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面

作者: 成健2020年07月25日现代散文

鲫鱼,在苏北盐城、兴化等地又叫刀子鱼,形态扁胖,背黑而腹白。里下河一带将鳊鱼、白条、鲤鱼、鳜鱼推为上品,鲫鱼虽不属此列,却在百姓餐桌上最常见。即便是清贫人家,于产妇哺乳期,也总要想方设法弄些鲫鱼炖汤,因它有补虚催乳功效。乡间有句绕口令“钓鱼要钓刀子鱼”,足以说明鲫鱼的好。

鳝鱼,也叫长鱼,细长圆滑,无鳞。淮扬菜系里的“淮安软兜”,是清炒鳝背的一种经典做法。城里食客只知鳝鱼肉质鲜嫩,大概没听说过村童将鳝骨另有妙用。去肉后的鳝骨,置于竹篮里,用长绳系了,从桥上垂下浸入河水,一炷香工夫,常颇有收获:是些馋嘴的小河虾,如痴如醉地紧抓鳝骨不放。

现在,我们要用鲫鱼和鳝骨为主材做一种汤。

先将鲫鱼剖腹剔鳃,不用去鳞,洗净,入猪油锅,文火炸酥;鳝骨亦用猪油煸炒出香。炸炒过的鲫鱼和鳝骨浸于半锅清水中,烧至汤色转白,得头道汤。将沥尽汤汁的鱼肉鱼骨下锅煸炒后,加水烧煮,得第二道白汤。如法炮制,又得第三道白汤。其时,鳝骨或尚完整,鲫鱼恐已零碎,须用细密的纱布过滤,使汤中不至于残留渣滓。或问:鲫鱼为何不用去鳞?二道、三道工序可省否?答曰:鱼鳞富含胶原蛋白,营养自不必说,还可增加汤汁浓度。二道、三道工序千万莫省,因欲取鱼肉鱼鳞和鱼骨中的精髓,实难毕其功于一沸,故需三遍。

而后,将三道汤汇作一锅,加葱、姜、绍酒、虾籽,大火烧沸,继之小火慢熬,其汤愈加浓白醇厚。未及揭盖,香味早已透出,却不带丝毫腥气;浅舀来看,于腾腾雾气中隐约如见半勺炼乳。若数滴汤汁洒落桌上,竟能不散不漫,不腻不粘,撮口吹之,滚如玉珠。

这便是东台鱼汤面的汤了。熬制一锅鱼汤,至少得七八个小时。东台城里的面馆,早茶的菜单里少不了鱼汤面,所以一帮厨师和伙计往往三更天开始就忙个不停。有了鱼汤,其余不难。面条宜细,软硬可随客便。每家面馆,桌上均备有细盐、胡椒粉,客人亦按需酌量,自己调味。一碗素白的鱼汤面,最好再撒上一小撮切碎的青蒜,色香味尤佳。

鱼汤面在苏南苏北广受欢迎,南京、泰州等地的鱼汤面虽各有千秋,其实做法与此大同小异,而东台鱼汤面名气更响,或许是它曾在一百年前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过金奖的缘故吧。再往前追溯,传说清乾隆某年,有个宫廷御厨流落民间,在东台盐区卖面点小吃养家糊口,起初生意清淡,后听从当地乡民建议,不断尝试,终于摸索出这种熬制鱼汤的妙法,两百余年盛传不衰。

于是,一滴汇集水乡灵气和民间智慧的鱼汤,在人们的味蕾上久久萦绕,回味无穷。大官小吏、行商坐贾、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纷纷迷恋上鱼汤面,都说“吃一碗,想三年”,因为它不只是个传说,它是一碗入口鲜香、下肚舒坦的真实。

东台,位处苏北南端,自古依海而兴,西汉时即以煎盐闻名,近代以来则农工商并举,是个很富很文化的县城,素有“苏北小上海”之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