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色彩

作者: 宋晓明 2016年01月06日游记散文

我第一次在北京长安街上漫步,走至故宫时,眼前所有的颜色都消失了,只剩了一片金碧辉煌。北京是金色的,那是一种壮丽。后来的旅行中,我常去注意城市的色彩。一个美丽的城市不能没有色彩。色彩是一种丰富与浪漫。许多城市是因为有了色彩而令人欣喜。

青岛是红色的,我沿着西式建筑间的小巷缓步行走,透过红色屋顶,远处闪烁着蓝色的大海。北京的金色是帝王之都的色彩,华丽又厚重,就像城市千年的历史。青岛的红色是一种激情,它与大海的蔚蓝一样浪漫。那大理呢,这个南方的少数民族之城又是什么颜色?

这是一次梦幻之旅。动身之前想象不到此次行程会遇到什么。火车一进西南一路有黄色的油菜花。过了黄色的金沙江,大自然最多的色彩是绿色。越临近云南,景色越变得多姿。地形是复杂的山地,山上植被繁茂。大山间是大峡谷,绿色的河水在峡谷里流淌。进入昭通,峡谷愈窄。最窄处仅有一条铁路、一条公路。绿色的河水一直陪伴在车窗外。峡谷里的房屋受了地形的影响,紧挨路边河畔建着。这里的人们如果不走出去,一年四季除了大山与河谷什么都看不到。出了峡谷,地形渐趋开阔。最后,列车进入四季春城。走了一路大山与峡谷,春城被藏在这高原深处。在昆明只待了一天,我迫不及待去往下一个城市。那是一个更加浪漫的城市。春城有滇池、西山,但大理更有少数民族风情。西南的少数民族曾在那里建起过文明古国。夜色中,列车抵达大理。天空漆黑,星辰寥寥。车站的大厅、广场上也只有少数暗弱的灯光。出来大厅,才发现这个大型的车站建筑无灯自明。周围的夜色是暗淡的、朦胧的,甚至是漆黑的,这个建筑白色的外墙却发出自然的光。它仿佛是要告诉别人它的存在。一个建筑装饰成白色,在夜晚能更好地显示出它的存在。周围其他的东西都暗了,隐匿在夜色里了,这白色的建筑依稀可见。我见过太多灰暗的建筑,白天毫无光泽,无人注意,到了夜晚更是黯然。离开这个令人欣喜的车站建筑,我向这个未知的城市走去。从我走出大厅步入广场的那刻起,直到我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一直感觉有夜风侵袭着我的身体。没有建筑遮拦时,风更大。在风力作用下,人的一侧衣服紧贴着身体,另一侧却像帆或者是旗一样鼓满了风,一边飘动,一边噗噗噗地响。后来才知道这里便是下关。大理有名的“风花雪月”,我一走出车站就先感受到它的“风”了。这风不知是不是每天就都这样吹着,不知有多少人的衣服曾被它吹起、吹响,吹得像帆一样鼓起了风噗噗作响。

生活的节奏很快,我不能一直在这里感受风的吹动、衣服在风中的舞蹈,虽然这风正是这个城市的一大特色。城市就像变成了郊外或者是旷野了,竟然在建筑与建筑、街道与街道之间,在受了很多阻力之后还能形成这么大而久的风。并且这“风”最终还与“花”、“雪”、“月”一同成为这个城市的象征。风其实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世界的任何角落,哪里不会或多或少有一点风?并且有的地方的风还极其猛烈。我在内蒙的草原上曾感受过北方的大风。人迹罕至、不长一棵树的草原,风毫无阻拦。当地行路的人们躲在一截土墙下避风。但大多地方的风还是会时有时无吧,有时吹一吹便止住了、停歇了。而大理下关的风应该是常年不停的,要么为何它会成为这个西南城市的象征?想必游客们到此,风总是一直有的,人们总是遇着的。于是,从这里返回的游客总是会与人说起“风花雪月”,谈起下关的风来。即便有的人可能是道听途说,并没有真正到过下关,但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亲历了这里的风的。这样,大理“风花雪月”浪漫之城的说法才会越说越广、越说越久。现在,一提“风花雪月”之城,人们便都知是大理。一提大理,也都会想到“风花雪月”。也就是说“风花雪月”是专指大理了。我走进街边一家供人住宿的旅馆。几个小时的休息之后,我走了出来。在半明半暗的晨曦中,我沿着街道行走,要去寻找洱河。洱河连着洱海。苍山雪,洱海月。这洱海水一定是清澈的,要不怎么会有明亮的月倒映其中?

