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归来不识君

作者: 罗毅2020年03月29日原创散文

一入轨道站,有点懵圈。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秩序井然的安检,上上下下载客的扶梯直梯,让我产生了眩晕的感觉。该从哪部电梯上去或下来?我乘坐的地铁去了哪里?不就是三个来月的疏离么,这还是先前熟悉的车站吗?怎么如此陌生?

每天上下班,90%的时间乘坐地铁6号线来去,冉家坝站、江北城站,既是起点亦是终点,乘哪部电梯少走弯路,坐哪节车厢下车比较方便,进口、出口在哪个位置,早已烂熟于心。一条行走线路,熟悉得几乎能让身体出现条件反射。

打去年入冬以后,因小恙改为自驾车上下班,暂别了轨道交通。如今开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也实在忍受不了城市堵车长龙的困扰,我决计还是回归到准时与快捷的轨道上去吧……然,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陌生的车站环境让我像头一回出远门的游子一样,遇上找不着北的窘态。

春风归来不识君。

仔细阅读墙上新贴的轨道交通路线图,终于明白所以然。原来冉家坝站,新近有了环线和5号线加入,成为一座不折不扣的换乘大站。熟悉的6号线,似乎突然被挤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旮旮旯旯,难怪让我这个“老重庆”迷失了方向呢。

次日下班时候,对新开通的环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遂在五里店站换乘,头一回上了环线车,往冉家坝奔去。

不知道从什么方向开来的地下钢铁长龙,带来的观感自然是春天一般。好了,如学生作文一样描绘轨道交通的写景状物就此省略,歌颂轨道交通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语句词章也按下不表吧。那些夸张的形容词,网上堆积如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有幸参加了渝中区“八一隧道”施工。那是为解决牛角沱与菜园坝火车站之间交通拥挤问题,向驻渝部队申请援建的一个“啃骨头”工程。驻渝部队闻令即行,四个建制工兵营,向阳山下摆战场,日夜不停“三班倒”,凭借着装载机、翻斗车、空压机、凿岩机、风钻、圆锹、十字镐和硝铵炸药、电雷管等原始简陋的施工工具与装备,从牛角沱、菜园坝和向阳隧道中段四个方向突破,挖山不止……短短五百来米的隧道,耗时整整两年,据说还是提前四个月竣工通车。要是放到现在,那威力无比的盾构机上得阵来,怕是再提前四个月工期也难说。

那时重庆的交通,道路陈旧不说,从永川开来两路口、朝天门的长途汽车,车顶上竟还背着鼓囊囊的黑色天然气包。好在重庆城并不大,基本上以现在渝中母城为主要活动范围,江北、沙区、南岸人“进城”逛解放碑,简直就是开洋荤。谁能想到呢,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渝中半岛似乎成了弹丸之地。那“进城”的概念,怕是只能出现在怀旧如我这样的人群中了。

青春少年转眼就是老之将至。好在,我曾经挥洒过汗水的“八一隧道”仍在发挥作用,为大重庆的交通贡献力量,足以欣慰罢。

十多年前,重庆还没有轨道交通。时家居杨家坪,修建中的重庆第一条轻轨2号线从窗下经过,一家人几乎天天要趴在窗台上看那架桥的机器忙碌不停,心想传说中的轻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玩意儿?

就在盼望轻轨的日子里,我出差去了一趟北京,见识了北京地铁的快捷与方便。尽管被车厢内密不透风的乘客挤压得叫苦不迭,内心深处还是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开心得忘乎所以。地铁这东西不赖,穿行地下,安全、准时、不堵车,还没有油气污染,多好。

随着新山村到较场口的轻轨2号线开通,重庆迎来轨道交通的春天。蓦然回首,1、2、3、4、5、6、10号线和环线横空出世,轨道交通线网图更新换代之快,让人目不暇接。不夸张地说,稍不留神,就是陈奂生进城。

感谢时代。眼看着这个城市长高变大,眼看着她旧貌换新颜,眼看着密如蛛网的轨道里程愈来愈长、愈来愈远,真的是恍若隔世。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