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范园

作者: 飞鸿2020年07月24日人生随笔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年少时第一次读到这样的诗句,心中为之一动:竟然会有人把遣词造句运用得如此独特。看作者,乃是范仲淹三个字,范仲淹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像李白杜甫一样的诗人,却又不能把诗句写整齐,也就没有李杜那样家喻户晓吧。后来学习《岳阳楼记》,也只把他当作是有担当的文人。

那年春节刚过,随文苑的老师们到范园去。在空旷辽远的万安山下,靠山坡独有一片苍郁深黛的柏树林迎风而立,同行的老师说那里就埋葬着北宋名臣范仲淹。来到山脚下,一尊高大的汉白玉塑像伫立眼前,目视远方,超然物外,这就是范仲淹的塑像了。沿塑像一侧的小路拾级而上,不多远便来到范园门口,亭亭的柏树在风中发出低鸣。在门口的牌坊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字十分醒目。

一时恍惚,竟记起初中语文老师声情并茂朗读《岳阳楼记》的情景。穿柏林,越神道,来到范氏宗祠的正殿,发现只有几尊塑像,唯有墙壁上毛泽东题写的《苏幕遮·怀旧》又一次让我心动,当时就认为范仲淹是比李杜更厉害的诗人,对“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念念不忘了好久。

再次走进范园,是十年后初秋的一天,是个多雨后的薄雾天气,被雨水洗净的山岭这儿一丛浅黄那儿一簇淡红地显出几分秋意。范园一如十年前的范园,连园子里的苍柏也还是十年前的老样子,只是树下的野草枯了又绿,记载着春花秋月的轮回。守着园门的老人约略清瘦了些,依然健朗,眉眼安详。

砖铺的甬道湿滑凝重,每道缝隙中都冒出鲜绿的苔,不忍踩踏。信步范氏祠堂、范仲淹墓冢以及范仲淹母亲的墓冢,一切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息。随处可见的,除了林立的刻碑,遒劲的秋草,就是“先忧后乐”的题匾。每到一处,不禁停下脚步,脑海里映现出北宋那个孤单落寞却又自强不息的身影:少小失父,发奋苦读;及第为官,家国为念;毁谤贬谪,心中无悔;惠及后代,泽被乡邻。所处之地,每每埋头苦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读书,则博通儒家经典要义;为官,则造福一方百姓平安;率军,则明号令亲士卒定边安邦;执教,则以身示范,严律己重操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

这一切都在脑海里回旋往复,我不得不一次次仰头,苍柏无言,尽含阳光雨露千秋岁月;野草嘈切,悉归尘埃荒蛮百日流年。一如范老所写:“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wāng)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人生短暂,能做事的不过寥寥中年,若只顾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尽头处无非是一抔尘土,化与尘埃。只有那些胸怀大志者,方能留一方令人垂慕敬仰的空间,时时警醒后人。

回望范园,才终于感悟到这一方水土的厚重,高山仰止,心敬慕之。范园外的水渠边,一丛丛野菊花盛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意境复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