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好友

作者: 赵翠莲2019年11月21日情感散文

1996年,我第一次出远门,到深圳打工。

那时候还未满十八岁,没有身份证。就揣着村干部盖的证明就跟中介人到了深圳一家破旧的电子厂务工。破旧的厂房,陈旧的设备,厂里有一百多个工人在上班。我被分到了流水线上——— 焊锡。

上班很辛苦,八个小时就是坐在流水线上焊锡,那银白色的锡被烙铁熔化时,发出耀眼的光芒,眼睛不由得半睁半开,一点一点的仔细焊好。因为是计时上班,一遇到停电,大伙是最激动的。一停电时,大伙像是放学时候一样四处乱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着自己家乡。

与旁边那些嘻嘻哈哈的工友相比,她好像很另类,也显得格格不入。她不凑热闹,不爱说话。就连上班,下班,吃饭都是一个人。看她走路,不急不忙,脚步轻盈。

我几次想跟她打招呼,可每次看她总是低着头,好像也不想和别人说话。我只是远远的关注她。

上班时间她除了和工作有关的话题聊天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话说,也没人知道她是哪里人,只知道大家叫她阿珍。不过听口音,她应该是广东人。

那时候,工厂效益不好,一个月工资才三百二左右。还要给工厂扣押一个月。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没带够钱,本来中介人说是扣押半个月就可以发工资了,谁知道进了工厂,厂方就变卦了,改成一个月。我带的钱已用到山穷水尽。在食堂吃饭要扣伙食费,同来的老乡也都用得差不多了,我也不好意思向她们开口借。只好饿着肚子难过得一直在食堂门口蹲着……

“你在这里蹲着干嘛?”这声音很温柔,也有点熟悉。我抬头一看,是阿珍在问我。她居然和我说话了。我一脸窘迫,脸红得发烫,双手紧握着饭盒不知所措。她看到我手中的饭盒,似乎明白了一切,就从裤兜掏出一百块钱塞在我手里,“去吃饭吧,等下饭菜都没有了。”说完就自个进食堂吃饭去了。

我攥着那还带着体温的一百块钱,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追在阿珍后面喊:“我领了工资就还你,谢谢你,阿珍!”

阿珍回头淡淡的一笑,说道“不用谢,出门在外,不容易。”没想到阿珍这么热心肠,一直以为她是独行者,不会和工友说话的。

怪不得父母在家时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

我和阿珍也渐渐的越走越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起逛街,游玩,一起哭一起笑,在别人眼里,我们俨然成了一对“同性恋”。

后来由于嫌工资太低,大伙纷纷跳槽,到了另一家待遇好一点的工厂继续我们的打工生涯。阿珍也在那个时候辞职回家了,因为她家里人催她回家结婚。

开始我和阿珍还有一些书信联系,说她结婚了,老公对她很好。而我继续打工,在深圳特区飘着,不怎么稳定。慢慢的,我的地址经常更换,也就和阿珍失去了联系。

许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阿珍现在过得怎么样,不过相信她一定过得好,因为好人一生平安!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