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团圆是今时

作者: 叶弥2020年08月14日情感散文

乡下的小孩子最喜欢过年了,因为有平时吃不到的食物。穷人也讲规矩,不准小孩子们乱串门,但过年是个例外,可以成群结队,像小狗一样在村里乱跑乱叫,逢屋便停。站在人家门口,自有早就等着的大人,拿出炒花生、炒瓜子、糖果等零食,有时候还有一角钱。

我妈除了教书,还是当地第一位“赤脚医生”,人们有跌打损伤、生疖生疮等,全来找她。我过年时,在村子里跑一圈,收获一口袋的钱。我还跑到别的村子里去,人家看在我妈的面子上,给吃的,也给钱。但是很奇怪,我收到的钱,年年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只管收钱,不管爱护钱,也许走在路上丢了,也许被父母没收了,反正我不记得了。

大约读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期间,我过年必定要生一场病。所以这三年的过年记忆很是不痛快。常常守岁时还好好的,到了大年初一早晨就不舒服,一边在门口的土坑边刷牙,一边哭。勉强与小伙伴们走门串户,也是兴味索然。但是不用吃药,过了年就好。后来村子里来了一个算命先生,大家都说灵,我妈就请这算命的来到我家,他端端正正地坐在我家门外场院中,破衣烂衫,但身上有一股居高临下的意味。给他引路的童子也端端正正地坐着,挺有尊严的样子。经他掐算指点后,从此我过年竟然真的再不生病了。

世上的迷信大约都是这样的碰巧。因为许多表象都是人为的。

记得有一年的年三十,我妈妈在包团子,包完数一数,说,哎呀真巧,不多不少一百只团子,你爸爸要回来了。果然没过多久,因为一些不幸的缘由流落在外两年的父亲就回来了。我的舅舅后来告诉我,我妈那时包一百只团子,是她有意为之。她一边包一边数,凑满了一百之数。她是想我父亲了,也许心灵感应,一家人真的又团圆了。

改革开放这些年,中国人的生活焕然一新。每逢除夕夜,我父亲必定要念叨现在生活的好,念叨党的英明。一是我们全家从苏北回了苏州,二是老百姓有了各种合法途径为小家庭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说到幸福这个词,又想起一件往事。我们下放的苏北那个村子,有若干年,大家过完年三十,会盼望一位讨饭的女人来村子。女人大约四十岁不到,带着一位腼腆的十来岁男孩。男孩身上背着袋子,负责装馒头。女人与一家一家寒暄,说话。待到袋子里装满馒头,他们就会找合适的人家歇脚。

说是歇脚,喝完一碗热水,女人就开始唱了。不知苏北哪里的方言,我每次都去听,只听懂她唱的《孟姜女哭长城》。大家屏气凝神,生怕漏听了一句。她唱得悲惨凄切,大家听得唏嘘感动。在只有八个样板戏的年代,能听到这种戏,是莫大的享受。但在我听来,却是不太动听,远不如苏州的评弹和昆曲。她唱完就走,不再逗留,村里人照例会送她很远,挥手道别,约定明年过年再来。女人一再回头挥手,她也是一身破衣,但缝补得很是用心,精气神都撑着。她身后的男孩,圆圆的头脑,一双乌黑眸子,安静,懂规矩。

苏北乡下过年,各家总得做二三百个馒头,把它们放在外面吹干,要靠着这些馒头度过青黄不接时。现在苏北乡下没有人家过年做这么多的馒头了,做上几十个,也是应个景,孩子们都不爱吃,他们会驾驶摩托车或开汽车,上县城去吃“肯德基”。

我总记得那馒头的味道,放的时间越长,酸味越大。一个月过后,硬得赛过石块。所以我在苏北乡下,常想念苏州“黄天源”的馒头和黄松糕。

我十四岁离开父母亲一个人回了苏州,从此在苏州过了无数的年。苏州是鱼米之乡,又讲究吃喝。苏州人过年,好比是烈火烹油,好吃的东西应有尽有,但总也留不下食物之外的记忆。

又是一年元宵节,待得团圆是今时。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