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怀玉山

作者: 何彦子 2016年01月06日写景散文

天空蓝汪汪的,几朵白云缀在怀玉山玉峰上。

午后的阳光,在这个深冬季节里,绵长而深情地洒在高耸起伏的怀玉山上,从上而下仿佛笼着一层浅黄的薄雾。冬天的怀玉山,静谧,内敛。你看那山上棵棵树木静静地立在那,微风中,不曾挥动一下枝条,丛丛枯草褪尽了青春容颜归于冷寂,裸露出怀玉山黛色的泥土本色——质朴,厚实,沉郁。我们的车沿着刚修好的沥青柏油路盘旋而上,宽阔的山道像刚奏响的乐曲,低回中缓缓地攀升,把我们带到一个悠远、静穆的意境里。

传说,怀玉山因“天帝赐玉”而得名。又有唐某和尚在山间拾到一块玉而得名一说。唐代历年间(766—779),僧人志初始建定文寺于金刚峰南麓,鼎盛时有“三千尼姑八百僧”。宋朱熹曾在山上著书讲学。与江南四大书院齐名的怀玉书院,可惜,毁于1935年战乱中一把火。朱熹、王安石、王宗沐、赵佑等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大量诗文和摩崖石刻。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奇美山色风光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提升了怀玉山的高度,让这座名山享誉大江南北。

儒道文化携手而来,浸润这片土壤,滋养这片草木。倘若,不曾经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场残酷的战争,我想,怀玉山一定会温和得多,柔媚得多。

历史不容假设。1934年7月6日,方志敏率领他组建的以8000赣东北子弟为主力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按中央军委部署北上抗日。奇怪的是,部队接到的命令并不是直接冲向北方抗日前线,而是转战闽浙赣,以区区8000赣东北子弟的长矛梭镖去攻打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城镇,引起国民党的误判,迫使蒋介石调遣20万精锐部队对先遣队围追堵截,等国民党回过神来,红军主力已经摆脱了包围,避免了红军主力覆灭的命运。而这支8000赣东北子弟除几百人突围外,他们的血都流在转战五千里战场上,其中2000多名英雄的鲜血洒在了怀玉山。

脚下的怀玉山,一个个山洼,一簇簇草丛,一片片林区都浸染了他们鲜血,栖息着他们的英灵。

怀玉山山体都是花岗岩,坚忍而血性,那是烈士鲜血渗透后的山体,向世人昭示,他们的牺牲换来了红军主力的生存,保护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熊熊烈焰。可是,我们教科书只是笼统地说,抗日先遣队在敌人重重包围下惨遭失败。稍微探究一下,把一支直接从田间地头召集起来的队伍去吸引国民党的精锐主力,以他们血肉之躯去引诱虎狼之师,在七倍以上兵力围剿下,缺乏外援与供给,有取胜的可能吗?有生还的希望吗?革命会流血,革命要有人牺牲,谁都能理解、接受。出于当时形势与战略部署,中央军委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要这支先遣队去顾全大局,冠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誉,保卫红军主力转移做出必要的牺牲,应该说是智慧、神圣的决策。我们的抗日先遣队没有辜负自己肩负的责任,用鲜血完成了使命。然而,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肯站出来说句公允话,让怀玉山的这段历史显得有些苍白与委屈。

我们长官也许能理解当时的战略旨意。那些士兵冲锋陷阵、流尽最后一滴血时,知道自己在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的战略吗?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对于士兵,比较容易做到,因为他们不无须理解战略思想,只需抛头颅,洒热血,执行战术指令。但,对于长官就不那么简单了。

