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路

作者: 兰采勇 2016年02月23日散文阅读

村路是村庄的命脉。如果站在高处看,那弯弯扭扭、瓜藤一样的村路就是一只只唢呐,细小的一端是浑厚真挚的村庄,敞开的一端就是那遥不可及的远方。

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由此我断定,村庄是因为路而生,路是村庄的见证者。

村路也有大小之分,大路相对较宽,一个村社也就那么一条,算是村庄的主动脉,也只不过五六十公分的宽度,安放有石板,行走相对方便。而小路基本上都是土路,茅草丛生,阡陌相通,错综复杂,恰似蜿蜒盘缩在村庄体内的血管,较之大路要难走,但出行省时。

翻山越岭、爬坡下坎,对于生活在村庄的人来说是见怪不惊的事,就算是肩上压着扁担,背上负着背篓,走起来依然是风风火火,如履平地。这一条条村路,是村里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道,自然也给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留下了无数的记忆。从我会走路开始,我就屁颠屁颠地跟在父母后面,用双脚测量着这些路的厚实和长短。童年时,上学、放学、赶集、做农活,也是从村路上走过。年年月月,我踏着小路走过了童年,走过了少年,走到城里的学校求学。

师范毕业后,我从城市回到家乡,沿着村路原路返回,回到了我读小学时的那所学校任教。由于村庄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公路修不进这个村。很多人沿着这路走出去,一直往前走,走到了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先是一个人,后来是全家迁出,学生人数也是急剧减少。一年后,学校拆除,全部迁到街上的完小就读,有的家长干脆就在街上租房子陪读,走村路的人就更少了。而我也再次从村路出发,一步一步走到了高楼大厦的城市。

每年春节,我还是要让村路带我回家的,但一眼望去,满目苍茫,村庄是彻底地空了。我只能手脚并用,扒开那茂盛的茅草。

这村路,如果没有人走,也就不再是路,只是顽固和强盛的记忆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