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盏茶心 2015年09月07日散文随笔

1

一场雨之后,多日不见的荷塘该有另一番景象了吧?

于是,一个人顶着零星的雨点来到了离家不远的荷塘。

秋日的荷塘,虽不曾满目萧条,却已是萧瑟风雨游人少。天也是阴的,更显见得荷塘清冷。

早期的荷花早已凋谢,叶子开始枯萎;即使晚期的荷花也谢得七零八落了;被风吹过的叶子东倒西歪……整个荷塘像是刚刚打过仗的战场,一派凌乱,显得有些凄凉。水面上时不时地有水鸟飞过,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形。水鸟,成了沉寂荷塘里最为生动的诗句。

虽知今日为残荷去,但见一池冷水枯荷,仍不免有些伤情。想初夏时节,那一片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如今只剩得残枝枯叶,抖蔌寒风里,谁见尤怜,惆怅不已。

那枯焦了的枝叶,或弯或折,或曲或拧,与水相映,生出许许多多的几何形状,千姿百态,叹为观止。我仿佛来的不是荷塘,而是走进了一座雕塑园地。

这就是枯荷。

一池冷水,便是它们最后的舞台。洗去脂粉,褪却华裳,露出最本质的色彩,深褐、古铜、黑灰……风里,枝叶摇曳,任其翩跹,直至枝折叶残,仍不倒下。最后,定格成死亡姿态,任人观赏,又是一道荷塘冬日的美丽风景。

我的手一遍遍地轻轻抚摸一株枯荷,野鸭、鱼虾、飞鸟,在它身边来来往往,虫子在身上爬上爬下,可它像老僧禅立,漠然一切,一动不动。它,真是看淡了?看穿了?或者所有的东西在它眼里心里已经了无生趣?

2

我想起了一个人,她就是鲁迅的妻子——朱安。

朱安,这个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的女子,由鲁迅的母亲一手操办,嫁给了小三岁的鲁迅。也许,此生,贤惠的她嫁任何人都要比鲁迅好得多,可她,却偏偏嫁给了鲁迅。鲁迅是何许人也?鲁迅是个新派人物,留给学,脑子里全是新思想,对于旧的制度和旧的事物深恶痛绝。而朱安,从小裹着小脚,加上目不识丁,这两点对她来说是致命的。她出嫁的当天,为了掩饰自己的小脚,她穿了一双比平时大的鞋,往里面塞了许多棉花,可下轿时,由于轿子高,一时没踩在地面,绣花鞋掉了,她的一双小脚就这样露了出来。这鞋一掉,似乎一开始就预示着她以后一生的不幸。

洞房之夜,鲁迅并没有掀开她的红盖头,独自进了书房睡觉。她,在床上枯坐了一晚。之后,也一直没有与鲁迅同过房。

第三天,鲁迅就去了日本。

朱安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只能默默流泪。自此以后,鲁迅仅仅跟她维持着一种形式上的夫妻关系。她在绍兴陪伴婆婆孤寂地度过了十三个年头。婆婆在时,她还可以有人说说话。婆婆死后,她没人陪伴,更是孤苦伶仃。鲁迅多次对朋友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女人,一个没有文化裹着小脚的女人,在这场婚姻中,她一开始就处于最被动的地位。用她的话说,她只是鲁迅的一件旧物。

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朱安孤独地去世了,旁边没有一个人。她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六十九个春秋,寂寞地度过了四十多个漫长的岁月。她一生中仅有的快活时光是鲁迅的弟弟教她识字,那只是昙花一现。生活对于她来说,无爱、无趣、纯粹是死水一滩。

她的生命里,没有阳光雨露,没有爱的给养,没有情的滋润。

朱安是枯死的。

3

“枯”必须配得上老字。

花老了,就枯萎了;草老了,就枯黄了;树老了,就枯死了……

“枯”不同于“呆”字。“呆”太年轻,太幼稚,常常与“萌”连在一起。“枯”必须经过开花、结果后才也资格称得上。

“枯”,它是禅,像冬天里站立的一棵老树,褪尽了所有的浮华和烈艳,褪去了春的浮躁,夏的热烈和秋的繁华,到了冬天,只剩下这枝枝干干了。它不需要任何怜悯,也不需要任何道具作为配衬。在茫茫的天地间,它把自己站成一道风景,没有伤悲,没有诉求,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像父亲的晚年。

父亲的最后几年,习惯坐在门外。门边的那把竹椅从来没搬动过,那是父亲的专椅。

由于父亲痛风晚期已不能走路,他就从早到晚就这么一直坐着,眼睛看着门前的大路,路上车来人往,他几乎在看又几乎没看。好像在想心事,又好像什么都没想。他除了脉搏的跳动和鼻息的呼吸,他是如此地安静,看不出任何表情,甚至蚊子叮咬都懒得动一下手。父亲,俨然把自己坐成了一棵老松,坐成了孤独的山水。他的眼神空洞又丰富,或许,最后的日子,他自己与自己依偎,自己与时间对答。

有时候我坐在父亲的身旁,悄悄地揣摩他,阅读他 ,想走进他的心里,但每次都那么地艰难。是啊,八十多岁的父亲,他的人生经历了太多太多。十二岁开始挣钱养家,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多少回起起落落,堆积了多少酸甜苦辣,一件件一桩桩的往事存在了他的记忆长河中。余下的光阴里,他除了回忆也只有回忆。

父亲,就这么一天天地枯瘦下去。直到有一天,父亲枯瘦成了灰,被我们用一把黄土埋在了地下。

4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生到死的过程,我们也毫无例外。其实,枯萎并不可怕,它是另外的一种姿态的美。这种美是极致的,因为枯萎之后便是涅盘,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人只有到了“枯”的阶段,才能体会到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灵永恒的乐土。那里面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持续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最终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

正如眼前的枯荷,无贪,无欲,无恨,无爱,无悲,无喜……

而我,现在已是人到中年, 不久以后即将步入“枯”的岁月:雪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僵硬的四肢,萎缩的躯体……

可我,已无所畏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