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情怀

作者: 张强2022年06月15日散文随笔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浓郁的故乡情结。因为,故乡是每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那里生活着我们最亲密的人,也保存着我们最初的记忆;故乡是给予我们归宿感的地方,是我们的精神之源生命之根。

一直以来,我的脑海中始终有窑洞的影子。无论身处何地,一看见窑洞,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老家的那个窑洞,我在那里生、那里长,生活十五年有余,直到上高中住校才告别的窑洞。所以,窑洞之于我,就如身上衣、腹中食……如今,旧式窑洞已经不多见了,或者废弃不用了,但在陇东许多地方,新建了很多别致的窑洞宾馆,还有许多庄户人认识到了窑洞的价值,重新修缮了世代居住的祖窑,并借此来发展旅游业,改善自己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愈演愈浓。现在,每每回到家乡,我都要绕道去看看我生活过的地方,生我养我的那孔窑洞已经连痕迹都找不到了。站在那里,我思绪万千,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仿佛看到当年父亲为了我们一家人弯着腰挖窑洞的身影,全家人挤在一个窑洞里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生活情景。现在想来,那段看似艰苦的岁月,却富润了我的青春年年华。

曾记得那时,窑洞里,有我们姐弟爬在炕沿上围着一盏煤油灯抢着学习写字,比着数墙上谁的奖状多,拱着被窝踢踏和嬉戏的欢乐时光;窑洞前,有姐妹们跳绳踢毽子扔沙包玩羊骨头游戏,有兄弟们草堆里捉迷藏打牌下棋摔跤的快乐年华。

君不见,故乡远了,念想还在;窑洞废了,但乡愁还在。

窑洞,是我人生的起点;窑洞,是我永远的思念。之前,我一直羞于说我是在窑洞里长大的,怕被人瞧不起。等年岁稍长,我才知道,中华文明就是从窑洞里走出来的。再之后,窑洞旅游热的兴起,带动了黄土高原的经济发展,我又觉得,父辈们废弃窑洞的举动是多么不合时宜。当然,从窑洞走出来标志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多少代的努力才换来的结果!

而如今,我过上了比当年窑洞生活不知好多少倍的城市生活,按理说我应该高兴才是,可乡愁依然挥之不去,我还要愁什么呢?

我愁的是,鳞次栉比的楼房挡住了我的视线,看不到冬日那一抹暖阳和夏日那一缕骄阳照射在锅台时母亲的灶眼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我愁的是,软软的蚕丝被堵住了我的耳朵,听不到清晨林中的小鸟啁啁夜晚涝池里的蛙鸣阵阵;我愁的是,装满我童年快乐记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窑洞逐渐失去了它的功能,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质朴的大地,孕育了最纯真的乡情;古老的窑洞,蕴酿出了浓郁的乡愁。然而,任何美好的过往,都无法阻挡时光迁徙的脚步。流转的岁月里,太多黄土地的儿女,背起沉重的行囊,告别生命的原乡,踏上远方的征程,去追寻未知的世界。故乡,窑洞,便只成了萦绕在梦里的一丝惆怅。

我的塬啊我的窑,你是我的梦中情人,终生难忘。我的父辈,用一个甲子的时光,在黄土地里谱写了属于他们那代人的窑洞情,黄土梦。而我呢,我的孩子呢,又该拿什么去构筑我们他们的情怀和梦想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