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

作者: 章校中 2016年01月02日散文阅读

踏雪寻梅

踏雪而来,推开庭院深深虚掩的厚门,寻觅纷纷絮雪间清淡的幽香,捡拾向往已久的梦境。寻梅而来,是寻不惧风霜的一派气节,与世无争的一片高洁;是寻赛过百花的一抹清丽,挺立严寒的一种意志。

一剪寒梅,从三千年前的诗经走来,穿过苍苍古道,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诗宋词,落在我眸子里,萌芽一片希冀。那诗味沉酣的傍石古拙,那笔墨舞动的临水曲斜,可柔着可刚着。于是,我在风的光影中升腾灵魂的舞蹈。

生命的暗香浮动,灵魂的低语热烈。我问梅:你是皑皑白雪下的一滴娇媚么?轻轻一落就敲响了严冬的一个音符。你是万木萧瑟中的一道风景么?悠悠一喜就弥散出冰冻的一缕幽芳。你是愉悦春天将至的一位信使么?悄悄贴心就暖了冷月的一耳情语。

冰洁无尘的梅花,以超然脱俗的气韵在翰墨里飘香,以轻逸若仙的风骨守护人间至真的纯净。

絮雪纷纷,埋径,没世,就将所有的浮躁抹白。而梅花沉睡在冰雪的梦呓里,正引领我的心脏,搏动,吹响新春的竹笛……

竹神抒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一种文人画,耀眼奇葩。其代表作当是郑板桥的《竹石图》,其题款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画并茂,尤诗的底蕴丰实,看表写竹,细实写人。

诗的首句首字用“咬”,次句第一字用“立”,一咬一立,都是写人的行为。第三句“千磨万击”,不难理解为:人在成长时期所遭遇的各种磨难与挫折。然,奋发向上的信念坚定不移,故像竹的根茎依然扎根在乱岩缝隙中,劲挺直上。郑板桥喜画瘦竹,因瘦竹是人格的写照,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只有历经“千磨万击”的严峻考验,才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筋骨铮铮。

竹的神——中国人的精神,刚柔并济,百折不挠。是三国时“竹林七贤”的倩影,还是唐朝“竹溪六逸”的写照?中国人讲气节。惟遇高风才亮得名节。愈是霜寒清冷,竹干愈挺得笔直俊拔。

最叫绝的是看竹海,隐隐约约水雾,团绕在条条竹枝间。再与竹叶溢出的缕缕清气合为一处,化作袅袅雨烟,旋转交合,便将满山遍谷的神灵之气凝聚饱满,尽意地抛向高空。这时,你明心见性,气血舒张,浩浩荡荡的清气,使你触觉到弃绝杂念的禅界。

在华夏国粹里,竹是诗,竹是酒,竹是歌,竹是画,令人沉醉不已。

松骨诗情

铁骨,立影重岩,挺拔成黄山的风骨,无须繁华的背景,却有永恒的真淳。头颅,俯瞰苍茫,高风为泰山的灵魂,没有世俗的侵扰,却拥洁韵的澹然。

栖居山岭,不为虚浮的高名,只将心灵搁浅于熔金的夕阳里,任由云光拂来拂去,无痕无声。寒崖一株苍松,坚挺千年不变的英姿,写意一图虬枝劲节,诗铭一笺淡定从容,沉默无瑕。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根扎古国,青翠历史,青翠山河,还有一个长城筑起的国魂。枝逸大地,奏响岁月,奏响长江,还有一个亘古黄河的梦想。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风雪中那一剪傲然的背影,不朝天子,不羡王侯,也不解读世情风霜,孤独思想。霜白里那一抹古拙的青色,清绝眸子,仰望白云来回,静看阴晴圆缺,空山情怀。

真诚伟岸的人格松影,总是牵引我景仰的视线。那是高洁壮美的人格理想;那是品咂闪现的共鸣火花。我爱松,爱它在春雪初阳下的娴静挺拔;爱它在夏日似火里的郁郁浓荫;爱它在秋风寒凉里的淡定从容;爱它在冬冰冷寂里的蓬勃生机。

松针落地,寒月敲窗。我读王维诗: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松,我心中思齐的高朋!富贵荣华,水中清露;功名利禄,一纸空文。一棵松,站立的铁骨精神;一棵松,活着的冰清灵魂。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