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乡野品包糍

作者: 一苇 2015年12月06日原创散文

地处福建省西北的邵武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小城,历来有闽北粮仓之美誉。千百年来,当地人开发了多种利用大米为原料制作的美味小吃,其中风味独特的包糍就是其中代表。每当春社到来的时候,当地的农家,家家户户都要都要忙上几天,遍邀自己亲朋好友来前来品尝,吃完包糍,就预示着一年的农田劳作即将开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自然的博大孕育着物产资源的丰富,每个地方的物产不尽相同,而饮食习惯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也决定着饮食习惯的千变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闽北气候湿润,气温偏冷,所以闽北人在味蕾的分布上,更偏向于口味较重的咸辣味。我认为,饮食文化是一种源自本源需求的文化,其本质是对应一种“自由心灵的放纵”。

说起包糍,还得从邵武的地方风俗——“祭社”说起。春社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立春五戊是春社”,传说“社”是土地之神,“祭社”就是对土地的自然崇拜。这一风俗流传至今,在邵武农村非常盛行,当地俗称“做社”,“做社”的形式就是包“包糍”、吃“包糍”。因从小就生活在闽北的缘故,所以我也更在意那些带着闽地要素和邵武特色的地方美食。包糍,在邵武方言也叫“拿扎提”、“草包”等。它在邵武人心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近年来,人们把寄居于地方上特色美食的追逐和鉴赏,做为一种时尚之举,因为那些精心制作的工艺、生动鲜活的食材不仅色香味美俱全,也是绿色有机的天然食品。如今邵武城里人到乡下吃包糍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年春天,一到“做社”时节,去乡下“做社”的私家车排成串,在乡间小路上川流不息。在这为期大约10天的时间里,一家人或几家人坐在一起包包糍,并邀请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前来品鉴,而当地的农户非常好客,他们均以自己家门口停放的车辆和来宾的数量多寡数来衡量自己家的人气和制作包糍手艺的高低。如果自己家来的客人少,在当地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可以说,在春社的这个日子,到邵武农村吃包糍是一种盛大的节日,不亚于春节的喜庆。因为丰盛的美味佳肴就是为客人的光临而精心准备的,客人会为得到主人的尊重而感到荣幸和自豪,主人也会为自己的盛情得到了客人的认可而感到高兴和满足。或许是人们无法拒绝乡野美食的缘故,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也是久居城市的我们寻找一种精神的缺失的需要,在每一次追寻的过程中,那些野性而粗暴的,温柔而润滑的一种乡野新鲜的刺激,可以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水曲草是制作包糍的主要原料之一,每年春节过后,村民们就到田边菜地采集草本植物水曲草,去老存嫩、洗净晒干,并揉成茸备用。对大部分人来说,水曲草可以算得上是最为熟悉的陌生“草”了。鼠曲草、黄蒿、清明蒿等等都是它的别名。书载:“鼠曲草,生平冈熟地。高尺余,对有白毛,黄花。”“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细子。”段成式《杂俎》云:“蚍蜉酒草,鼠耳也,一心草。岂蚍蜉食此,故有是名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水曲草也有记载:“曲,言其花黄如曲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 似之,故北人呼为茸母。佛耳,则鼠耳之讹也。今淮人呼为毛耳朵,则香茅之茅,似当作毛。它不仅是一种可以入菜的草,也是一种具有健胃和中、祛除风湿和润肺的功效药材。在邵武农村,水曲草极其普通,它繁殖能力强,可以说遍地都是,山坡、路旁、田边,随手都可采摘,但人们得抓住时节采摘,仲春时节采摘水曲草做成包糍,最是为上品,而和水曲草有关的美食,也都多发生在春天,至清明时节最为盛行。

包糍制作工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籼米和粳米混合,煮至一定程度捞起,与采集晒干的水曲草一齐放进石臼中,通过石臼进行反复舂打成形;另一种方法是将粳米,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磨浆,入锅熬至半熟起锅,加入晒干后的水曲草混合。之后,将舂打成型或混合成型的浆团在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并分成若干个鹌鹑蛋大小的小浆团,然后捏成薄皮,并用手将它捏成杯状薄皮,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馅,然后封口,并在封口上面捏上花纹,既美观又使包糍下锅蒸后不会裂开。包糍的馅料则要取当地上好的冬笋,熏肉,熏豆腐干,芋头,香菇,薤(又名:荞头)等翻炒后加以佐料做成,用料和调味则决定了包糍的口感和质量。其次,包糍上笼屉蒸熟也有一定的讲究,要先将事先采摘来的新鲜的松针,均匀地铺排在在篾筛上,接着将包好的包糍,整齐地排在松针的上面,最后,放入柴火灶已烧开的锅里,隔水清蒸15至20分钟便可食用。打开锅盖,刚蒸出来的包糍,其色如碧玉,油而不腻,伴随着一股松毛的清香和浓浓菜香,扑鼻而来。趁着热乎劲,在山野清新的味道里,细细的咀嚼、慢慢的回味,一口下去,饱满的浆汁,沿着嘴角流出来,满嘴生香,这不仅是舌尖上的无忌,更是舌尖上的放纵。可以这么说,包糍里蕴含的乡土气息,已鲜活而长久地存在于邵武春天的记忆里。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维持温饱,仅仅是人类生存最原始的必须,而追求更高的美食享受,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五味杂陈的酸甜苦辣咸,为我们建立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逐美食而垂涎三尺,乃人之本真。我们的味觉总是偏听偏信地任凭熟悉与习惯来支配着,在基于满足口舌之欲前提下,用舌头来咀嚼生活,享受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的真谛。美食的魅力,说到底,最终贯穿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享受。正如有这样一句美食名言“每一道菜肴都应该像一首诗”。和而食之,是的一种精神上享受,食之美、味之美,慢慢的体会,默默的回味,那些青的水曲,白的萝卜,红的辣椒;那些柔嫩的、浓稠的、火爆的口感,让我们最为真切地享受着源之于自然的自由和味蕾上的寻根,深藏于个人的记忆中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习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