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之亭

作者: 毛魏松 2016年01月10日原创散文

位于城东路与太平坊路之间,曾有个小亭子,叫观音阁亭,现在已被红绿灯栏杆一类的交通标志物所代替。原来这里留给我记忆的一切,当然荡然无存了,站在路中间,极目远望,除了两排店面仿佛两条长龙似得一直延伸到了如今的县政府原先的两扇门外,就是来去匆匆的行人和来往不停的车了。人声与车声混杂在一起,似乎已经遗忘了这里曾有的景象,更遑论一个已经被人渐渐遗忘的小亭子了。

观音阁亭。我默念着这四个字。这是我十五年前每天必须经过的一个普通的亭子。从这里,我可以一直走到横街,去感受那时的繁华与热闹。从这里,我也可以拐个弯,经过一条小巷子,名称我已经忘记了,反正可以走到田野,看到一条坎坷不平的公路,路上车子并不像现在那么多。但每次经过时候,都会引起我莫名的兴奋,希望它有一天会带着我去远方,不再回头。但我终究没这样的机会过。我只是待在这里,看日出日落。

我只是想说的是,观音阁亭,应该是属于我生命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建筑物之一。在过去的十五年前,每当有人问起我家的地址时,我会从这个建筑物开始说起,然后往下讲,比如老镇小校址,破旧的菜圃,还有明德路,最后才是我家:“要津右路5号”。所有听过我这么解说的人,都不禁莞尔一笑了。然后他们都会问观音阁亭是什么样子的。我于是这么那么笔画,直到他们明白为止。

事实上,在我记忆里的观音阁亭,是个柱子灰黄,横梁破旧,瓦片稀疏,杂草丛生的亭子。亭子早先有椅子,后来都断掉了,剩下就是几只长满青苔,上面被蜡烛香什么的给烧过,有灰黑色痕迹的石凳子。这石凳子经常有家在它附近的老人坐着。他们在这里晒太阳,抽旱烟,聊天,眯着眼睛享受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他们经常聊的是年轻时候的风光,和逐渐逝去的身旁的朋友亲人。也许有一天轮到他们自己时,也希望自己会被人谈起,当作谈资。其实是奢望。许多活着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已经被世人忘记。暂且不说这个也罢。

我想说的,实际上这个亭子还是有故事的。

我记得有一年为了写作的事情查找史料,无意间翻到了事关本县解放的事情。当时在高亭发生了松阳解放战争史上最激烈的战争。战斗的时间据说不是很长,但战况惨烈。最后的结果是我解放军中一名相当于指导员的人被国民党兵所俘虏。他们带他去审讯的地点就是这个观音阁亭。敌人用尽一切手段都未能使他屈服。最后他英勇就义了。很可惜当时我没有把这段史料好好整理出来,结果变成了如今的语焉不详。但这故事的真实性是不容质疑的。地点也是。一想到这亭子曾经有过这样血腥的历史,真令人感叹不已。这是故事一。

故事二却与我县一位富翁有关。这位富翁,曾经是我邻居,对面的。他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至今未改本色。而他没有子承父业,另外开辟了一条路,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创业者。他做过一段时间的农民,但从结婚有了孩子后就转了行。夫妻俩就在这个观音阁亭做起了烧饼和炸油条的生意。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做的东西基本能卖完。也许这么勤劳给他们有了一点经济基础,他们开始留心其他的生意门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打听到在云南做松香很赚钱。于是夫妻俩一合计,一起出门去了。这一去,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们先是帮某老板采松香,后来就自己办起了松香厂。到现在,他已经成为本县很有名气的松香老板之一。他的名字叫蔡芳福。我之所以写他,是因为他曾经在这个观音阁亭做过事情,也许不是第一个,但从这里出发开始他传奇人生的,却是第一个。

故事三,我在这观音阁亭看到过一架真的直升飞机。这事情要追溯到我读小学时候,刚好学校放假。我在家作业已经做完,闲得无聊。当时的电视还没有那么普及,我只是傻乎乎坐在凳子上,看蜻蜓飞来飞去来打发时间。谁知道没隔多久,我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直升飞机!直升飞机!”我一开始还认为他们是不是看书看迷糊了,怎么会有直升飞机那么先进的东西到我那条偏僻小巷呢?正疑惑之际,我的邻居跑过来对我说,观音阁亭有架直升飞机好像给什么东西绊住了,飞不起来,让我去看看。我相信他的话,走出门,刚到明德路,就看到一架直升飞机在观音阁亭上方摇来晃去,发出“嗡嗡嗡”的怪叫声。走近了,我看到直升飞机里坐着一位中年人,正在一边保持身体平衡,一边在推动一个像汽车档位样的玩意儿。虽然他努力操作,但舱内的仪表似乎十分不听话,老晃来晃去,看得人眼睛都花了。他虽然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但丝毫不慌,趁机还朝我们笑了笑。后来我看清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原来这架直升飞机的一个轮子是被亭子里的电线给绊住了。至于他怎么会飞成这样子,却无从得知。反正这架直升飞机是在我到之后,大约隔了半小时时间,才挣脱掉电线,斜斜的,往田野方向飞去,最后消失在茫茫天际的。

由于这三故事都与观音阁亭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事到如今我还是记得起来。而这个亭子,在旧城改造之前,更是在我家未被拆迁之前,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突然倒塌了。据那时候的人说,它的倒塌并未伤到任何人。不过我在第二天经过那里时,看到的是一片废墟。一堆堆的瓦砾上,冒着一缕缕灰白色的烟尘。横梁和柱子都倾斜到了随时会倒在地上一样可怕。在那里,已有民工清理垃圾。过了四五天之后,这个亭子就彻底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地名。后来旧城改造,这里就成为太平坊路的一部分了。

晃眼间,我家被拆迁了十五年之久了。这十五年间,我遇到了不少新的人,经历了许多事情,但都是发生在镇子里的事情。我还是经常经过这条太平坊路。但我再去问那些经过这里的年轻人,再去问他们是否记得这有个叫观音阁亭的地方。他们都在果断地摇了摇头,说了一句我不愿听到的话:“你问这个干什么?我不知道有这个地方了。”我感觉有些悲凉。这个观音阁亭,才隔了多长时间——就已经从人们的脑海消失了,彻底成为了乌有之亭。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