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的回忆

作者: 王尚桐 2015年12月11日散文欣赏

朋友从遥远的新疆快递一包燕麦米,说是无污染,有营养的绿色食品,请我尝鲜。赶忙开包,取米熬粥。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了米粥的香味。一碗燕麦粥,热气氤氲,泛着牛奶般的色泽,忙喝一口,口感不错,浓稠滑爽。这使原本就喜欢喝粥的我,不禁勾起对燕麦的回忆。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作为粮草兼备的农作物,人畜争食。新疆海拔高,沙化地、盐碱地多,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这些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使燕麦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燕麦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性。种植不施肥、不浇水,无污染。

燕麦收获了,但产量很低。当地农民流行的俗语说:“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箩,煮了一锅。”收好燕麦,要经木榔头使劲捶打,放石碾上滚轧,但始终不能祛除燕麦的硬壳和芒刺。

经过粗加工的燕麦米,放在细薄的玉米糊中慢慢熬煮,出锅前再投入一把碧绿鲜嫩的草头,一锅有米、有菜的饭做好了。嚼着扎口的燕麦米,虽然咀嚼有咬劲儿,但吞咽粗粝难咽。喝着稀薄的玉米糊,真是感恩燕麦,感恩这种救灾作物,在困难时期救了多少人的命。

横亘着丘陵高原的大西北,广种燕麦。内蒙古阴山南北是世界燕麦的发源地,素有“燕麦故乡”之称。在我国,燕麦大约有八千年的生长历史。最初是野生无人问津,仅仅当作喂马的饲草,后经过农民精心的一代代培育和驯化,才成了粮草兼备的农作物。在内蒙、山西又俗称莜麦,当地人运用传统的工艺,将莜麦碾磨成莜面,将饸饹床子架在灶台的铁锅上,轧制出当地人喜食的莜面饸饹。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人民以“三生三熟”的复杂烹饪工艺传承着燕麦饮食文化的遗产。由于燕麦产量低,吃口差,加上传统的碾磨方法,始终不能解决祛除燕麦的硬壳和芒刺,因此一直不被看好。

如今步入小康社会,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的饮食观念与时俱进,悄悄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吃饱吃好,进而追求绿色、环保的健康营养食品,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燕麦作为一种理想的食品摆上了饭桌。现代科技又成功地破解了燕麦加工的难题,将其一层层地破壁、去壳、去芒、去糙,精细地加工成燕麦米,保留胚芽,充分释放营养。这样一来,不仅吃起来口感好,也容易被人吸收,而且对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的医疗保健效果。

端碗喝着香甜的燕麦粥,仿佛触摸到大漠戈壁的苍凉。那燕麦生长在苦寒之地,屹立千年,顽强坚毅,耐住严寒,生生不息。从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到现今变身为宝,走向城市人的餐桌,于点滴之间和无声之处而默默地奉献,保护着大西北的生态环境,改善着当地的民生,又乐于膳养天下的百姓。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