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走秦淮河

作者: 放飞梦想[文集]2019年11月07日游记散文

2018年8月12日,我和小蒋、小赵、小於、小黄、小曹前往秦淮河,想一睹秦淮河那神秘、诱人的风光。但我们一行刚逛完夫子庙,天空便开始漂起了小雨,不一会儿,秦淮河便笼罩在濛濛的雨雾中了。

南京的夜比西安来得早,不到七点,夜幕便垂垂地下来了。华灯初上,夜游秦淮河的人们已排起了长龙。秦淮岸边照壁上两条金色的“巨龙”腾空飞舞,蓝色光影织成的水幕,似滚滚长江奔流而下。我们已经禁不住诱惑,猴急猴急地加入了雨夜游秦淮的队伍,虽然细雨落在脸上有点不舒服。

雨夜游秦淮河,别有一番味道。秦淮码头,灯火辉煌,游人如织。各种相机前拍后照,似乎想把秦淮河的夜景装进口袋带回家。码头上已不见三两人乘坐的“七板子”了,满是可乘坐二三十人的机动船,多数游船都装扮一新。因为这里的游船很多,等了个把钟头也就乘上了游船,我们几十号人挨挨挤挤坐在潮乎乎的座舱里。两岸是疏疏的林掺和着各式的灯;轻纱似的白雾,一丝丝,一缕缕,如烟如尘,慢慢飘过;水里飘散着台风过后的鱼腥味。灯光倒映在绿晕的河水里摇摇晃晃,闪烁不定,满是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幽幽灯光将岁月的痕迹留在秦淮河里,这灯光凸显着秦淮河的艰辛,也映照着南京变迁,更在诉说着秦淮河对南京城的一点一滴的呵护。雨夜走秦淮,生活中的一些烦恼、工作中的一些压力以及某些莫名的烦忧,都将在这样的雨夜被风吹走,被雾掠刷,被细雨释怀。这似乎是一种轻愁,又似乎是一种享受,分不清现在到底是什么心境。

晚上九点左右,我们开始雨夜游秦淮河。画舫沿着弯弯曲曲的河流穿行在“十里秦淮”,淡淡的雾,似乳白色的薄纱,梦萦身边。从船舱向外面看,大大小小的船都亮起了灯火,黄黄的灯光映在碧糊糊的水中,反晕出片片朦胧的波光,透过薄薄的烟霭和忽近忽远的细雨,前方的游船在黯黯的水中挑起一波波的涟漪;船上忽明忽暗的拍照闪光夹着隆隆的桨声、游客说笑声、远处缥缈的歌声,都一股脑儿渗进了薄霭和涟漪里。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 古称“龙藏浦”,也称“淮水”,“小江”,传说秦始皇东巡时,看见南京城上空有紫气升腾(紫气在古时被认为是“帝王之气”),秦始皇怕日后有人在此称王,与他纷争天下,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为渎”,引淮水进城,以此泄掉南京王气。所以唐代以后,称此河为“秦淮河”。只是秦始皇没料到的,南京后来竟然还是成了六朝之都,金粉之地。秦淮河全长约110公里,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在流经南京市区时分为两支:一支是南京城的护城河,称“外秦淮”;而我们今天畅游的这一支叫“内秦淮”。“内秦淮”沿河两岸,一边是夫子庙、学府和贡院所在地,人文荟萃,是文化教育的中心;另一边是青楼酒肆,灯船歌舫,昼夜无休,繁华似锦,人称“十里秦淮,十里珠帘”,真是“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从六朝至今,秦淮河一直是南京市最繁华的地方,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写的是这里。

雨雾斜洒,画舫即将经过第一座桥——“文源桥”。此桥初建时称“黄公桥”,为纪念明洪武二十四年状元黄观而建。明初黄观原住东石坝街,其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第一,称“三元及第”。燕王朱棣大肆杀戮,黄观力主反对,他的夫人被俘后逃脱,在淮清桥跳秦淮河自尽。黄观闻讯,在贵池面向金陵投河而死,后人为纪念黄观,便在他曾居住之处建黄公祠,又在此处建木桥,名叫黄公桥,1997年,更名为“文源桥”。文源桥与“文德桥”相呼应,寓意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远远回望,在文源桥的左边就是那恢宏的夫子庙、高大的江南贡院。斜风细雨中,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掩映在薄雾中,透过金黄色灯光,贡院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明清两代,江南贡院达到了鼎盛时期,占地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米,拥有号舍20644间,可以同时容纳2万多考生参加考试。再瞟瞟那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的各色店铺,路上撑着小伞晃动的人影,小馆中三五对酌的食客,似在雾里飘游,朦胧而雅致。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可惜今晚是雨夜,那多情的月儿让刚过的一场台风拐走了,光芒晕着腾腾的雾气,灯愈多,晕就愈甚。水上来往着的画舫映着眩晕着的灯光,从我们眼前掠过,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

