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子江散记

作者: 朱国瑞2019年10月15日写景散文

矿山域内有两条小河,小得地图上都没有名字,是栗木河上游的两条无名小支流。

一条从矿区中间葱葱流过,上游经过了矿山的开发作业区,流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因而十分混浊,周边的农民又常在河中捞沙洗矿,河床被挖得满目疮痍,这里的地名叫马路桥,就估且叫它马路桥小河吧。

一条沿着矿区边缘潺潺而流,河水并不丰沛,涓涓细水、清澈见底,河中尽是些大小不一的圆石头,俗称鹅卵石,除汛期外,都裸露在河床、河畔,矿山人形象地称它为蛋子江。

我7岁前,父亲在矿山炼锡厂工作,家曾住在马路桥小河边的炉房生活区。由于年纪还小,对马路桥小河的印象不深。后来,家搬到了蛋子江的二区,直到17岁参军离开矿山,虽又搬了几次家但都没离开二区。因此,我在蛋子江畔生活了10年,对蛋子江很亲切。

蛋子江,发源于海洋山南麓,江的上游其实是金子源山和漕垒界山之间的一条山涧,出垒口后,蜿蜿蜒蜒、向东流淌,过水溪庙后汇入栗木河,全长不过6公里左右。

逶迤海洋山,茂密的植被、丰腴的泥土下全是花岗岩。山涧中的巨大的花岗岩石,在山洪的作用下,被裹挟、推搡着,互相撞击、滚动。常年累月,山涧不断重添新的巨石,旧的逐渐向下游移动并变小。时光荏苒,巨石来到下游已成鹅卵石、马卵鼓。而且,新的来了,旧的走了。

沿河两岸长着成排的腰粗的柳树、樟树等树木,在大一点的河滩,树木茂密成林、参天。春夏时节,两岸树木间隙的灌木草丛盛开着许多红的、黄的无名小花,蝴蝶、蜜蜂在花中飞舞穿梭,一条景色秀丽的、林荫小河。

沿河右岸是厂家、常家、小营、大营等栗木镇所属农村,沿河的左岸是炸药库、271队、二区、子弟小学、新车队、水溪庙等矿山所属单位。某种意义上讲,蛋子江又像是一条界河,从右岸跨上左岸,就算进入矿山了。

蛋子江的河床看起来宽,水流却不丰沛。它本来小,在上游垒口处还筑有一简易滚水坝,用于农田灌溉;左岸的矿山又在垒口的上面架了一条枧,引走了部分水,用于矿山的生产、生活。开水站、二区、八区的生活用水和375电厂的生产用水都来自这条枧。

蛋子江的水滋养着它两岸的农民和工人。

小时候,我常去蛋子江,特别是夏天。从我家出来,越过通往271队的简易公路,下一个小坡就到江边了。每年立夏后到立秋前,我喜欢在晚饭前或后,到蛋子江去洗澡。虽然江水很小,也就刚过脚小肚,不能游泳,只能坐着或趴在水中洗。泡在清凉的江水中,吹着夏日的徐徐微风,遥望着江右岸绿油油的田野,袅袅的炊烟,还是很惬意的。

蛋子江可以游泳的地方,一处在垒口。简易的滚水坝后面形成了一个小水潭,水面也不是很宽阔,长、宽各10来米这样,水深也就大概齐腰吧,勉强可以游泳。一处在子弟小学后面坡下,从学校大门前的公路往外走,下完坡往右一转就到了。蛋子江出垒口后,哗啦啦的流水虽有弯曲,但没遇到什么障碍,一路高歌来到子弟小学后面,遭山梁的阻挡向南拐了一个小弯,一下平静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回水塘。右岸不远有一小村庄,为了便于过河,村民又在回水塘下面筑了一条过河的跳脚石,进一步抬高了水面。水面也不很宽阔,长20来米、宽10来米这样,水最深处也就大概齐腰吧,也是勉强可以游泳。

时过境迁,今天回去看,这个回水塘已经没了。上世纪70年代中,这里修建了一个水库,回水塘也随之消失了。小时候,每到暑假,我们经常三五成群去回水塘那里玩。

下水没多久,就开始打水仗了。有时是两人对打,其余人在一旁呐喊助威。双方用手把水划向对方,当一方的眼睛受不了、嘴张不开、呼吸不过来时就会败下阵来。有时是分边对打,有时是勇敢者一对二或一对三地开打。能睁着眼、张开嘴、划水量大、往前冲的人往往是胜利者。前两年出去旅游,参加漂流,也有打水仗,我总是胜利者,就是小时候练出来的。

有一年,小伙伴大宝在潜水时,肚子被划了一个小口,大伙急忙把他送到矿医院缝了两针。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被水猴咬了。现在想起来,肯定没有水猴,大概他是贴着河底潜水,被尖石头划着了。不过,当时吓得我们再也不去那里游水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