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茶话

作者: 老农 2016年04月13日生活散文

是日无事,一个人喝了一上午的茶。平日里总希望有时间坐下来喝喝茶,享受拿起放下的惬意,但是真的有时间了,也喝不下许多,原来茶也饱肚。也罢,说点茶话吧。

我的老家在浙南山区,自古茶事颇盛。家父嗜茶,每日早饭时,母亲必为父亲泡一杯浓茶,茶是农家绿茶,杯是上垟产的青瓷杯,茶水碧绿,水面上浮着一层白气,煞是好看。但是喝起来又苦又涩,一点也不好喝,还不如白开水呢。

天气渐渐热将起来,小孩子总是喜欢疯玩,玩得一头大汗到家,自是口渴难耐,见到茶杯里有水,不管三七二十一,端起来就喝,有如《水浒传》里李逵喝酒一般。有时喝到父亲的浓茶,喝完了还要“呸呸”啐两口,心里直纳闷,这茶有什么好喝的呢。

老家产茶,茶园有大队的、生产队的、自家的。我家有两块稍大的茶园和一些零星的茶树,两块茶园都是坐南面北,背后是苍翠的竹园,前面是数百亩良田。茶园是祖上传下来的,经过了上百年的经营,树干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地上铺满了从农田里拣出来的瓦片碎石。零星的茶树都种在面北的石磡边,或者直接种在石磡里。上者生烂石,茶叶喜阴,估计祖先是知道如何做出好茶的,或者看过陆羽的《茶经》也未可知,不然为什么要在茶园里铺那么多的瓦片碎石呢。

老家的茶叶重味而不重形,要等到两叶一芽才开始采,故而清明之前鲜有采茶的。采茶之时是一年风景最好的季节,所谓的人间四月天。青山绿水间,有采茶姑娘的花衣裳在翻飞,有如巨大的花蝴蝶,在天地间飞啊飞。看采茶是欣赏一道风景,可谓赏心悦目,可是制茶就不是那回事了。

老家崇尚以茶待客,茶叶是女主人的脸面,可怠慢不得,所以制茶特别上心,有时近乎苛刻,我的父亲母亲尤其如此。茶叶采回来之后一定要当天炒制,第一道工序是杀青,大锅生猛火,将鲜茶叶放在锅里翻炒,至五分熟时置一竹制的簸箕里用手揉捻,然后才放到生铁锅里炒干。炒干是精细活,一般由女人来承担,杀青和揉捻是力气活,非孔武的男人不行。揉捻是个力气活也是一个技术活,功力不到家,制出来的茶叶条形差还不出味。杀过青的茶叶很烫手,必须快速而又均匀地揉捻,不能停歇,往往最孔武的男人也能累出一头大汗。茶叶里有茶碱,揉捻过茶叶的手,第二天插秧时在泥水里一泡,其黑无比,光线稍微不好的地方就能“伸手不见五指”。

四十岁之前,我也喝茶,但是大多是为了解渴,对茶叶素无讲究,管它什么茶叶,能解渴就行,喝的方式大多是牛饮,口渴了,咕嘟咕嘟灌一通了事。人总是这样,当你为了生活而狼奔豕突时,你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尽管那风景有多么美。茶就是一道风景,不是那么或缺不可,只有你的心静下来时,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

不惑之年后,生活稍微安定,虽然忙于稻粮谋,但是偶尔也可以忙里偷闲,沏上一杯茶,细细品味。起先喝的是绿茶,后来本地出产一种叫金观音的半发酵乌龙茶,就喝金观音,沉醉于其香味,还写过一篇《金观音·张火丁》的文章,把京剧名家张火丁和金观音生拉硬扯到一起,胡说八道一通,居然骗了一些银子到手,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当时,龙泉饮功夫茶之风正在兴起,朋友们看到了这篇文章,以为我也懂茶,便邀我喝茶,于是我也就知道了铁观音、大红袍、普洱、黑茶之类。像我这样的升斗小民,被邀请到茶馆喝茶之类的荣幸事总是少之又少,无奈瘾头又被勾上来了,只好自己买茶,上网寻寻觅觅。茶具有了,茶叶也有了,喝茶之路就这样一直走下来。