画舫前行不久经过平江桥,右拐向内秦淮河的一个小支流。雨雾中,在船的右方,我们看到了诗仙李白的青铜雕像,李白身后的汉白玉石壁上,刻有当年他来南京游玩时所写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州,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在我们游船的正前方有一道水门——长板桥,又称“长桥”,水门上刻有“风雅白鹭”的横额,进入这道门,也就进入了白鹭洲公园景区。白鹭州原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家族的私家花园,民国时期成为茶社,1924年茶社的老板在整修房屋时,发现了嵌在墙壁中的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的正是《登金陵凤凰台》,而且当时园中的沙州上芦苇丛生,有白鹭群飞,于是将此园命名为白鹭州,也就是今天的白鹭洲公园。白鹭洲公园占地面积15.279公顷,水面面积3.82公顷,水面面积约占了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一。公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园中亭台楼阁,假山池沼,风景十分优美,但最引人入胜的却依旧是这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桥,这些桥宛如玉带,将整个白鹭洲公园的美景点缀得如诗如画。

抬头看桥,低首凝视河水,脑海浮现出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描绘的景象:“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一会儿又联想到俞平伯描绘情景:“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 两者各有各的贴切,各有各的心境,但此时我却不知我的心境更适合哪个?

往来的画舫在水上缓缓行进,不时搅动思绪。游动着的画舫宛如一座座小巧玲珑的宫殿,从船舷到舫顶,各色的灯透过濛濛的雨雾,和着水里多彩多姿的灯影,那氤氲的水波也被染成了色彩斑斓。这与朱自清当年描绘的“夜幕垂垂地下来,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雾;透过这烟雾,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的情景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为天、地、河在雨雾的媒介中相依相偎,说是朦胧,又不像;说是融合,也不妥帖。凡正任你想象,任你解读。雨夜的秦淮充满诗意,说不清,道不明。

都说秦淮河的景是由桥编织的,每一座桥都有一个色彩缤纷的故事,都是一幅如诗如歌的图画。凭靠窗栏由西向东展望,深邃的河上,一座座拱桥在色调各异的灯光照射下,既风姿绰约,又空濛娇羞。尤其是今天在雨雾中的这些桥与人与情恰到好处地交融一起,处处充满了朦胧美和古典美,只是不一样的心境,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

船在前行,思绪在飞,那些沉淀了千年的历史,透过斑斓迷离的光影,在我心头缓缓流淌。“秦淮灵秀地,自古多风骚”。 进入这“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的秦淮河,六朝金粉、水洗凝脂的佳丽们和文人政客相互交缠的一段段醉生梦死的故事,与雨夜的灯光一起倒映在朦胧的水中,不停地跳跃。

据史载:长板桥,南朝时这里已经是佳丽如云,明朝时朱元璋实行官妓制度,专门建立了富乐院,这里就被开辟为教坊,成为秦淮河上歌妓们学习各种技艺的地方。才貌双全者选送宫庭以及贵族府第,其余大部分进入秦淮河两岸青楼中。有诗云:“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亿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桥选妓”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长板桥也自然成为南京最具风情的桥。今夜烟雨飘飘,美人隐去,但阵阵的哗哗船行声、远处飘渺的K歌声和那些争着拍照的风韵少妇的说笑声给沉寂的人也带来不少的生机。此时正如朱自清描绘的那样:行走的船只,雾里看花,尽是飘飘然,朦朦胧胧;飘渺的歌声,似幻似真。

也许是长板桥风情影响的缘故吧,船夫此时格外有精神,与身后的红衣少妇有说有笑,说什么我们听不清,笑什么我们也看见。不久,船便来到了“浣花桥”。 浣花桥是清代的一座古桥,于2006年重新翻建。据说此桥落成的时候有彩虹出现,又称“飞虹桥”。古时候,秦淮湖畔美女如云,白鹭洲花团锦簇,白鹭齐飞,春暖花开时,秦淮河上的佳丽们喜欢来这里踏青赏景,摘花佩戴。便用清清的河水洗去花朵上的泥土,以此玩耍,嬉笑打闹,成为古金陵一道风景线。文人墨客都觉得这里的景致能与成都杜甫笔下的《浣花溪》相媲美,于是将此桥名为“浣花桥”。 浣花桥上的亭子高雅别致,东面楹联书:“同摇蓝桨浣花影,月落秦淮凝鹭洲”。西侧楹联书“自古销魂处,从来风雅地”。由此可见, “浣花桥” 也是钩魂风情之地,难怪船夫此时劲头格外足。

