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修养叫做快速通过斑马线

作者: 老遗[文集]2020年11月21日散文随笔

时下,有一种现象真的让笔者不敢苟同,那就是一些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总是慢吞吞的。尽管已经堵了一大排车,他们依然是我行我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丝毫都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看,那一位时髦女郎,穿着鞋跟只有食指粗细的黄色皮鞋在斑马线上一路闯着红灯款款而来,把个绿灯正在放行的一长串汽车堵在了路中央,但她却依然漫不经心,丝毫不懂得慌,丝毫不懂得怕。

看,那一位中年大叔,在斑马线上西装革履迈着方步,挺得老高的将军肚不知有多气派,任凭交通多拥挤,却始终气定神闲,大有“谁敢惹我谁吃亏”之势。

看,那几位小朋友,盯着手机在斑马线上走走停停,禁行的红灯早亮了也还浑然不觉。

看,那几名美丽的志愿者,在凛冽的寒风中站在斑马线的两端,反复地重复着红灯亮拉绳、绿灯亮放绳的活计,全力在维护着这“红灯停绿灯行”的过往规则。

凡此种种,都在昭示着“快速通过斑马线”的美德在全社会还没有最终形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以礼仪闻名于世的文明之邦。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许多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一直以来,“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礼仪典范都深为人们广涌。

我们的先民在行走上是很讲礼仪的,也是有很多礼仪的。在《礼记典礼》之中,就有“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等行走规范。其意思是说走路不要显出傲慢的样子,站着不要偏用一脚而歪斜,坐着不要伸开双腿像簸箕,睡觉不能趴着;在布幔或帘子外走路不能小步快走,在堂上或手持贵重的玉器时不能小步快走。堂上走路应用细碎的步子,堂下走路则可以大步走。在室内走路不能双臂张开,和别人坐在一起不要横起胳膊。给别人东西时,对方站着,自己就不用跪着,对方坐着,自己又不宜站着。在《论语》中,关于孔子见君王时行走的规范是:“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面见国君时,就要有恭敬而心中不安的神态,徐徐步行,从容安祥。到了唐代,更是在唐律中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意思是在道路上车马要让行人。当然,我国古代关于行走的礼仪还有很多很多,真可谓是不一而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行走的礼仪内容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没有汽车的古代社会,在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斑马线的时候,是不可能形成如何通过斑马线的礼仪规范的。只有到了现代社会,到了汽车时代的时候,到了车人争道、安全出行、斑马线上如何行走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人们面前的时候,也才迫切需要尽快形成如何通过斑马线的好规范,也才迫切呼唤社会形成通过斑马线的文明礼仪。

曾几何时,我们在通过斑马线的时候,工作人员不停地广播“请走斑马线,车让人。”的确,“走斑马线,车让人”已成为了人们安全出行的共识,成为了一种最起码的行走礼仪。君不见,现在走在斑马线上,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汽车驾驶员主动停车礼让行人,那怕是要通行的车子都已经堵成了长长队,也没有任何一辆想去争那么一分抢那么半秒。当然,这也得益于“斑马线上的电子摄像头”,得益于“车不让人将会受到驾驶证罚分”的严厉处罚。

“车让人”不仅是在斑马线上,而且在车辆行驶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毕竟,在学驾驶时,师傅就一直在强调“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重要性,在强调“十次车祸九次快”的敬醒,在强调“安全出行、平安回家”的出行原则,更何况任何驾驶员的出行追求都是“平安”。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汽车驾驶员都会保持最大的专注以防止意外的发生,那怕是一丁点的刮擦。于是乎,不只是在斑马线上会是车让人,就是不在斑马线上也会是车主动让人,都会形成“你急你先走”的习惯。然而,芸芸众生中也不乏那些“天下唯我独先”的驾驶之辈和学艺不精之流,于是乎不守礼仪横过马路的行人常会被逼得手忙脚乱,避让不及,甚至是发生意外。

当众多凶险的意外事故发生时,当车辆在礼让行人的同时,我们的行人是否也曾想过礼让一下车辆呢?我们的行人是否也曾想过快速通过斑马线呢?

随便在网上浏览了一下,斑马线上的乱象也还真是琳琅满目,花样百出。行人斜插式进入斑马线而被困路中央的、撞红灯强行通过斑马线的、在斑马线上悠闲自得散步的、边过斑马线边玩手机的、车人相争酿车祸的比比皆是。当然,针对斑马线乱象的整治建议和措施也很不少。陕西西安一78岁退休老教师在给车让人点赞的同时,就认为行人对车让人驾驶员最好的感谢就是“快步通过斑马线”;浙江一中年妇女认为过斑马线时要仔细观看过往车辆的通行的情况,以确保快速通过斑马线时始终是在人行绿灯亮起的时间内;有的则认为过斑马线时最好是结对通过,以减少车让人的时间;有的地方则采取了更具体的措施,装备了阻止行人乱穿斑马线的喷水雾设备、电子斑马线等。

不管是乱象也好,还是提出整治乱象的措施也罢,其根本原因都在于斑马线上的行为规范还不完全。这种规范,只有对“车让人”的规定,而没有对“行人也应快速通过”的要求,因此,也就没有最终形成“行人快速通过斑马线”的礼仪。当然,对于脚手不好的老人,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没有多少文化而出门较少的老人,对于不谙世事天真活泼的小孩,他们在斑马线上乱一点,慢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理解的,车辆驾驶员必须耐心等候。然而,对于好脚好手、好身好体的正常人,在斑马线上乱、漫,一点都不去自觉养成快速通过斑马线的习惯,一点都不去理解驾驶员的感受,那就不对头了,是要受全社会谴责的了。

快速通过斑马线不仅是一种基本礼仪,而且还更应是一种修养。因为礼仪只是一种律已、敬人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会因人的认识不同而在遵从上千差万别。认识到位的人,会把它作为自己自觉的行动;认识不到位的人,甚至是没有认识的人,也就不把它当回事,甚至是故意要造成混乱,于是斑马线上的各种乱象也就应运而生了。有时为了让想通过斑马线的各方去遵从这种礼仪,还必须采取一些强制措施。

斑马线上人车争道的危险性不用我说,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轻者伤、重者亡”。快速通过斑马线的礼仪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可遵从可不遵从的,这种礼仪是大家必须自觉遵守的。而快速通过斑马线要能化为大家的行动自觉,就更多的是要靠自身的修养了。也只有更多地通过自身修养,也才能努力把自身的出行素质提上去,才能最终在内心深处形成遵从快速通过斑马线的规范和礼仪意识,也才能最终将这种意识外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斑马线上通行秩序,更好地保障出行的安全。

愿大家都遵从快速通过斑马线的礼仪规范吧!愿出行的朋友们更安全吧!

余国富

2020年10月27日

作者老遗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