方志敏率领着家乡8000子弟兵,明知北上抗战先遣队意味什么,却还得坚定不移地执行军委命令。彼时,方志敏的内心一定很沉重。投身革命的那些士兵,在他的感召下,扔下锄头扁担,拿起梭镖大刀,离别父母妻子的那刻起,多么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与家人一道分享胜利的果实,过上太平安妥的日子,可是,他们哪里想到,等待他们的却是这项使命。当方志敏率领800兄弟冲出了重围,停下脚步,喘息瞬间,回头看了一眼,还有2000位患难兄弟陷在包围圈,自己怎能脱险而去?即便革命胜利,回到这块热土,有何颜面面对江东父老?想到这,只好嘱咐兄弟们赶快离开,寻找大部队继续革命。嘱咐完,一咬牙,带着随从冲进包围圈回到队伍里,与队伍一起坚持到最后,直到在陇首村被捕。

闲聊时,一位前辈说,方志敏有几次脱险的机会没抓住,这就是他的命。听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是的,有宿命的因素。难道仅仅是命?

在敌人围困怀玉山的日子里,身边的人多次劝方志敏脱掉身上军服换上老百姓衣服,躲进老百姓家里。他拒绝了。

当方志敏带着800兄弟突围了第三道防线时,他决然地回到包围圈里,与战友们共赴死难。

在监狱,一次又一次,断然拒绝敌人的劝降,拒绝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从容就义。

方志敏的三十六岁的短暂生命里,从进入县立小学那天起,就结束了他尘世中的平庸生活,走上了革命之路——为劳苦大众幸福、为国家命运前途的奋斗之路。

至于他革命方面,有大量史实为证,无须赘诉。有几件事不得不重提:

赣东北信江8县苏维埃成立后,方志敏担任苏维埃主席兼财政部长,有人劝方母去讨些钱,老人也觉得他的饷银当姆妈的理当用得。她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找方志敏要饷银来了。方志敏很清楚他的学费,从小学到大学,连本带利,父母就欠债达700元之巨!方志敏参加革命后,家又被敌人烧劫十余次。母亲是迫于无奈,来向他要钱。方志敏内疚而诚恳地对母亲说:“姆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信江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起头,我们每日的饭钿才七分呢!”方母听了,说:“晓得了,晓得了。姆妈这一趟没有白来,明白了仔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方志敏的故事》)

被俘时,两个想发点小财的国民党士兵在他身上只搜到一块怀表一支钢笔,大为失望。他“惟一的财产”,就是放在深山坞里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和他战友们牺牲了80年。风雨80年里,方志敏和他战友们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事迹,怀玉山没有忘记。新中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

追求幸福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玉山县政府在怀玉山上,抢救性地修复了部分战壕、碉堡等战斗遗址,先后筹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纪念碑,清贫园。纪念碑碑身正面中央是“为了可爱的中国”五个鎏金大字,两侧为浮雕,再现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历史场景。碑身后面标示了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到方志敏被俘的烈士转战闽浙赣的路线图。我们站在纪念碑广场上,瞻仰这座用烈士鲜血铸就的丰碑,油然地生出无穷的感概与崇敬。

移步清贫园,踏上三十六级台阶,寓意方志敏传奇、坎坷、悲壮的人生。平台上安放了方志敏巨型石雕头像,旁边刻有方志敏《清贫》的矩形字碑。细细端详雕像:眉宇舒展,眼睛凝视前方,双唇紧闭,神情刚毅冷峻。从他如炬眼眸里,我们读懂了他伟大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正是这种伟大理想与坚定信念,才有他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才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才有顾大局的宽广胸襟。我们今天坐享先烈缔造的和平,灵魂里缺就是这种理想与信念,缺的就是这种清贫自守的修为。伫立雕像前,我深深地低下了头,卑微的灵魂俯首在他脚下,聆听他的誓言与铿锵的心跳。

天蓝成了山涧里一汪清泉,薄薄的斜光洒满远近的山峦。一缕冷冽的山风拂来,吹在脸上,身子一哆嗦,感觉清贫园陡然增了几许肃穆气氛。是呀,脚下寸寸土地都有先烈们的足迹,头顶上飘来朵朵白云,或许是他们的英灵向我们飞来。方志敏的头像与字碑依然静静地立着,眼前的云盖峰为它们安静下来,整个世界似乎也为它们安静下来。

方志敏他们并没离开。他们与怀玉山同在我们景仰的视线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