦西湖上,一泓曲水宛若锦缎,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扬州月下,一地银辉如水流泻,如霜如雾,亦娇亦柔。真不知是谁丰盈了瘦西湖,是谁妩媚了扬州月?    

“二十四桥明月夜,波心荡,冷月无声。”到扬州去看瘦西湖,是源于姜夔词中的这一句。

“二十四”桥,让人有到实地数数的想法,至于“波心荡,冷月无声”,我知道要有独特的心境与之契合,没有过多的企求。但与朋友入驻一旅店,酒后的黄昏,在楼宇间,看到扬州的月亮露出的硕大面庞,确实将人惊了一下。没见过这样大而扁的月亮,似网络上的“笑脸”。醉眼迷蒙,揉了一把,然见如故。

上网一搜,方知佳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赖月色,皎皎在天,自古就让人叹服。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羞愧,对瘦西湖就有了强烈地期盼,犹如与佳人相约。

西湖有西施之美,可瘦西湖之美,美在一个“瘦”字上,让人想起骨感美女,衣袂飘飘,风姿绰约,少一分丰腴之态,多一分灵动之俏;少一分高挑性感,多一分娇小妩媚。走在柳如烟的长堤上,看到并不宽的河面上,画舫如织,就感受到了瘦西湖如“小家碧玉”,但我并不认同朱自清所说的,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反而认为这是扬州人的包容与智慧,如“小金山”、“白塔”,就假镇江金山、北海白塔之名,不过用一“小”字,就让自己“晓”谕天下了。真是借得胜景为我用,何愁天下不闻名。

瘦西湖本就不是纯天然而成的,它是历代盐商富贾请人规划加工的作品。如那小金山,就是挖莲花埂新河的土,堆积而成的。相传镇江和尚取笑“青水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和尚与之对弈打赌,赢棋后请盐商将此景改为“小金山”,并在庭院中挂了这样一幅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借他景之名,命自个之景,并有一个故事做依托,我想愿赌服输,镇江的金山也就无话可说了。

难怪有人说小金山是瘦西湖书卷气、文化味最浓郁之地,这一点不假。走过红桥,那“枯木逢春”景就让人耳目一新。看到的是被雷劈死的百年枯木,了无生命迹象,可一到春

天,它的残躯顶上竟有一片春色,原来好事者在其腐体内栽一凌霄,凌霄攀援而上,给人以合为一体之错觉。正感叹有些生命因另一生命而精彩时,却听到的更是绝妙之语,“枯木逢春”谐称“小蜜傍大款”。

一个“傍”字,让人想起瘦西湖之景,生些遐想。在月出东山的晚上,在“月观”前,两人相依相傍,观水天一色,享“月来满池水,云起一天山”之意境;若你被世俗的眼光逼得寝食不安,可你们又是死心踏地的爱,那么你们可到“风亭”一站,让一湖清风吹散你的烦恼,让一湖皎月慰藉你的情怀。

其实人生需要慰藉的何止常人,就是那些达官贵人,甚至九五至尊者也一样。那“白塔”就是慰藉皇帝的急就之章。乾隆六下江南,驻驾瘦西湖,看满眼风月,想到京城北海白塔,有遗憾之叹。不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盐商竟连夜用盐袋堆起一座“瘦”白塔,虽远观却不可近亵,但博得皇帝一笑,官商们就得到最大的恩宠了。

一景一传说,且莫全当真,只能说明此景之悠久。如“吹台”,说是乾隆钓龙鱼之处,说得活灵活现,但信不得,水性再好的人,擎荷潜游至垂钓处,怎能不泛起一路水纹,又怎能糊弄位极天尊、自诩清明的皇上?但吹台的坐落,就像置在湖心的一台摄像机。一座三面临水亭 四面一方三圆门。门门皆成风景,框框景色宜人,定点环视风景略相似,移步换位画面皆不同,那“画框”中的亭桥,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桥身与倒影,相映成趣,孔如环佩,半实半虚,这“借景”之作,让人叹为观止。

同行的李友人惊呼,二十四桥!我问其故,他说那桥孔六个,两边十二个,映在水中十二个,不是二十四个?好一个诗意的想象,二十四桥从诗中来,友人以诗意去解读,谁说这不是游景品诗之妙呢?可到了实地一看,才知这是莲花桥,也叫五亭桥。桥上五座风亭,雕梁画栋,桥下十五个桥洞,洞洞相通,其设计之精巧恐怕世间很少能出其左右了。

那二十四桥呢?该是何等的壮观啊?

可真踏上二十四桥,才知道这场误会之深。二十四桥,来源于杜牧的诗句,其实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箫亭组合而成,至于中间的玉带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24块栏板,可能是后人的附会之作。但从落帆栈道,就知道当年盐商将盐船泊于此的繁忙景象,而那些船娘们早在明月夜候于此。月华流满地,玉人箫声起;小船纱帐暖,大贾觅音至。船娘一袭碎花袄裹着婀娜的腰肢,一躬身,小船载着客人已隐进了月影徘徊处。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想当年杜牧也是月色寻箫声,赋诗共幽情吧!

瘦西湖上,一泓曲水宛若锦缎,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扬州月下,一地银辉如水流泻,如霜如雾,亦娇亦柔。真不知是谁丰盈了瘦西湖,是谁妩媚了扬州月?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