穿过浣花桥,我们的前方还有一座单孔石桥“玩月桥”,玩月桥也是南京著名的赏月胜地。史料记载,每年中秋之夜,很多文人学子们都会到此赏月,吟诗答对,即使不会写诗的人也会来此附庸文雅。其实,谈诗论词只是一个招牌,最终还是为了欣赏佳人。所以,刚才船夫与少妇的说笑可能也是想效仿古时骚客过把瘾。

说到诗词,我们游船的右岸就是一道百米“诗词碑廊”,它再现了秦淮河上的风花雪月,这里选刻的多是历代名人留下的佳诗名篇,诗旁刻有美人的肖像,正所谓“才子配佳人”。游船的左侧有一个小小庭院,这是秦淮八艳之首马湘兰的故居“孔雀庵”(又称“湘兰居”)。马湘兰是明末苏州人,曾痴情地爱上了她的老师王百川,王百川也曾手把手教她写字画画,但是王百川为了高攀最终娶了别家的千金,马湘兰一气之下,来到秦淮河畔,成了一代名妓。由于她擅长画竹子和兰花,故号“湘兰”。

湿气浓浓,画舫在水上依旧缓缓行进。穿过二水桥和长廊,船的正前方是一道高高的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南京的明城墙。我们看到的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武定门段城墙。朱元璋打下南京后,听从了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是先不称帝,而是自称吴王,经过三年筹备,于公元1366年开始动工建设,动用了20万民工,耗资600万的黄金,花费了21年的时间才建成明城墙,明城墙全长33.676公里,现在保存完好的有约21公里。

雨夜,船家开始将船开快了许多,风情万种的白鹭洲公园一路上很多景致也是飘飘如雾,匆匆而过,没能体味出其中的雅情。

驶离白鹭州公园经“王昌龄夜宴处”,返回主航道,穿过文正桥,到达东水关。我们今天游的这条河内秦淮就是从东水关分岔进城,从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再汇合后流向长江的。前面的这个水关是内秦淮河入城的地方,又称为“上水门”,东水关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用来调节秦淮河的水位和防洪,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它辟为“通济水关”,原来一共有三层,最上面一层已毁于战争,现在我们只能看到第二层,有十一个洞,这些洞也叫券,供守城将士们居住和储藏战略物资;最下面一层装有水闸,并且有一道水门,中间装有铁栅栏,以防止敌军从水路潜进偷袭,所以历来是通水而不通航,于是船调头驶向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也叫聚宝门。1931年修建中华路时,此门改称为“中华门”,现门上的“中华门”三字是蒋介石所书。朱元璋最初建城墙时,国库空虚,建城的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由江南富户承担的,其中承担最多的就是江南首富沈万三,据说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一都是由他出资建设的,而且他承担的是南京城墙上耗资最多的部分,因为南京最大的三座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是结构最复杂的部分,尤其是正南面的这个中华门,它呈一个目字型,由四道城门,三道瓮城组成,两旁有马道,每个城门都配有一个千斤闸,瓮城上各有藏兵洞,可藏兵三千,积粮万担,当敌军攻来时,打开第一道城门,敌人涌进来,这时候城头上的士兵关上城门,放下千斤闸,将敌人困在瓮城里,藏兵洞里的士兵万箭齐发,好似“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因此中华门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瓮城。

雨雾随着船的摇荡,时浓时淡。很快我们又远远地看到了出发时的泮池码头,再过一会画舫就将回到泮池码头,这时船家又放慢了速度,在原地打着旋。

这时我们船上的船夫兴致很高,主动地解说起了这附近他迷醉的风景。旧时的秦淮河的南岸是灯影迷离的“红灯区”,有名的“秦淮八绝”的旧居大多都在这里。所谓“八绝”就是八位品格极高的绝色妓女,她们身处下贱,心忧国家,在民族存亡、正邪倒置之时,表现出了铮铮铁骨,受到了后人的敬仰。他先说了“李香君”。李香君就是清代剧作家孔尚任《桃花扇》中主人公,她不但花容月貌,而且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气节,愤世嫉俗,不惧权贵。不少名人还在题诗歌颂李香君 “亏了俺桃花扇扯碎一条条,再不许痴虫儿自吐柔丝缚万遭”的刚烈之气。在秦淮河一带与李香君齐名的还有公侯侠姬寇白门,万里悲情董小婉,倾国倾城陈圆圆,高风亮节柳如是,青灯古佛卞玉京,礼贤爱士顾横波,还有前文说到的马湘兰。

