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识字的父母

作者: 人生如水 2015年05月10日散文随笔

我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文盲,他们生于上世纪的2-30年代,母亲家境贫寒,父亲虽说家境好一点,但5岁就失去了母亲。我母亲一天书没念过,所有的纸币、粮票、布票都是靠颜色记数量,由于母亲记忆力超群,一辈子没有丢过钱、粮票。记日子只记阴历,而且十分准确。父亲只念了一个月的私塾,上学的时候,正是伪满统治时期,日本鬼子搞的是奴化教育,父亲几乎不认识汉字。我们家户口本在文化程度一栏,父母填的都是文盲。

父母那代人受尽了没有文化的苦,父亲工作出色,但是没文化,只能做劳模。因此父母特别羡慕有文化的人,见了有文化的人都叫“先生”。从我记事开始,父母就发奋让我们读书,那时我还是懵懂少年,父亲送我上小学读书,并很认真地在老师面前叮嘱我:“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啊!”可惜我们这代人生不逢时,正在读书时,却赶上来了“文革”,“读书无用论”对我们这代人坑害的最深,我们姊妹兄弟7个,唯一我多念了几年书,上了10年多的中学,2年的中专,2年的大专,在我们家我算是文化人了。

上小学前,我们家先后在城乡结合部的天合北小乡和吉舒一井的联盟5队居住,所以和农村孩子别无二致,见了生人腼腆害羞,目光呆滞,总躲在大人身后,不敢见人,傻呆呆的。上小学不久,我家从西一井搬到镇北街,我的班主任和我家对着窗户的邻居。父母从小就告诉我要尊重老师,老师家有什么活,要长点眼力见。曹老师爱人是河南人,和婆母住在一起,她家里打个酱油,买个醋的活,我经常帮着干,所以曹老师对我特别关照呵护,有了曹老师的关照和提携,渐渐的农村孩子那种胆小、腼腆的神情在我身上消失了。

父母虽然不识字,但是对我们学习却十分看重,只要我们写字看书的时候,父母从不指使我们干家务活,为了逃避家务劳动,我经常把本来不多的作业,反复做上几遍,看课本也要大声念出来,让父母知道我在学习呢,虽然,父母不认字,但是听我念课文,也知道阴阳顿挫,告诉我好好念。只要是学校老师要求的,父母都会答应,从未怠慢过。老师让我们记日记,家里虽穷,也给我买了日记本,从哪以后记日记成了一种习惯。

其中有一篇写的是小学三年级的日记:“今天我当了班长,职务高了怎么办,这是一个大问题,我要从自己做起,把我班带成先进班。”20年后媳妇看了这些日记,说:你小子,小时候虚荣心就很强啊。因为,我家姊妹弟兄多,孩子们都是散养,没有硬约束,只要好好学习,尊敬老师,父母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我的日记都记了啥,因为不识字,他们从来没有过问过。

那时家境不好,我家唯一带字的书是日历。当我能看懂不多的字和词时候,我和父母商量订了份《中国少年报》,那时候一份少年报才两毛八,就是这份小小的报纸,让我了解许多外面的世界,知识面也比别的孩子宽了,人们常说“童子功”,孩童时记住的东西,会终生不忘的。有了这份报纸,我的作文提高了好多,每篇作文基本都成了班里的范文,可惜1966年下半年“文革”开始了,少年报也随之停刊了,唯一了解外部信息的平台从此没了。

1966年9月,父亲发了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这是当年我家唯一一本64开本的精装书籍,父亲不识字,所以每天都让我念给他听,时间长了,这本270页的《毛主席语录》,427条语录我能倒背如流。1966年10月1日吉舒线铁路通车那天,我和郭铁华、苗来成、王文普等七个同学第一次坐火车,在列车上,把毛主席语录,从头到尾念了两遍,列车就到了吉林。虽然那时对领袖的教导不太懂,但是,这本语录对提高我的阅读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

1967年文革红卫兵串联停止后,又没有课上,我和玉生、矿生就经常到吉舒一井去挖菜或拣点废铜烂铁,那时候矿工们文化水平都很低,不会写大字报,我们三个经常帮助这些矿工写大字报,回报是给我们面包吃,别看写几张普通的大字报,可对于我们孩童时代的写作水平提高却是个益事,不是“吹牛”的说,直到现在我和玉生、矿生的码字能力还是不错的。后来在学校我们都成了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的积极分子了。

1968年下半年开始复课闹革命了,直到我1972年中学毕业,小时候留下的那点功底,直到参加工作都是我们受益匪浅,成就了我们三个人的一生,这点点滴滴的知识确实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参加工作不久,玉生和矿生都在矿里和局里做团的工作,后来改做业务工作。再后来,玉生成了矿党委书记,矿生也担任了省煤炭地质局的人事处长。我开始做工会干事、再做广播站编辑,77年进了办公室,一晃度过了30多年。

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在办公室工作,因为家里人口多,我又是长子,为了不增加家庭生活负担,我放弃了高考,现在看确实是件遗憾的事。7年后,煤炭系统组织带工资调干学习,这次我报考了。当我收到辽源煤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父亲、母亲笑得那么灿烂,高兴地去向左邻右舍报喜。父母虽然是一个文盲,但懂得学习的重要。我是1980年冬天入学的,经历文革浩劫的辽源煤校十分简陋,我们住的宿舍是原来的教室,十几个人一个屋,由于太冷,晚上睡觉都得戴着棉帽子,至于吃的更差,顿顿大白菜,苞米面发糕。

寒假回家的时候,父母知道了我们学习的艰苦,为了让我安心学习,专门为我买了暖水袋,开学的时候,还把全家每月供应的大米,给我带上10斤,临行是母亲还专门做了两罐鸡蛋酱,但是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如今想起来,那是父母对我的特殊厚爱。每当我寒暑假回家,她都要问我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当她们知道我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还把我的成绩单、作业本存放在小木柜里,久久珍藏着……毕业以后重新回到办公室工作。

父母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是做人从来不含糊。老两口子这一辈子,从来没和邻居、同事吵过架,邻里之间相处总是宽容为怀,从不斤斤计较,晚年的时候,由于父亲工作出色,1981年矿里分配给我家一套干部房,一栋房四家,其它三家都是领导干部,在这样的氛围下,父母只过自己家的日子,从不讨人嫌,父母的老实厚道,也赢得了邻居们的尊重,干部房的人家换了一家又一家,但是和我家始终是那样和睦。

去年我退休了,这时候的我,对父亲母亲人格、人品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普通人,在那片故乡土地上生存了一辈子,勤恳做人,辛劳耕耘。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一辈子都在家里,洗衣做饭,因为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不好,父亲又是个老实巴交的采煤工,所以母亲一辈子受了不少苦。因为不认字,没文化,受了一辈子憋,靠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仔细劲,和那过人的记忆力把我们姊妹兄弟7人养大……是父母教我做人做事学文化,最后走进省城,可是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了我,怎么能不让我一次次用手中的笔写下他们的恩德、他们的风貌、他们的精神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