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无尽头

作者: 吕莹2020年01月23日情感散文

记得是过了奶奶十周年忌日,我们与故土依依惜别的。算下来,奶奶离开我们27年了,作为小浪底水库淹没区的移民,我们离开老家新安县也17年了。时间和距离改变了许多,但不曾改变我们对奶奶无尽的思念

今年国庆长假,姐弟们难得相聚,就跋山涉水去看望常在我们梦中浮现的奶奶。坟,已经被万山湖水吞没,一行人只能跪在对面的山顶上祭拜,寄托哀思。

奶奶一生孤苦,44岁就守了寡。奶奶的一生又是幸福的,在乡亲们的眼里,奶奶是个令人羡慕的农村老太太。她教子有方,儿女们都小有成就。姑姑和叔叔都在城市工作;我的父亲刚解放就入团、入党,大队干部一当就是30年。他们姐弟仨事母至孝,使奶奶安享晚年。

奶奶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劳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妇女都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母亲一上工,家里一大摊子事就落在奶奶身上。9口之家,一日三餐需要张罗,襁褓中的弟弟妹妹需要照看,家里养有牛、喂有猪,三天两头还要套上牲口碾米、磨面,这些都难不倒奶奶。一有空,奶奶就把家里的破布烂衫用糨糊拼接压实晒干,交给母亲纳鞋底使用。傍晚,收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铡草,奶奶擩,父亲铡,铡出的草堆得小山似的。冬天,奶奶一吃过晚饭,就坐到纺花车前开始她一天最后一项劳作——纺花,我就在嗡嗡的纺车声中渐渐进入梦乡。

那年月,红薯是农民的命根子。收获红薯的季节全家人最忙碌,家里劳力少,奶奶也要参加进来。生产队把红薯分好天都已经黑了,各家各户的晒红薯片大战刚刚开始。我们扶着奶奶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走到山顶,选好向阳的位置,父亲搬运,奶奶把红薯擦成薄片,然后由我们均匀地铺到山坡上,等着风吹日晒。干完活往往都到了后半夜,大家腰酸背痛,又冷又饿,奶奶却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和累。那时候,奶奶都已经70多岁了,早到了享清福的年纪。

我们姐弟自出生起就天天和奶奶在一起,奶奶差不多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奶奶一共有16个孙辈子女。那些年,奶奶就在河南新安和陕西铜川之间奔波,挨个伺候姑姑、母亲和婶婶坐月子。奶奶格外操心我们的学习,“学生娃等着吃饭哩”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是红薯汤、红薯馍、红薯面饸饹老三样,但不论早晚,我们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而且总能吃个饱,从没有饿过肚子。奶奶对管教孩子们的事当仁不让,母亲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我们从小就把听奶奶的话视作天经地义,习惯了奶奶把大家的课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中午放学,顾不上吃饭我们就赶紧挑土,把牛圈猪舍垫得干净清爽。下午一放学,奶奶就催促着我们去割青草,让牛和猪也能及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星期天,奶奶不是指派我们去扫煤灰,就是指派我们放牛捎带割草。热爱劳动,凭力气吃饭,是奶奶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人生课。

奶奶为人处世颇有气度和风范,和她的两个儿媳相处得非常融洽,从没有红过脸,至今还被人们传为佳话。奶奶深居简出,不喜欢串门,不愿为此耽误家务劳动,更不会说东道西,招惹是非。奶奶持家甚严,打小就不准我们小偷小摸、好吃懒做、说谎骗人,如果不听轻则对我们疾言厉色,重则一顿杖责。奶奶平时寡言少语,如果你真遇到烦心事,想听听她的意见,她会耐心地开导你,让你豁然开朗。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有乡亲们记得当年与奶奶拉家常的情景,记得奶奶讲的那些道理。

勤劳、善良、宽容、坚强,奶奶的这些优秀品质已经长入我们的骨髓,成为家族基因。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