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水乡--绍兴

作者: 谈笑在指尖[文集]2019年10月08日散文随笔

我对绍兴的印象大都源于鲁迅的作品——《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鲁迅作品中描绘的那醇香的黄酒,古朴的乌篷船,戴着乌毡帽的船工以及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我脑海里一直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当这次走进绍兴时,是在深秋的时节。天下着蒙蒙细雨,飒飒秋风里,眼前呈现的是江南水乡那诗情画意般的美景与烟雨朦胧的意境。

绍兴是水乡,水,是它的主题,也是它的标志。整个绍兴就像是一幅遥挂在江南墙上的古画,充满着典雅、朴素、端庄的气息,整幅画里装帧着来往路人的梦想,刻印着年轮留下的道道痕迹,任时光流逝,也不会更改初时的模样。在这幅水乡画里行走着,你便像在里面流淌的点点墨迹,用自己的风情漂染着这古老的水乡,你又在水乡的韵致里生动着自己。无论你走在哪里,都宛如人在画中游,在给画增添着色彩和写意;画在人间走,这画总显得是那样的清素淡雅,同时又显得那样的浓墨重彩。

走在绍兴的街头,街边就能望见河道上一座座弓腰驼背,斑斑驳驳的老拱桥,和缝隙里摇曳着的葛藤树枝的青绿,它们仿佛在向每个走过桥的人们,轻轻诉说着吴越春秋历史的沧桑故事,河岸两边粉墙黛瓦的老屋;花窗木格里闪现出的穿着花布旗袍,脸如芙蓉的女子;店铺里的青花瓷碗、蓝靛布;以及那一坛坛的绍兴黄酒、梅干菜、豆腐乳,足以让人眼花缭乱。那一片水墨般的晕染,小桥流水的点缀,长长的青石小径,幽幽的深深水巷,还有摇曳着的乌篷小船,以及头戴乌色毡帽、肤色黝黑的绍兴夯浪头老倌,顿时给这个古老城市,平添了几分烟火红尘的味道。

在这块土地上,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这里沉淀着几千年的文化,古迹文化积淀深厚,是一个众多伟人、文人的故乡,也是是绍剧、越剧的发祥之地。古往今来名人辈出,如,舜、大禹、勾践、西施、欧冶子、王充、马臻、嵇康、王羲之、谢安、王献之、梁祝、谢灵运、陆游、王冕、徐渭、陈洪绶、章学诚、任伯年、蔡元培、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鲁迅、马寅初、马一浮、胡兰成、竺可桢、陈建功、范文澜、俞平伯、钱三强、胡海牙、经叔平、袁雪芬、谢晋、王文娟、曾培炎等等。历史文化人文景点也特多,大禹治水的会稽山大禹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遗迹、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兰亭、传奇着陆游和唐婉爱情不幸经典故事的沈园、西施故里、咸亨酒店、鲁迅故里、青藤书屋、秋瑾故居、周恩来祖居和故居、蔡元培故居、徐锡麟故居、陶成章故居等。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是一座城市的魂,那么文化人则是一座城市的精,一座城市的神。正因有了文化人笔下的纵横驰骋、漫卷挥洒,才有了城市的从古到今,才有了城市的兴衰盛落、人情风土的传承和城市记忆的刻录和传播。就象那尘封的老酒一般,愈久弥香,文化氛围愈重愈久远越能彰显其不变的规律。绍兴,就犹如那坛风味独特、历久弥香的陈年花雕老酒,散发着千年不绝的幽香,迷醉着一代代的人。在绍兴,似乎一切的景观都有着时间的厚度和色彩。

我在“三味书屋”驻足。那幅画着梅花鹿的古画依然肃穆地挂着堂前,令人肃然起敬。我在心里临摹那个“早”字,那个刻在书桌上的字早已被万千中国的孩子临摹过,它激励过多少中国孩子勤奋的去读书,勤奋的去工作。岁月悠悠,时光磨淡了字迹,但凹凸的笔画仍然清晰可辨,它还将继续激励着孩子去努力。去奋斗

