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东梨春光里

作者: 王梦2021年09月04日散文随笔

春来花开,不负春光。对于留恋乡村,热爱自然的我,尤其喜爱在春天里行走,发现美丽,捕捉精彩。清明节前,我听说有人组织去大巴山深处的万源市竹峪镇东梨村游览梨园,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原汁原味的院落,繁花盛开的梨树,鸡犬相闻的场景......似乎成为了我的期待,也将摄入我的镜头。

清明节这天上午八点半,我们从城市出发向目的地行进。为了沿途看到更多春日乡村景致,多次到万源创作的向老师带着大家上高速、走乡道、行村道。车子在大巴山的高山溪谷中穿行。即或是窄窄的村道,还是泥泞的烂路;即或饥肠辘辘,还是睡意绵绵,都无法阻止大家前往胜景之地的决心和信心。经过十余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东梨村。一抹夕阳余晖洒在几株老梨树和一些老房子上,美丽抢眼。这里,梨花、李花、桃花、油菜花同期开放,竞相争艳,可谓奇观。我们也是慕名而来。大家不顾舟车劳顿,下车就到田间地头,入村入户拍摄最美东梨。

山间的夜晚没有灯火辉煌,却见繁星闪烁。没有山珍海味,却有农家美味。在和村民的推杯换盏、家长里短中,认知东梨,熟悉东梨,更想美誉东梨。

东梨村距离万源城区60余公里,又称梨园山,海拔1385米。该村的古村落座落于两山夹沟的开阔之地,不高不低的两山似屏障,也不阻挡阳光的普照。肥沃的土地,有利的地势,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气候,让东梨村人世代繁衍、繁荣。在这块高山平地间,勤劳的东梨人勤耕细作,艰苦创业,于清朝年间扎根建房,大大小小十余个院落分布在山谷里。房屋造型相似,均为木架结构,极具传统川东民居特色。东梨人种植梨树已有200余年历史,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是梨树。今年70岁的赵老头介绍,梨园所在的社鼎盛时期有200多人,现在搬迁、务工的离村超过一半,剩余100余人在村里守护家园。部分老屋年久失修,逐渐垮塌。现有400余亩梨园基地是从上世纪八十年初成片发展的。由于梨树品种老化、地处偏僻、采摘困难(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每年梨子成熟了,自然脱落,难以变成钱。这样,梨树自然生长,缺乏技术管理,一些老树逐渐死亡减少。看到一树树白花,一片片梨树,年复一年仅供世人赏花,难以为村民增收,让人深感惋惜。

第二天清晨,我们趁着天光,赶早出去看日出。天公不作美。待到太阳升起时,周边乌云覆盖,难见一米阳光。梨树斜阳,梨花闪亮的场景只能臆想了。早饭后,阳光不负有心人。我们再次步入梨园、院落,寻找东梨之美。东梨人早早地将牛儿、羊儿赶出圈赶上山。大人田地间挥舞锄头,小孩梨树下做游戏,袅袅炊烟从瓦房升起,飘浮在梨园,这就是我记忆中乡愁的味道,也是记忆中乡愁的再现。和东梨人一样勤奋的人,还有来自重庆等大城市的画家们,在梨树下、老屋旁、花丛中支起画架,时而触笔、时而托腮,一幅幅田园美图随即盛出。当然,东梨的人、东梨的故事也吸引了摄影人、作家们络绎不绝前来。据悉,东梨是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也是重庆当代油画研究会的写生基地和万源市摄影协会的创作基地。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东梨传统村落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今年4月上中旬,竹峪镇举办东梨村首届文化旅游节,旨在吸引更多游客体验这片梨花的风姿绰约、川东古朴的特色民居,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我也期盼东梨村保持和保护好古村落、老梨树等稀有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梨园景致景观,使其成为东梨人靠山吃山、靠梨吃梨的活泉。到那时,梨花如期开,游客成群来,村民笑开颜!

一片老梨树,一群古院落,深情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期待,明天,东梨梨花更洁白,梨子更甜蜜!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