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老报亭

作者: 陶安黎2021年06月24日心情文章

前些日子,我在一家期刊上发了篇文章,想买份样刊收藏,在街上转了一大圈,却没有买到。附近的几家报摊稀稀落落摆放着有限的几份报纸,并没有我要的那份期刊。想起近年来,像《人民文学》《收获》《当代》《诗刊》等一些刊物如果不是订阅的话,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到了,不由怀念起以前的那些老报亭来。那时的张店,越是在商场、车站这些热闹繁华的地段,越能看到一间间方形或圆形的小屋,里面的报纸、杂志一应俱全,党报党刊、晚报晨报,不一而足,在人来车往的喧嚣中,反衬出一份温馨和宁静。人们只要在路边一停一靠,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报刊。如果你不想买,也可以倚着报亭,随意翻阅,短短的时间里,也能有所收益。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正痴迷诗歌,喜欢写,也喜欢读。每逢周末,我就会骑着自行车,到这些报亭选购与诗有关的报纸和杂志。那是一个爱诗和读诗的年代,朦胧、先锋、现代、后现代等各路诗派纷纷崛起,各领风骚,诗人的光环不啻现在的当红歌星影星。

一个报亭也就几平方米大小,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逼仄的空间里,单是文学期刊就有几十个种类,诗歌杂志也有十多种。除了上面说的《诗刊》外、还有《星星诗刊》《诗歌报》《大河》《绿风》《诗神》……

这些杂志如今大多已经停刊,即使不停刊,放到现在,估计也没有多少销量了,不过在当时是不愁卖不出去的。我的书橱里至今仍保存着1992年和1993年全年的《星星诗刊》。我仍清晰地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用针线笨拙地把它们装订在一起的情形。

由于我是报亭的常客,渐渐的就和一些报亭的主人熟识起来,他们有一些是离退休的老人,还有一些下岗职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共青团路上的那家报亭,主人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长得很秀气,她那个报亭的杂志也特别齐全,而且井然有序,一本本刊物分类排列,一份份报纸整齐摆放,整个报亭干干净净,不染纤尘,从窗口那里散发出纸张和油墨特有的味道。

没有顾客的时候,女孩就坐在报亭里捧着一本杂志或报纸静静地读着。大概正是因了这个缘故吧,她对自己经营的报刊十分熟悉,即便你一时想不起某个报刊的名字或内容,只要告诉她几个关键词,就像在百度上“模糊搜索”一样,她总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出你所需要的。

那年,《绿风》诗刊发表了我的一首小诗,当我得到消息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我跑了好几家报亭,都没有买到《绿风》,正失望着,忽然想起那个女孩,就去了她那里。女孩不在,换成了一个中年男人。我问他还有没有那一期的《绿风》,中年人先是扫了一眼挂在窗子上的那些花花绿绿的刊物,又从身后的一摞杂志里扒拉了一番,很快拿出了一本,我一看,正是我要的那一期,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高兴地付了钱。这时,中年人对我说,这是女儿留出来的,只要上面有她喜欢的作品,她总要给自己留出一本。我斗胆地问了句,她今天怎么没来?女孩的父亲说,她已经参加工作,上班去了。

回到家,我一边翻看杂志,一边胡思乱想,若是那女孩是因为喜欢我的诗才留下的这期杂志该多好。明明知道我那首只占了一个页码的小诗肯定不会引起读者的太多关注,但年轻的心总有一种心猿意马的梦想,一种追求美好的浪漫。今天想来,虽然可笑,却也留恋。

这以后,报亭我仍然常去,却再也没见到那个秀气文静的女孩。

如今,曾经的那些经典的风景正在不经意间淡出我们的视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让人来不及故地重游,来不及抚今追昔。那些黄卷青灯、拥被夜读的时刻也渐行渐远。当一个个超市、商场、酒店拔地而起,穿行在高楼林立的街道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一个小小的报亭,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城市的气质的。

可能我们这代人受传统阅读的影响较深吧,我一直不习惯在电脑和手机上阅读,总觉得那不应该叫作读书,充其量只是一种浏览,那一个个在屏幕上闪烁的汉字如浮光掠影般飘动在表面,难以进入内心,更留不下太深的印象。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无论什么时代,纸媒、纸质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古老的汉字唯有在纸上才会彰显出文明的张力,唯有在油墨中方能散发出生命的芬芳。

真应该感谢那些报亭和报刊,是它们,在我的青春时代,赋予我美好的诗意年华。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