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的变迁

作者: 宁妍妍2021年03月30日生活散文

我的家乡——偃师市大口乡宁村,是一个小村子。然而,在近一二十年间,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单说炉子吧!

小时候,村里各家各户用的都是泥炉子。在院子里用泥巴和砖头砌成,做饭时用柴火烧。那时,放学后薅草和拾柴火是我们小孩子的事。拾到不好的柴火,烧时会火星四溅,噼里啪啦乱响,有时还会“嗵”的一声巨响,像放炮一样,吓人一跳。有时,柴火受潮,不好点火,用扇子扇,或者趴在地上用嘴吹,常常被呛得眼泪直流,不停咳嗽,还弄得满脸灰。

遇到雨天,拿塑料布盖柴火堆是大事。后来,父亲专门用牛毛毡盖了个柴火棚,才解决了柴火被淋雨的烦恼。

记不得哪一年,父亲在厨房砌了个灶台,是烧煤球的。从此,再也不用在外面做饭了。

那几年,打煤球成了村里的一景。遇到天气晴好时,路两边和平坦的地方都放成了煤球。当时,母亲和煤,父亲用手持的煤球机打煤球。我和弟弟心心念念的想打几个,父亲让我们一试,溅了一身煤点子不说,打出来的煤球竟只有一半,像这样的煤球,父亲都要返工。

煤球比柴火好用了许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出来了。封不好炉子时,或者忘了下煤时,炉子就会灭;而且下煤、通煤火时,灰尘乱飞,头发上、衣服上、案板上……到处都落满了灰白细末子,让人烦不胜烦。有时,打开火盖,好大会儿火苗上不来,急着做饭,水不开,着急死人。

再到后来,有了液化气,干净、方便。下地回来,轻轻一扭开关,火苗就出来了,随即就能做饭。可液化气不便宜,对于农村人来说,舍不得用。往往是急用时才舍得打开液化气。像煮粥、烧水还得用煤火。

直到2004年,我们村得到国家的扶持,每家门前都修了个沼气池,把厕所也移到了大门外的沼气池旁。厕所也不再用之前的两块石板了,统一装上了蹲式坐便器。放上防臭器后,一点味道都没有。自从有了沼气,做饭不用花一分钱,乡亲们放心大胆地烧水、蒸馒头……

村里的人谈起此事,无不感叹是沾了国家发展的光。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