既然秦淮河流淌着千古美人的佳话,那自然也不可或缺文人骚客、仕人遗老,居庙堂之高达官贵人的落寞、羁绊。他们来到影响千年,声名远播大江南北的十里秦淮“红灯区”,无不把游秦准河看成一次风雅之旅,听听江南小调,品品香茗佳肴,美人在怀,丝竹犹耳。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享受。因此演绎出才子佳人的风流故事也就自然而然了。在这里,男人们能将梦揉碎,能将愁揉碎。这又厚又稠的河水可以收留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可以容纳无法诉说的辛酸泪,可以绕开无数不堪回首的隐痛伤怀……这光影变幻的河水是染房中魔幻的染缸,有勾魂的传说,也有幽怨跌宕的哭泣。

按理说“才子配佳人”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现代文人朱自清和俞平伯在游秦淮时,面对歌妓的引诱他们却与古人不同,甚至拒绝。朱自清拒绝的理由是“受了道德律的压迫”。一方面“拒绝了她们,无论理由如何充足,却使她们的希望受了伤。”另一方面“道律的力,本来是民众赋予的;在民众面前,自然更显它的威严了”。“我这时一面盼望,一面却感到了两重的禁制:在通俗意义上,接近妓者总算一种不正当的行为;妓是一种不健全的职业,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不应赏玩的去听她们的歌”。而俞平伯则说,“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的女人;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俞平伯是推及的同情,爱着那些歌妓,并且尊重着她们,所以拒绝。在这风花雪月之地,在这醉生梦死之地,我们不知道当今达官骚客、凡夫俗子如若遇上投怀送抱者,也能否像朱自清他们那样矛盾交织却坐怀不乱?

画舫摇荡了十来分钟,来到了与文源桥相呼应的文德桥。文德桥是赏月的绝佳胜地,文德桥与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并称为江南三大赏月地。相传诗人李白在此酒醉之后,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却将水中圆月搅成两半。后世为以示纪念,在桥旁修建了得月台。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的深夜子时,升至中天的圆月倒映在秦淮河里的影子被文德桥一分为二,各投在文德桥的东西两侧,无论从桥的哪侧往下看,河里都只有半枚月亮,所以有了“文德分月”的奇观。但真正原因是文德桥的方向与本初子午线的方向一致,取正南正北方向,此时人站在桥上,水中也是看不见自已的倒影的,只能在两边的桥洞里各看到半个月亮。可惜,我们来的时机不巧,没能见到月亮,更没能见到“文德分月”的奇观。不过,我们能在雨夜,能在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里欣赏秦淮河的风韵也是一件幸事。李白太理想太浪漫了,他爱的是明月映照举杯高歌、歌舞升平的夜秦淮,他是不肯在雨夜来泛舟朦胧的秦淮的;杜牧太过忧郁太过悲切,在压抑的心境中思考的依旧是国家的前途命运,好情好景都淹没在月夜中,雨夜他也是不愿来秦淮再添忧伤的;朱自清兼有李白和杜牧的喜和悲,心境大起大落,两次来秦淮泛游,先也有李白的浪漫和欣喜若狂,尽管是月夜,只是随着景的变化和歌女的纷扰,让他的心境也有了杜牧的忧思和悲切,倘若在台风掠过的雨夜他来泛游,那种悲那种忧会不会更浓?我们很是庆幸,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送走台风又迎来小雨的夜来秦淮,能尽情释怀,我们能在雨夜中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或赏景或寄情,这都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恩宠。

文德桥“文德”二字取“文德以昭天下”之意。文德桥将秦淮河与夫子庙紧紧相连。旧时南京夫子庙一带为科举重地,贡院书屋的谦谦君子为赶考聚集苦读,文以载德、厚德载物的儒家正统却强调“君子不过桥,过桥非君子”。可一边是名冠江南的酒肆妓馆之地,阁楼红帐里的二八佳人让人醉生梦死,哪个男人不动心?如何及时行乐让撩动的心得以慰藉又不失君子之誉?于是一些聪明伶俐之人便发明了渡才子过河幽会佳人的画舫。

画舫悠悠荡千年,续缘秦淮觅缠绵,才子佳人匆匆过,几多美梦留江南。今夜我们可能不是才子也不是佳人,可坐在画舫的我们,谁敢说在看景的同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找当年那些才子佳人的感觉,在寻觅一个相似的梦?

清风拂面而来,雾纱撩绕。斜风细雨,游船匆匆,心情匆匆,灯影缥缈,似梦非梦。雨夜秦淮游,情往何处归?我们在看景,我们也是景,别人也在看我们。谈古论今,无论是逢场作戏,还是情真意切,都将是过往的云烟,都将很快消失在灯红酒绿的秦淮河。

当游船回到泮池码头时,已是夜里十时许。我们的思绪和匆匆的脚步又融入到了南京的雨雾中。

通联地址:陕西省镇安县达仁镇文教处 QQ:569131988 电话:13991405831

作者放飞梦想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