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风景

作者: 王昆 2016年01月29日写景散文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童年的足印”每当听到《故乡情》这首歌时,我的思绪甚至我的整个生命体,仿佛踏上怀旧的列车,穿行在过去的时光里,向着经年故乡奔去。那跨越时空的长廊里有说不完的故事,有欣赏不完的风景。

故乡的形状是个圆,外围被水包围着,那环抱故乡的水便是淮水,不知是出于对故乡的关爱,还是怕故乡丢失了,淮河伸出两条小支流把故乡紧紧地揽入怀中。紧挨着淮水的是堤坝,堤坝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用柔韧的身躯呵护着故乡,深怕故乡被水侵蚀了。紧挨着堤坝的是村庄,他们一个挨着一个,首尾相连着,环绕在堤下,村庄的边上当然也少不了路,路从每个村庄穿过,将环绕在堤坝下的村庄一个接一个地串联起来,如果说路是一根线,那么故乡就是串在线上一个个的珍珠了。水、堤、村、路是环绕在故乡的同心圆,形成不同层次的风景线,将故乡点缀的如此美丽。

从我家老屋出发,跨过一条路,沿着一条小沟渠向西走约500米,顺着渠边折向北约200米,再向西跨过连接村庄与田野的一座小桥就进入了田野。

走进田野,会有另一番感觉,有泥土的气息,天空的蔚蓝,小草的依偎,麦田的金黄和稻花的馨香。漫步在田间地头,思绪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到从前,存留在旧时光里的画面会闪现在眼前,有牛车的轱辘声,有犁铧翻开泥土的声音,有庄稼的拔节声。那里有春的生机,有夏的热烈,有秋的凉爽和冬的肃静。

若沿着田间那一米来宽的小道继续西行,就进入了田野的深处,此时的你已淹没在田野里,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在这无垠的田野间,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你会情不自禁地哼着歌,向更深处走去,当那条一米来宽的田间小道从视线中消失时,走上一个小小斜坡,就达到了横亘在田野深处贯穿故乡南北的那条中心路。

中心路犹如一条直径,将故乡这个不规则的圆一分为二,故乡那十多个村庄也被一分为二,西面的那几个村庄以雪字开头,分别叫雪枫一村、雪枫二村、雪枫三村、雪枫四村和雪枫五村,而东面的那几个村庄则以淮字命名,他们分别叫淮胜村、淮丰村、迎淮村、新淮村、淮建村。这些村庄给我的感觉似乎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有着特殊的联系,总是让人联想到什么,却又说不清,这也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后来从长辈那里才弄明白,这些村庄的名字确实与一个人和一条河有关。那人便是我们的革命先烈彭雪枫将军,那条河就是流淌在故乡身边的淮河。

要进一步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还得从战争年代说起。抗战期间,陈毅、彭雪枫等革命先烈转战于苏皖边区,途径我的故乡时,陈毅元帅面对故乡的美景有感而发,写下了《大柳巷春游》等着名诗篇,陈毅还和彭雪枫在故乡留下了“将军试马,美酒助兴”的佳话。

那一年,故乡连降暴雨,淮河水位猛涨,造成一处堤坝决口,洪水迅速漫进村庄和农田,故乡人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紧急时刻,是彭雪枫将军率领官兵和当地民众及时抗洪,不仅将决口堵住,还对原有的堤坝进行加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闹过洪灾。为了纪念彭雪枫将军,将堤坝命名为雪枫堤,同时将他的名字嵌入了故乡那一个个村庄的名字当中以示永久纪念,这就是故乡那几个村庄名字的由来。

中心路不宽,只是就着地势铺就而成的一条土路,但却承担着纽带的作用,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分出一个岔道来,不是向东就是向西,向着两边的村庄方向延伸而去,一直延伸到村庄的深处,直至故乡人的心里。路又从村庄延伸出来,将故乡的人引向外面的世界。

依偎在路旁的还有一条小河,与路并肩着,平行着。随路而行的小河,故乡人习惯地称之为沟,而我则喜欢称之为河,河虽小,但却有着宽广胸怀,通过一个闸口与淮河相连着,她在故乡人的心目中与路同等重要,小河和路一样,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出一个支流,向东西两边延伸着,与路不同的是,小河只让她的血脉在农田里流淌,不会进入村庄,因为小河的归宿就是农田,涨水排涝,干旱灌溉,起着双重调节作用。故乡的收存有一半是小河的功劳,对故乡人来说,小河是生命之河,生命之水。

站在田野深处那条中心路上,田野以其宽广的姿态展现在眼前,周围的景物尽收眼底,做着深呼吸,尽享大自然带来的快感。环顾四周,村庄被淹没清一色在树丛中,但轮廓依稀可见,在四季的轮回中,树木将村庄装扮成不同格调,定格在故乡的土地上。

人们往往去追求远方的景致,而忽略了身边最熟悉的景致,就像故乡一样,常常被人们忽略。其实,被忽略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