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印象

作者: 陆隐2019年12月19日原创散文

【题记】“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我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光阴,我一直在长江下游三角洲一带生活、游学和工作。三十多年后,我溯源而上,来到了长江上游的重庆东南角的黔江生活和工作。对于黔江,我很陌生,只知道这附近出了个湘西作家沈从文,还出了个青年革命家赵世炎。在古代,这里属于巴楚,当年,青年李白就是从四川仗剑走天涯,沿着长江来到吴越,一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李商隐也写道,“巴山夜雨涨秋池”。在古代,我属于吴越之人,准确地说,当属越人。如今,我从吴越之地逆流而上来到了重庆黔江,从飞机上下来的那一刻,我恍如隔世,就像穿越了一样。

说到黔江,不能不说濯水。由于工作关系,在初来的几个月里,我并没有机会去看一看她,不知道她长什么样。直到借机参加了团区委组织的一个活动,我才目睹了她的芳容。忽然想起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想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却没有看到过像风雨廊桥那样风情的桥;我看过许多次的云,却没有看到过像濯水山头那样奇幻的云;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没有喝过土家拦门酒那样清冽的酒。

行走在古镇青石板小径上,观两边历史悠久的吊脚楼和店家随意售卖的当地特色工艺品、小吃;移步风雨廊桥,看那清澈见底的阿蓬江,如富士山一样奇特的远山,赏这凭水依山而建的小镇;沿着江岸走,看那艳而不俗的花田,听对岸深翠逼人的山间传来的鸟雀交鸣之声,此时此刻,我仿佛走进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茶峒。茶峒与濯水其实相隔不远,茶峒的风土人情跟濯水颇为相似,也只有茶峒和濯水所处的这样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出小说《边城》里淳朴善良的船家少女形象——翠翠以及翠翠与傩送、天保之间的凄美爱情

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濯水。我只能以人物来形容她,我觉得她是翠翠,也是张兆和。我想这就是濯水留给我的初印象。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