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濯水古镇

作者: 汪本正2019年11月19日游记散文

如果你从武陵山机场或黔江火车站来,到濯水古镇旅游参观,从你步入濯水古镇的山门,就看见老房子拦马石上有一石鸡,正慢慢步入濯水大桥。走上王家堡,翻上曹家垭口,你就会看见千亩观光果园呈现在你眼前。清香扑鼻的各种果花,会使你神清气爽。果子成熟时,香甜可口的果实,可使你一饱口福!

再往前行就是龙潭坝中母猪洞内的双龙戏水,三潮水一天翻滚三次,只见水浑不见龙腾。也许只是人们的传说,更是罕见的地质奇观!

三潮水的水流向蒲花暗河,坐船游暗河。当你到达洞口,若是三伏天,你会感到凉风阵阵,心旷神怡。此洞高20余米,宽10多米,是喀斯特地貌,大自然形成的自然溶洞。在洞内行船需40分钟,有时如白昼,有时如晚上,需灯光方可前行,就像昼夜不停的两日游。洞中,各种形象景观,任你猜想。洞上方,有座天生三桥,桥上有几十亩土地。据说,是 乌家种的,有的说是官陵的地产。堰塘旁边,有高大的白果树和邬杨树,都说是高桥边王家、杨家和易家的。高山有烤烟作为产业支柱,林下坚果也是增收致富的项目。

顺河往下走,“柏杨”原老着民,苗族罗姓在河西、陆家坝、甘家坝栽种的柑橘和各种水果树,果子成熟时,红彤彤圆圆的果实,美味十足,不仅饱人口福,同时也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走上孙家坡,就会看见一坡的桃子园。五湖的水田坝,种满了杨柳和桐木,大坝和蚂蟥沟是新划的。从蚂蟥沟走上土地塘,就会看到高大明亮的学堂堡上初中和小学的教学楼,楼内会听到老师们,都在把他们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可爱的下一代。

每天学生和人们都要经过卡子门,走马家桥上桥,桥上行车,桥下过人,下桥就到上场口戏楼,每天都会看到一些老太婆自发地跳着土家族舞蹈。戏楼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后河古戏”优美的歌声唱段,也正是“游濯水古镇,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听蓬江水音”的真实写照。戏楼旁的老米行,宜宾客栈和老盐行的生意,和马打滚土家小吃的生意真是搞不赢。古镇商户遵照祖辈诚信待人、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欺骗市民,讲究“天理良心”。这是濯水人经商的灵魂和宗旨。所以古今造就了像龚道永教授、汪本善院士、龚沛光等科学家和濯水江西街汪氏商界的领头人。汪氏祖辈从江西迁居古镇,靠诚信经商,本分做人,经营了油炸坊、碾米坊、面坊,经营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及餐饮服务业,同时与安徽詹姓合伙经营烟房钱庄,所制纸币只能在当地流通。所以,濯水流传着“樊家的锭子,汪家的银子,余家的顶子,龚家的杆子”。汪家的经统实力是比较雄厚的,樊家的凉亭,樊姓的先辈是习武之人,个个身强体健,所以比喻樊姓长辈锭子大。

八贤堂余姓,据史料记载,他们是铁木健的后裔,余姓长辈是书香人家。据说,清朝时期,有一位长辈考上了进士,官帽就是顶子。

江西街下面是三道拐,是比喻激发人们的志气,拐出前程,拐出好运,拐出吉祥平安。

龚家抱厅的建筑别具一格,不仅房屋高大,房屋间间明亮,同时还造就了一位天文学院士龚沛光先生。下边就是半边街了,半边街是因为地理条件,房屋只能建半边,西边靠河未建房子而得名。

半边街下面,就是濯水的有枪的家族,龚家为保一方平安,自建民团,自封团、营长等职务,因为有几十条枪的民团,所以就称“龚家的杆子”。

龚家大院往下走,就是红军路,1934年贺龙元帅和关向应的部队,曾经从黄泥塝经过,因此被称为红军路。政府门前有个广场,安装了健身设施,供市民健身使用。广场旁边是旅游接待中心,门前高大的水泥白虎雕塑,这是土家族的图腾。风雨廊桥,更是政府新建的一座闻名中外的风景点。廊桥全木质结构,分塔、亭、桥三组合,是亚洲第一长风雨廊桥,更是当地不可多得的美丽风景区。每当六月,桥上乘凉的人们川流不息,既享受了桥上的习习凉风,又观看了桥外的景色。来古镇游玩,不到风雨廊桥上玩,将是你一生中的遗憾。

濯水古镇有上千年的历史,高低不齐的古建筑群,修建在阿蓬江旁边,孕育着土苗儿女,繁衍生息,当地很多名胜古迹,可以说人杰地灵,所以濯水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这真是:

依山傍水一条街,铁路高速两山开。

蓬江河上桥三座,四季果香迎客来。

五颜六色小饰品,七嘴八舌购物忙。

九九归一政策好,十全十美乐逍遥。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