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感慨

作者: 钟声 2016年02月28日生活散文

周末,几位涂鸦文字的朋友相邀,走进一家新开的饭馆小饮。

朋友事先说,这家新开的饭馆规模不大,但却别有意蕴。果然,来到门首,就被那红色画面所引领。“回首激情年代,传颂红色精典”的标语醒目地映入眼帘,走进店内,身着草绿色服装的服务员穿梭其中,各式各样的红色标语使店面显现出了暖意。刚坐定,服务员便沏上浓郁的热茶,茶水是深黄色的,随着热气飘出一股特殊的清香。服务员提醒说,这是固原特有的地椒茶。呵,就连茶具也是部队战士行军随身带的搪瓷缸子。这种缸子看似过去的搪瓷缸,其实是特制的瓷器。然而,给人感觉上却是别有意趣。

喝茶期间,我下意识地环视了四周,东边是几幅伟人的巨幅画像,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机关办公室以及农户家中堂常挂的那种标准领袖像,他们显现出一种时代的庄严。西边,进门处是一组关于毛泽东的各个时代的画,有革命年代的,也有大跃进时期的,还有“畅游长江”的,等等,足有20多幅。再往里看,是一组题为《永远热爱毛主席》的连环画,画面中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神情激动。这故事我很熟悉,在上小学时,课本里有这篇课文,题目为《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也许是“似曾相识”的缘故,我走近了这幅画。那熟悉的故事连同那朴素的感情,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由不得我将目光定格在这熟悉而又久违了的画面上,沉思良久:全国解放了,广大贫苦人民从三座大山压迫下被中国共产党解救出来,当家做主。维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感激万分,他便收拾了葡萄干、哈密瓜干和馕等土特产,骑着毛驴,不远千里,从新疆来到北京看望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

这个真实故事,给后人留下的思考是耐人寻味的。我们自然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新型的民族关系。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共同繁荣靠大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个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我们又步上二楼,沿着走廊,逐一欣赏了每一幅画。画面丰富多彩,有大跃进时修整水库和梯田的,有大炼钢铁的,还有“样板戏”剧照,都打着特殊年代的记忆。如果说这些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司空见惯的话,如今却感到有些陌生,也有些亲切。在“大寨厅”,毛主席接见陈永贵与郭凤莲的照片,透视着一种温馨,显现出一种民本情怀;在“雷锋厅”,戴着红领巾的雷锋笑容可掬,亲切可人,面对他的各种形象,使人感慨顿生:毛泽东思想、雷锋精神、大寨精神,是曾经引领了中国半个世纪的精神潮流。今天回过头来再加审视,觉得值得发扬和传承的因素很多很多。

陈永贵、雷锋、铁人王进喜,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当时实实在在苦干硬干出来的,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履行着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赋予的使命。他们义无反顾地干着自己应该干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能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每一个经历过那个火热年代的人,都希望这种精神一直扎扎实实地倡导传承下来。

激荡的岁月已成历史。然而,反思与憧憬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这家名为“聚得全”的饭店,以红色记忆来装点门面,我想他们不是在刻意迎合某种时局,而是在追忆一种文化,在传承一种精神,以缅怀创造伟业的领袖人物的朴素感情来表达以勤俭、朴实、诚信、友善为主旨的社会美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这家饭店尽管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是食客却是络绎不绝。我想,这大概与这种特别的就餐环境和氛围有关吧。

重新回到一楼,时值晚饭时间,食客一批一批地进入饭店,有穿着时髦的情侣,有携老带幼的家庭,也有劳累一天,饥肠碌碌的民工。还有一男一女两位高个外国友人也在面壁观看墙上的画面,好奇之情溢于言表。

服务员手捧菜单催促我们点菜。点什么呢?我以目光征求其他几位朋友的意见。朋友又把“皮球”踢给了我,让我决定,我说:“吃杂粮吧?”就点了一个“荞面搅团”,一个“莜豆面馓饭”,一小盆“荞面削片片”,外加一碟“糜面饼饼”,佐菜则是一盘“苦苦菜”,一盘“蕨菜”,一盘“白萝卜丝”和一盘“小葱拌豆腐”。好在几个朋友都跟我有同样的情怀,也觉得吃点杂粮好。

不过,酒却上了“二锅头”,大家没有像原来一样吆五喝六地猜拳行令,而是用“军用缸”盛了酒,碰到了一起,发出了铮铮的响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