铁观音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也许是品性的原因,我对铁观音总是喜欢得三心两意,觉得那香味太过艳俗,喝过几天就兴味索然了。

一次受一个青瓷大师邀约,去她的店里喝茶,喝的是正岩大红袍,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的名字颇有故事。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丁显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这个故事是确有其事,还是嗜茶文人杜撰,不得而知。但是大红袍的滋味确实令人一喝难忘。

两泡茶过后,大师看我意犹未尽,眼睛死盯着那盒大红袍,仿佛有绿光(这是大师后来告诉我的,呵呵),索性将那盒大红袍慷慨相赠,并嘱咐留两泡给她再品尝。我如获至宝,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将回来。到家后再喝一泡,直至凌晨三时才睡。

有如此好茶在手,时不时泡上一泡,慢慢品饮。有时与儿子对饮,有时自己一人独饮,真是乐不可支。时值盛夏酷暑,但我总觉得每日都是人间四月天,美妙无比。不知不觉间,竟将四十几泡大红袍喝了个溜光罄净,硬是将大师的嘱咐丢到了爪哇国。大师后来告诉我,她与武夷山一寺庙的住持相熟,时常拜访听禅,并常以龙泉青瓷相赠,那茶是住持回馈的,为寺中僧人亲手所制之禅茶!阿弥陀佛,真不知我是那世修来的福报,能喝到如此好茶!

正岩大红袍价高无比,且不易得,不是我这样的人喝得起的,只好作罢。转而求其次喝外山茶吧,只可惜喝过正岩的,一般的外山茶还真喝不上口,心中怏怏不乐。有几次甚至动了买彩票的念头,心想,中个500万元,天天喝正岩。但是总是走到彩票点门口又作罢,像我这种一生穷困潦倒的人难道有这种好运?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拜这两年普洱茶价格回归理性所赐,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可以喝普洱茶了,但是买普洱茶确非易事。问朋友,网上咨询,普洱茶的“砖家”多如狗,往往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当你按图索骥买来一试,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一次一位资深茶人邀一帮朋友喝茶,我有幸敬陪末座。主人说了一大通的普洱茶,理论加掌故,听得我肃然起敬,以为碰到真人了,心想今日必定口福不浅。看着我们期待的眼神,主人一咬牙一跺脚,拿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熟普。其他人什么态度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毕恭毕敬地捧起茶杯的,想不到的是,一入口,却很涩,真的很涩。主人是从我的脸上读出了我的感受的,说,有点涩,也许是投茶量太多了。按常理,即便投茶量太多,也不至于涩成这样的。

喝茶,享受的是口舌间的那种感受,或许这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好茶,只是这一款茶适合不适合你。这正如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你的脚知道,与旁人无关。这两年来,我淘过不少的普洱茶,真正适合自己的少之又少。

两年前,有两个外出闯荡多年的姐妹回龙泉卖安化黑茶,用的是直销的方式,邀请拙荆为其销售。不知是销售方式不对,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安化黑茶没有在龙泉打开销路,姐妹俩只好关门歇业。拙荆看我嗜茶,拿了好多黑茶顶工资。起先我也不当回事,一直放着没喝,后来大红袍买不起,普洱又总买不到如意的,就把那黑茶拆开来。这一拆,就看到了闪闪的金花,一喝,果然是好茶,入口顺滑,回甘很好。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年多来,我基本都喝黑茶,喝得不亦说乎。

我素喜静,大概是个独居动物,再加上十来年的职业原因,不大喜欢在人前说话,很少参加聚会,饭局一概不参加,喝茶也喜欢一人独品。愚以为虽说是茶三酒四,但还是一人独品的好,喜欢什么茶就泡什么茶,放多少茶叶,多少时间出水,皆凭个人喜好,无须仰赖他人。一人独居一室,细细品茶,回想往事或筹划未来,三省吾身,岂不美哉。其实,人海茫茫,最好的朋友是你自己,或许,只有和自己相处好了,才能与朋友相处好。

都说人生如茶,拿起,放下,前半生不断地拿起,拿不起也要拿,后半生不断地放下,放不下也得放。只有前半生拿起了,后半生才有东西好放,你都没拿起呢,谈什么放下!如此想来,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洗洗睡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