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有雨春意浓

作者: 乔忠延2019年12月04日精美散文

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古人遗留下的这副楹联,活画了春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往昔我对这副楹联颇为赞赏。年龄渐长,竟然挑剔开其中隐藏的缺陷。从楹联的视角看,固然无可挑剔,若是以自然变迁的眼光审视,就有些牵强附会。春前有雨的几率极小,不是那时不下雨,而是由于气温尚未转暖,降落的雨滴会变成飘飘洒洒的雪花。可要是说成春前有雪花开早,那又不符合天地法则。下雪说明气温在零度之下,这样的低温草木无法复苏,何谈生长?而气温的转暖立春是一个明显标志,所以准确的说法应是春来有雨花开早。可要是这么改动,整副楹联就不会那么工整了。

不必苛求这副楹联的准确与否,春前有雨花开早真是道出了一个自然秘笈,雨是春天的乳汁,可以滋润万物生长。按说立春就是大地转暖的界线,从这天起阴云落下的就不再是雪花,而是雨滴。然而,时令界线决不似泾渭那般分明,寒冽的北风常常越界,会把雨滴搅和成雪花。那么到了何时寒风的利爪就很难伸过来了呢?古人在立春后设定了一个较为可靠的节气,这就是:雨水。

雨水一到,说明春天已经站稳了脚跟,不会再让寒流肆虐属下的花草。即使寒流偶有越境,也会迅速被温暖击败。可以肯定地说,雨水节气一到,供养万物生长的主要能源就是雨水,当然这时候称作春雨最恰当不过。春雨就是花草树木蓬勃生命的最佳养分。

可是,不知缘何世人总是误解春雨,竟然乱点鸳鸯谱,将它的恩德赐予春风。别人出错也罢,诗人居然也出错。别人出错只是一时误导,诗人出错就会误导千秋万代。唐朝诗人贺知章就出错了,他写下的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看,把“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功劳直接奉送给二月春风了。好,就算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就了万千细叶,那既然要裁剪就需要有锦缎布帛,这锦缎布帛般的绿意何来,还不是春雨滋润出来的?遗憾的是出这般差错的不止是贺知章,就连白居易也出错,他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便坠入这个窠臼。“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没有错,错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难道原上草仅靠春风就能使之枯体重生?不会,必须要有春雨滋养,那才是原上草生长的内在热能。

相比之下,韩愈胜过一筹。在他眼里,“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最好的景致,而且“绝胜烟柳满皇都”。这“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美从何而来?得益于“天街小雨润如酥”。一个“酥”字,韩愈就把春雨的无数委屈给洗刷得干干净净。酥,从酉,从禾。“酉”指“酒”。“禾”指“五谷”。“酉”与“禾”组合一体,表示像面粉加酒和糖制成的松脆点心,何其美妙!这样的食品供养闲歇了一个寒冬的根脉,岂有不蓬勃向上之理?因而,刚刚还草色遥看近却无,眨眼就会绿柳才黄半未匀,再眨眼就会万条垂下绿丝绦,再再眨眼就会万紫千红春满园。

雨水,给了草木蓬勃的生长活力。雨水,给了春天蓬勃的生命意趣。雨水是动力,也是标尺。用这把标尺一丈量,还可以知道年景是丰是歉。倘要是雨水如期到来,像是膏泽滋润禾苗,准会五谷丰登。倘要是雨水无雨,遍地干旱,草木禾苗有气无力,绝不会长出丰饶果实。倘要是雨水虽然无雨,却下了雪,那该比无雨要强些吧?未必。下雪是气温偏低的写照,刚露头的新芽会冻死。禾苗无法正常生长,丰收只能是梦境里的奢望。

如此打量,雨水又如一位饱经沧桑的白发长老,淅淅沥沥地讲说,天道无常,世道有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