走过那道石桥。我在“百草园”停留。碧绿的菜畦里,几株小菜活泼泼的努力地向上生长着。那颗皂荚树,也许没有中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高大,但这是一棵曾在鲁迅笔下描述过的皂荚树。仔细环顾四周,细细寻找起来,咦!光滑的石井栏呢?紫红的桑葚呢?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黄蜂呢?如今都去了哪里?但是,鲁迅笔下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时的人性、嘴脸、动作、语言却仍在眼前栩栩如生的浮现着。《祝福》、《一件小事》、《在酒楼上》、《孔乙己》、《故乡》,这些带着人性温度的文字,仿佛有如一记曙光,照彻心底,虽是有点沉重,心头却是一片通亮。

这次到绍兴,循访孔一己是不能少的。说不清到底是对老店的向往,还是对孔一己的好奇,或许是对鲁迅的怀念,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穿过一条老旧的商业街,到了那闻名天下的“咸亨酒店”。 酒店为了表示自己的正宗,在门口树立着一个孔一己的雕塑。这个孔乙己立在那里,表情自然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在一边吃着花雕酒,一边与路人讨论着“茴”字的几种写法。我走进酒店要了一份梅菜扣肉,一份臭豆腐,一盘茴香豆,喝的当然是绍兴有名的黄酒。坐定,我夹了颗茴香豆朝嘴里一丢,学着当年的孔乙己,摆出一副“吃”酒的架式,大口大口地吃着那香甜的黄酒。酒很醇香,觉得甘甜绵密,一口下肚,浑身舒坦,一下子竟喝了两大碗。这使我想起了鲁迅在《酒楼上》说的,他与吕纬甫两人一下吃掉5斤绍酒,看来并非狂言。都说黄酒后劲很大,一点不错,不一会儿便有些晕乎乎的,坐在那里不愿起身。其实,我倒十分愿意一直沉浸在这份醉意之中,它让人感觉到一种久别的江南式的温柔。醉过才知真味,醒来方觉意浓。这绍兴黄酒至今在我口中还留有余香,让我可以久久的回味。

情有独钟的乌篷船是绍兴的独有产物,乌篷船又叫脚划船,小船两头尖翘,中间覆盖半圆形的船篷,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篱,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船老大稳稳坐在船头,深巷曲异,枕河人家,柔橹一声,扁舟咿呀。一顶乌毡帽、一枝橹,吱吱呀呀地不停摇着,穿过大桥小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坐在乌篷船上,看着船老大不紧不慢摇着撸,听着摇撸声吱吱呀呀,随着乌篷船的摇摆,我眼前仿佛浮眼前现出河浦头的石阶上,那浣洗内衣裙裤的《阿必大》和聪明的《九斤姑娘》姑娘的身影。

绍兴有多少桥?我问道。船老大说,差不多有3000多座吧。当然,他拉着我们看的不过只是十几座而已。酒务桥,桥头上就是鲁迅曾提到过的恒济当铺。一面墙上硕大的一个“当”字,非常的引人注目,但这里早已不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恒济当铺了。绍兴的八字桥,据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立交桥。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由此而得这名。题扇桥,此桥因当年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而得名,现桥为清道光八年(1828)在原址上重修的。桥旁竖有着名书法家萧娴题写的石碑一方,旁边还设有圆桌和鼓形石凳,可供游人小憩,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

走进江南水乡绍兴,我总感觉犹如翻开了一部厚重的线装书,处处散发出氤氲的人文气息,令人心驰神往。当第一步走进绍兴时,就好像踏进了一轴幽静的民俗风情画里。粉墙黛瓦、拱桥座座、青石板路、枕河人家、老街深巷、江南布衣、人声鼎丰,黄酒飘香、红莲白藕、乌篷社戏、。脚踏在这古越之地,人会在片刻之中迷失在一段段历史的烟云里。远去的已然走近,悠悠历史,就像一面锈蚀的铜镜,悬挂在你的面前,里面映射出千百年来的一个个故事,呈现出岁月沧桑中的一个个倒影。当你微闭着双眼,静静的立在那里时,你便可以在历史写意的空间里云游,在一片水乡秀逸的图景里做梦,脑海里也会浮现出水乡那诱人的美丽;当你睁开双眼,环顾四周,或举头远眺时,那温柔的风轻轻拂过你的脸面,那曾看过听过的一个个故事,那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事,会在你的耳畔不停的回响起,这些故事里的精和魂,就会深深潜入到你的灵魂中,轻轻地告诉着你,此时此刻你生命的清新与真实。

本文首发必读社
个人微信号:wxid--86sxregakaug22
邮箱:1372936934@qq.com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