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菌

作者: 逍程 2016年01月14日散文随笔

中秋过后,对于生活在川北农村的人来说,除了抢收抢种,还必须腾出时间采野山菌。

秋雨持续,气温骤然下降,野山菌就在这个时候孕育,生长在偶尔的初晴中。它十分害羞,不会生长在大路边,不会生长在人们一眼就能望得见的醒目位置。它的生长环境十分隐蔽,也可以说十分险恶。杂草拼命地掩盖着它,老鼠、蚂蚁、苍蝇们是它的邻居,牛蹄、羊蹄轻易就让它灭顶,化为泥土,虽然香韵犹存,但其形骨早已消失。

采摘野山菌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时间得赶在雨后初晴的第二天为好,参加人员不能太多,最好是一两个人。衣着上,最好是厚实的帆布外套,水靴。出行方式为步行,干粮和水是必不可少的。出门时还得带上一条棒,可以在湿滑处当拐杖,若遇野兽和毒蛇突然出现,尚可自卫,若是采摘得多了,还可以扛呢。要想采摘到上好的野山菌,大路是不能去的,因为此物天香,路人自然闻香止步早采摘过了。小路也不能走,因为同样可能有人捷足先登了。只能选择没有路的地方,人得猫着身子,穿行在密布的荆丛,任草叶捋着皮肤,任尖刺划着脸,任露水打湿衣裳。用木棒小心地刨开地面的积叶,擦亮眼睛仔细地寻找那如同花朵、如同雨伞一般的野菌。它体型很小,最大的不过一个小酒杯口子那么大,小的仅如一粒豌豆。但是它们那诱人的颜色和独特的体型,让采摘它的人分外动心。这些宝贝零星地生长着,很难发现一朵。如果发现七八朵出现在人的近前,想必那是运气十分好了。

这种美味的得来,实在是需要付出代价。有人说,美是在劳动中创造的,其实对于野菌之美来说,美是在险恶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是在艰险的劳动过程中被人发现的。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美不能创造,只能发现。

上山怕采不到,但采到了,特别是采得多了的时候麻烦就更多了。因为择菌过程也比较漫长,得把每朵野山菌表面的草叶一丝不苟地剔除,把菌根给掐掉。这时按说就可以淘干净开始食用了,但是一般采野山菌的人不会轻易就吃掉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是努力保存成果,并且继续扩大成果。他们往往会趁着难得的阳光晒干。大约二十斤左右的鲜山菌才可能晒一市斤干货,所以特别珍贵。如果天气不好,他们宁愿给它烤火烤空调或是吹电扇,也不会让它腐烂掉。晒干后的野山菌非常香,放到家里,满屋子都香,野菌的香,比花香更加沁人心脾。这才认真收藏起来,放到冰箱里。他们恨不得放在床头上,睡着了也看护着;他们恨不得放到保险柜里,生怕被人偷窃了去。这宝贝无价无市,比任何奢侈商品都难求,所以一般人家是不会卖的,所以即使有钱也难买得到。

采野山菌的人不会吃独食,这么好的东西得跟人分享。什么人才可以分享他们的美食呢?无疑是亲生子女,或是最亲密的朋友。这时主人会毫不吝啬地把野山菌早先泡好,清洗好,等这些人来了就开始用它炖鸡或是骨头。吃的时候肉就显得次要了,那野山菌汤才是天下极品。正因为此物稀有,所以不要以为钱多就可以吃到。与其夸你钱多,还不如夸你跟山里人亲密呢——因为他们认你是亲人你才吃得到此种美味。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