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驼铃

作者: 赵武明2019年11月16日精美散文

一群人,一段路,一道道历史的背影。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驼铃声声,朔风阵阵。戈壁深处,风疾雪骤。

两千多年前,北方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叮当,商队连绵,大漠漫漫,关山险阻,东起长安,西至罗马。

两千多年前,当西汉王朝完成统一时,西域匈奴部落也在漠北崛起,从此匈奴与汉朝的战争连年不断。等到刘彻继位时,汉朝已是空前繁荣,决定联合匈奴的仇敌——月氏,对匈奴进行东西制衡。

月氏王国距离汉朝首都长安的直线距离就有三千余公里,当时汉朝西边势力只到金城(即今天的甘肃兰州)。而且,根据传说,西域犹如死亡之地,有去无回。着名学者柏杨先生是这样描述的:“西域是无边无涯的沙漠,暴风时起,天翻地覆,光天化日之下,处处鬼哭狼嚎。又有寸草不生的咸水,举目荒凉,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往往一个月不见人烟。也没有正式道路,行旅只有沿着前人死在途中的枯骨摸索前进,那是一个恐怖而陌生的地方。”可想而知,出使西域要有非凡的勇气、智慧与理想追求。张骞就是这样的人,不辱使命终于趟出了一条古道。

历史仿佛就在那时定格。公元前138年,张骞和他的使节团从长安出发,进入河西走廊后不久就被抓住了。匈奴军臣单于对汉朝同月氏结交非常不满,将使节团软禁,不过又敬重他们是英雄人物,允许他们娶妻生子。十年之后,不忘使命的张骞找到机会,带领随从逃离匈奴,抵达大宛,后辗转到月氏。但是,月氏已变得非常富有,加上首领已更迭几代,对张骞的建议不予理会。张骞只得失望而归,归途中又被匈奴骑兵捉住。公元前126年,张骞再度逃走。出使时100多人,回到长安只剩两人——张骞与他的仆人甘父。公元前116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匈奴首领已在4年前投降,汉朝可直接和西域接触。张骞这次把部下分派到西域诸国,大大加强了与西域的和平友好往来,以及商贸、文化交流。

向西,一路向西。张骞肩负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融通欧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以其连接的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光耀人类文明的史册。张骞率先打通西域之后,历经几代人经营,一条东起长安,途经河西走廊、西域,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商贸通道建立起来了,总长约7000公里。这是一条承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之路,繁荣了1700多年。1877年,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因为丝绸是这条商路上最有代表性的商品。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称之为“凿空”。何谓凿空呢?盘古开天地即是凿空,由此可见此事在司马迁心中的地位。柏杨先生认为,张骞的贡献只有1600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以相比。

打捞消失在尘埃中的史册,不难发现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主要分为先秦、汉唐、宋元和明清,跨度2000多年。当然,有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15世纪甚至更早时期,古代中国和中亚地区就有商贸往来。

风起祁连映尘路,沙吞古驿傲胡杨。公元609年6月,隋炀帝御驾亲临张掖,登山丹境内的焉支山,参禅天地,接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史称“万国博览会”。据史书记载,道路两旁焚香奏乐、歌舞噪喧,数万名穿着鲜艳服装的侍女夹道欢呼,车辆人群连绵数十里。此举让丝绸之路闻名于世,史称“世博圣地”,也就是世博会的起源地。

连绵万里的丝绸古道,记载着千年桑田沧海。北方沙漠绿洲丝路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东段指长安至敦煌,在长安以西又分为北线、中线、南线,三线会合后经张掖、酒泉、瓜州到敦煌。中段指敦煌到葱岭(帕米尔高原),不同的路段有南北线之分,而南北线又有多条岔道。西段指葱岭到古罗马,涉及地域最广、国家和民族最多,所以线路比中段还要复杂。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使臣、士兵、商人们该有多大的探险精神和追求,才打通了这样的古道。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两千多年来,商品、技术、人才和思想通过丝绸之路互通互鉴实现了充分的交流,沿途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千百年来,茫茫崎岖路走出了多少跋涉者,他们凭借刚毅、勇敢、智慧,用心和汗水浇灌了一道通往外部世界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在经历了岁月的更迭后,在翻阅了历史的金戈铁马、沧海桑田后,在凝听了无数的、幽怨羌笛后,站在茫茫戈壁上,你能真切感受到空旷的心境和跋涉的艰辛。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驼铃声声漫天风沙已成为发黄的相片,驻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今天的丝绸之路已是另一番繁华景象:油气管道通信设施穿越大漠,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物流运输夜以继日。一路向西,不再令人胆寒,而是让人神往。尤其需要点赞的是,“一带一路”建设已让丝绸之路变成一片热土,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将进行更加深度的发展,其文化将会有更加紧密的融合。

丝路雄风再起,河西走廊舒展。那隐约的驼铃声和马蹄声,总是像跫音一样响在我们的脑际,响在记忆深处。曾几何时,一个个充满神秘的驿站像珠子一样被古道串联起来,写满了行进者的激情。那一代代孜孜不倦,敢于开拓的行者依然在穿越中。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