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雨中行

作者: 杭生2020年02月07日游记散文

古堰画乡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在丽水城西南23公里瓯江的上中游分段处,也是龙泉溪和松阴溪的交汇点。

那天,我们从丽水城出发,天已开始下起了小雨,我们开玩笑地说,雨中游古堰画乡,就要这种味道。到了碧湖镇堰头村景区,雨势仍不减,我们便添衣、换鞋、打伞,有点手忙脚乱。进入景区后,一座文昌阁先入眼帘,观之,无不敬佩乡人耕读、重教、尊贤的美德。紧靠文昌阁的是两条呈“十”字型小河道的交汇处。东西向的河上有一石桥,河的两边是硕大茂盛的古樟树群。我们站在桥上拍摄风景,谁都没注意这河这桥有什么异样。讲解员小刘将我们招呼过去,让我们仔细观察这桥这河。河水水位很高,快涨到桥洞顶了,这没什么特别呀。小刘看我们一头雾水,便叫我们看交叉河的水位。我们这时才发现,东西向河道水位高,南北向河道的水位低。皆纳闷。小刘于是告诉我们,这是石函。两条河水是立体交叉,各不相干,这就是“水上立交桥”。东西向的是分水渠道,南北向的是冲刷泥沙的排泄道。噢,原来还有此玄机。

然后我们沿着河道边的古道向村西走去,沿途有古村落的社公庙、贞节牌坊、通济山庄、叶氏宗祠、古樟树群等。在古道尽头就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枢纽——通济堰。

通济堰边有一座廊屋,是观堰的绝佳处。廊屋边竖着两尊石雕像,分别是詹司马和南司马,他们在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负责修建通济堰,后人在此为他俩竖像纪念。整个水利工程由拦水大坝、通济堰、石函渠道、叶穴、概闸、湖塘等组成。首创拱坝形式和石函,前者为世界最早,后者为国内最早。通济堰引水干渠自堰坝北端通济闸起,经堰头、保定等村,环绕整个碧湖平原,最后过白桥注入大溪,全长23公里,渠道呈竹枝状,有支、毛渠道321条,分为48派,支渠上建有水闸72座,积储余水,可灌溉农田3万亩,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据记载,南宋开禧元年(1205)时,将通济堰原木筱构筑改为结石结构。现存拱形石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很为壮观。

这天我们刚进入廊屋,雨下得更大了。只见眼前的松阴溪水面开阔,水漫过石堰而下,水流湍急。我们在雨中沿着溪水向东边码头走去,在观景台附近有范成大的石雕像,南宋时是他在处州主持修通济堰的。介绍说,原先筑堰时是将石块装入木箱沉入水中,但木箱易腐烂,石块就会松动,南宋时郡人参政何澹将其改为用铁水灌入石坝缝隙中,使大坝牢不可摧。这一技术后被卫泾编录书中,卫泾是松江的第一位状元,官至参知政事,他与朱熹、范成大均为好友。看到在通济堰的历史记载中有我们松江先人参与,我们

很是骄傲。

我们在大雨的陪伴下坐上游船,出松阴溪后向着龙泉溪对岸的大港头镇泛行。雨中的山水景色有着朦胧之美,有几只捕鱼的小船静静地泊在水中,不见渔翁和鱼鹰,大概是雨天的原因吧。

上岸后来到大港头镇临水而建的江滨古街。古街原为宋元明凊时期的水陆码头、商贸繁华之地,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这里便萧条了。古街不长,仅五百多米。两边都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老式店铺,现大多改为画室画廊。这里没有吆喝声,显得安静,店堂门开着,四壁都是画,任你欣赏参观,门口写有店主“有事请打电话”的留言和手机号。也有一些民宿夹在街中,店名也蛮有趣的,什么“只有一间”“开花等茶泡”等,只是大门紧闭或无人接待,门口挂了块牌:仅限预定。走到古街的街口,才有几家餐馆。古街口有座“双荫亭”,看来有些年份了,它和亭边的古樟树一起,对亭中小憩的人们叙述着往日的故事。

这里,因其景色优美,故而吸引了无数画家、摄影家来此写生创作。当地政府遂将其定位为“浪漫画乡”,而今已形成写生、创作与行画基地和休闲度假之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