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野火

作者: 黄炜 2015年12月11日情感散文

家乡有“放野火”的习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比较流行。放野火也有两种形式,一是正月十五祈福放野火,二是烧荒放野火。

正月十五放野火寄托了村民在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向往着有五谷丰登的好收成。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村民们点燃用稻草扎成的火把,到田野里奔跑,祈福一个丰收年。

像我们这些孩子,在放野火那天是非常兴奋的,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下午开始,母亲们就开始准备元宵,而父亲则在扎稻草把,为晚上放野火作准备。吃过元宵,天色渐黑,父辈们拿着草把,奔向田野,我们就跟着大人们来到田间,放野火正式拉开帷幕。他们点燃手中的火把,边走边挥舞,嘴里不停地喊着。有的地方喊的是:野火高,野火旺,今年生活比火旺;野火旺,野火高,我家田里产量高!而我家乡是这样喊的:野火旺,野火高,自己田里出稻,别人家田里出草。这不能算是诅咒,而是戏谑式的玩笑游戏而已。这样的叫喊有比赛的意思,谁喊的声音高,预示谁家明年田里收成好,这样的喊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我们这些孩子也跟着大人们在田里跑了一圈又一圈,也边走边喊,比谁的声音高,助威造势。当然,边跑边喊,节奏又快,好似绕口令,有时会喊颠倒:自己田里出草,别人家田里出稻。每每这时会引来其他人的大笑,非常热闹有趣。最后,当火把快燃尽时,人们便猛地把它们抛向空中,空中划出一道火星弧线,煞是好看!

正月十五放野火除了热闹好玩,据说还有驱虫防灾作用。有人考证过,说文献中有许多有关以“放火”来“驱蝗”驱虫的记载。《齐民要术》云:时有桑果灾生虫者,元旦照之免灾。由此可见,放火驱虫害,古已有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灭虫防灾技术日新月异,放野火驱虫,则已成为曾经的乡村风俗而封存于史。

烧荒放野火则是为了拓荒清道除虫。深秋初冬之际,河边芦苇,路边茅草等慢慢枯黄,村民们开始整理河道,清理沟系,整修田岸。田里麦子油菜刚种下,田野显得格外空旷,用放野火的方法,烧毁芦苇茅草,既省时省力,又不影响庄稼生长,还可以杀死藏于其间或者埋于浅土的害虫。这种放野火,看起来更壮观,更有趣。

芦苇茅草或沿河蜿蜒曲折,或沿沟傍岸成排连片。点上火,即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火势蔓延开去,红色的火焰燃烧起来,火越烧越旺,有的高过一米,远远望去,蜿蜒曲折的就如火龙游弋,成排连片的又如火海翻滚,热浪汹涌。火是如此鲜红,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熊熊大火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奔跑着,跳跃着,嘶叫着,勇猛无敌,所向披靡。野火如此狂热不羁,骄艳猛烈,煞是壮丽!

放野火,是一道充满野趣略显粗犷的风景线。而如今,放野火,已成雾霾的制造者而被禁止,所以,那样的风景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只能存于记忆之中,沉于历史长河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