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麦穗的母亲

作者: 赵利勤2019年11月13日情感散文

故乡的村庄被一片麦田包围。夏初,人们还不习惯夏天的热,但麦子就在这时成熟了。人们对麦子割、拉、碾、扬,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和力气,所以过一个麦天,人们像是脱了一层皮。收获不易,那时人们割麦格外认真,很少有散落在地里的麦穗,母亲想拾,也只是在路上看到颠簸掉的极少的麦穗,哪怕只是一穗,母亲也像看到宝贝一样,再累也要弯腰拾起。

后来,有了割麦机、脱粒机,大大缩短了收麦时间,科学种田也让亩产一年比一年高。

收麦不再累人,粮食也不再显得那么金贵,所以地里的麦穗就多了起来,但除了母亲,很少有人去拾。母亲一有空,就拿着塑料编织袋去拾麦穗。那时我上小学,和母亲一块儿去过几次。我只是出于新鲜,对重复、机械的动作,时间不长就失去了耐性。我想回去,母亲却说既然来了,就再拾一会儿,你看地里的麦穗还不少呢!我一脸不高兴,只挑个儿大穗饱的捡,对小麦穗不屑一顾。而母亲只要看到的,她都不放过。有时候,一块地里她还要走上好几回,争取不漏掉一穗,对于散落在地上的麦籽,只要用手能抓得起,母亲就把它们抓在手心,左手倒到右手,右手倒到左手,嘴里不停地吹气,吹走尘土,留下麦籽。有时我很不耐烦,就说:“差不多就行了,你还能把地里的麦穗拾完?”母亲却说:“看不到就算了,既然看到了,不拾起来多可惜!”“有啥可惜的?又值不了几个钱?”“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关键是麦子就像庄稼人的孩子,俊的丑的,能干的没本事的,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养大的,丢在地里,它们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多可怜啊!”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麦田早已建成了高楼、工厂,母亲矫健的步伐也逐渐蹒跚起来了。也许对于母亲,对于我,对于我们的后世子孙,拾麦穗的情景只能成为记忆中的场景了,但我相信,越是远去的,越是经典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