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座城

作者: 淮畔一枝青 2016年01月20日散文阅读

一座拥有着千年遗风的古邑,一个浩荡着楚风汉韵的地名,一道斑驳着战争硝烟的城墙,一直就在那里,与我们遥遥相望。

相望之中,历史的积淀催生的厚重,人文的打磨磨砺的震撼,就扑面而来。一直觉其高高在上,故每每听到周围的老人摇头晃脑地说起“寿凤一家”,感觉上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府和刘姥姥的关系。当然,无论祖上是否也连过姻,它一直就在不远处,一直热乎乎地流淌在我的心中。

觉其亲,要么有风景掠其心,要么有美食充其胃,都有亲的根由。因为喜欢吃那座城的品牌食品——大救驾,所以无数次光顾那里。百货商场,大型超市,倒是不去,去的往往是地摊儿,原汁原味的农家锅灶。也不看繁华景致,也不闻历史掌故,只专注那手工作坊里的一擀,一撑,在油锅里翻腾几下,色泽金黄,拎起一只,慢慢嚼,香酥,油腻,余味浸满齿颊。并且带几包回来,夜间码字,灯光之下,余香缭绕,再一次抵挡不住味觉的诱惑。一座城,在我的心底就变成了美食的天堂。

当然一座城的好,怎能单单在于美食呢?

记得那日,陕西的几位朋友来讲课,我带他们一块游览了附近风景,首选的就是寿县。从凤台出发,一路风景虽不逊色:茅仙洞,廉颇墓,谢安墓,八公山森林公园,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但比起寿州古城收藏的文物和保存下来的古城墙的沧桑凝重,古色古香,还是少了一些真实感和现场感。

坐在车厢里观古城墙,一砖一垛,青砖黛墨中隐隐一抹神秘的力量牵引着你,不自觉想起战火纷飞的冷兵器年代,攻城夺池的艰辛。一座城的固若金汤,就意味着无数个个体生命的飞灰湮灭,真是一座古城墙,半部春秋史。而此时的老城墙,静谧安逸于一片繁华之中,人间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缔造着无数游人的永远的梦境。

据说古城墙不仅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也无数次成为抵御洪水的天然屏障。城外洪水滔天,人们在墙垛上闲庭信步,浣洗好心情观水榭成黄昏,至今东门右边墙上的两次大洪水的最高水位线仍历历在目,显示了城的设计者为民扎“篱笆”挡洪水的良苦用心与人定胜天的神奇之力。

通向博物馆的街道,熙熙攘攘,商业林立。商铺门前,卖浮雕的,字画的,下象棋的,卖民族乐器的,玩麻将的,现代与古朴,通俗与明媚,商业与古旧,沉默地对峙着,一同走向空廓辽远的历史的天空。

进入三层楼高的博物馆,一种古朴苍茫,凝重深邃的楚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楚都遗珍、晚蔡履迹、楚墓撷宝、汉魏流韵、璀璨文物、淝水之战、翰墨流芳、彩瓷缤纷、古窑之光、宗教艺术”让人驻足流连,咋咋称叹。琳琅满目的青铜器,就像一缕黯然销魂的楚韵,奏起金戈铁马的江山风雨,悲壮云生而又刹那间灰飞烟灭于无形,让人心头一震,而又无可奈何地不得不叹息辜负了曾经来过的无数生命。

据说博物馆对面的一座高翘廊檐的绘彩描金的古建筑群就是黉学的孔庙。我们没有时间进去。但远远看一眼老面孔,即使不举步,也安宁。一座城的文化氛围打通了书香云集的经脉,散发的袅袅书香让人心澹然,所以历史立了多久,文化便立多久,稼穑里的艰辛便成了流年里的好光阴。

那座小城就坐在我们的对面, 我没有择它终老,但是心中一直把它当做梦中的城。我愿它日日沐浴新晨,空气更加清新, 温暖,厚重,古朴,让我们追寻历史的遗光里蕴满自豪和深情。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