城市已经迎来白天。所有建筑、街道像是雨水冲洗过般洁净、明亮。这才是我梦中期望的那种城市,清新的、一尘不染。

为什么城市会如此干净?来到洱海,我明白了。眼前蓝色浩大的洱海水如想象中清澈。我深吸一口气,湿湿的、潮潮的,空气中满含着来自这洱海中的水分。我从北方过来,我想起那里干燥大地上被风席卷起的尘土。它们落在建筑上、植物的叶子上、城市街边和公园里的椅子上。我常常想躲开它们。在这里,你见不到它们了。你所见到的是一个美丽干净的城市,像梦中的花园或是童话中的仙境。你愿意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多看一会儿。

沿着洱海我走了十多分钟。这是一次遥远西南的行走。我曾在最北行走过,现在是在最南。我是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的,就沿着这湖边。直到我走不动了,没有了力气了,然后还想再坐下来,坐在它身边,感受它的存在。许久,许久,都不离去。我曾在西湖边漫步,那里人太多了,它的美不只属于我。现在的洱海边上却只有我一个人,其他人都在城市的街上,它的美是只属于我了。

对了,人们不是说来洱海是要看月亮的吗?“风花雪月”,下关的风我感受到了,远处苍山的雪现在也在我眼前,就剩这花和月还没见到。但我能见到月亮吗?昨晚竟然住了旅馆,而将洱海观月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今晚势必也看不成了,我还得赶往下一目的地。我越来越感到我旅行中的错误来,总是急于赶路,错过许多该看的风景。然而车票已买好,也不便再做改变。能看看洱海的碧波也算是不错了。人们在街边忙各自的事。对于这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碧波,他们早已司空见惯,觉得不足为奇。我却实在是在内心里生着无穷的羡慕与爱慕。

大理是什么颜色的?我看看左边苍山之巅洁白的雪,再看看右边洱海的蔚蓝。这些都是纯洁、安静、幽远的色彩。

我与人打听到去大理古城要坐什么公交车,车子在十多分钟后将我带到目的地。古城就在苍山脚下。一边是“三塔”,一边是古城。“三塔”为米黄色,古城发着白光。

怡人的气候、闲适的生活,这是我在大理古城感受到的。人们坐在户外木椅上,看雪山,看白云。这是工作结束后外出度假的人喜欢的生活方式。作家、艺术家也会爱上这种生活。有住在大理的作家除了在房间里写作,别的时间便去爬山、看湖了。写大理的色彩,却无关色彩的东西也写了半天。大理太美,可写的太多,山水建筑、风土人情,无不能写。有时间应该像那些住下来的作家一样,也在这里待上十天半月、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其实,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与耐心,如果真正了解了更多的东西,只那湖与山就够写一本书了。更不用说去写那些住在这里、经过这里的人。他们的故事又岂只一本书就能写完。

经过一家商店,门窗上挂着“东南亚手工艺术品”字样的牌子。店主是一位中年人。与他交谈,得知他是一位画家。在这里边画画,边卖一些国外的手工艺术品。他说这两件事都是他所喜欢的。我看那些艺术品,有黒木大象、各种佛像雕刻。正月里,有的商店还关着门。街上行人不多。走过一座桥时遇到一位高个子老外。中国人在家里过年,老外在这个时间满世界的乱跑。我也来了,在这雪山下的古城感受遥远西南的静谧与神秘。景色看了不少,只是错过了“月”与“花”,但街上穿着色彩斑斓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姑娘让我真真实实感到这的确是在西南。

我是望着背后苍山之巅的洁白与洱海的蔚蓝离开大理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